幸福這個詞語,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義。有些人認為擁有一棟大房子、豪華的車子,甚至是金錢上的無憂無慮就是幸福;也有人認為,能和家人團聚、每天簡單而安穩地過生活就是幸福。幸福的標準雖然多元,但不管是哪一種,我們都無法否認,追求更多的東西時,我們常常會迷失在滿足欲望的過程中,反而忽略了真正讓我們感到平靜和愉悅的細微幸福。於是,「計較少」成為一種重拾幸福的智慧。幸福不在於我們得到了多少,而是我們放下了多少計較。
現代社會充滿了競爭和比較,從學業、工作到社交圈,我們總是被環境推著走,時時刻刻比較著自己和他人的成就。當看到朋友在社群媒體上炫耀新車或是遠行的旅行照片時,心中不免會有羨慕甚至嫉妒的感覺,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比不上別人,或是努力不夠多。這樣的比較心態像是一隻無形的野獸,不斷吞噬我們的自信與快樂。相較之下,若我們學會計較得少一些,選擇珍惜自己已擁有的,那麼這些壓力與焦慮會變得輕如浮雲。我們的內心將變得更自由,也更容易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這並不是鼓勵大家不去追求目標,也不是說不努力就能獲得幸福,而是提醒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分執著於結果,讓結果成為衡量一切的唯一標準。事實上,許多時候最讓人快樂的,並不是結果本身,而是過程中的成長和點滴的收穫。如果我們在過程中只看見自己所缺乏的,忽略了已經得到的,就算獲得再多也會感到空虛。反之,若能夠珍惜每一個進步,對生活中的小事感恩,心靈上的富足遠比物質上的豐富來得持久。
生活中總是充滿著變數,我們無法掌控所有的事情,也無法確保事事順利,這時若總是執著於失敗或錯誤,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與不安之中。反觀那些心境平和、快樂的人,他們往往懂得放下不必要的計較。舉個例子,有些人失去工作後可能會深陷自怨自艾的情緒中,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反覆計較為什麼自己不如別人。另一種人則會接納現況,並專注於如何重新出發。他們或許會利用這段時間充實自我,或是重新審視自己真正的興趣與目標。這樣的人,因為少了計較、少了怨恨,反而能夠轉變逆境,迎向新的機會。
在家庭與人際關係中,「少計較」也是一種讓人幸福的智慧。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和家人、伴侶或朋友相處時難免會有摩擦與不愉快。如果我們總是抓住對方的缺點不放,斤斤計較於一些細節,便會讓關係日漸疏遠。而選擇寬容與體諒,則能讓彼此更貼近,讓愛與信任成為關係中的主旋律。幸福往往不在於彼此之間是否做到了完美,而在於我們能否放下不必要的計較,珍惜彼此的存在。
有句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追求更多固然是人的天性,但這樣的心態若無節制,將使人永遠無法滿足,陷入貪婪與不安之中。幸福是一種選擇,它不一定取決於外在的得失,而是在於我們內心的態度。選擇計較少一些,便能夠看見眼前的小確幸,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當我們放下過度的計較和比較,心靈便會變得寬廣,幸福也會悄悄地來到身邊。讓我們學會計較少,珍惜多,這樣才能真正擁抱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