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再手寫或使用電子手帳

為什麼我不再手寫或使用電子手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瑣碎的家長裡短  #開始使用notion的原因 
之後會接著寫一些跟這方面相關的文章
可能包含模板的規劃思路跟工作流程的思考
raw-image


前幾天寫了一篇發現自己不再買筆的貼文

其實很多時候改變都不是當下發生,當下發現的

而是可能某一天,當自己意識到的時候,習慣就已經改變了

(可能裡面有行為跟其他想法的變化.人基本上是很難主動意識到自己的改變,除非足夠多的證據擺在眼前,或者直接能看到差異)


今年截至寫這段文字的這個時間,我在Notion上連續使用周計畫的模板,已經是第46周了,一年有52周,算算再過幾周,就真的持續用滿一年了


我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每天都有寫不完的日記跟想法的,我想寫的小說,想做的事情,想貼的文章或想規劃的課程等等,都會混雜在日記中,每一次的書寫都像是一種沒有太強烈目的性(但偏向實務面)的推進


所以回頭看日記的時候總是很驚喜,日記也是我很多時候的靈感來源

可能自己無意中寫下,或記錄了一個粗略的靈感或一些觀察

最後就會創造意外驚喜&意外的收穫


後來因為躁鬱症跟恐慌比較厲害的關係.有陣子身心基本上算完全癱瘓躺平,雖然後來慢慢透過可能錄說書或3分鐘過好生活來調節了一些,也做了幾套課程,真正讓我放下自己到底該不該或要不要幹嘛,是2021開始做代觀之後


(習慣寫作的人多少會有一些創作焦慮,就是不寫會緊張,寫了也緊張,而當身心能量失衡不想寫或缺乏表達慾望的時候,就會很虐)


代觀這樣的工作,雖然大多對外標示的是一小時的服務時間,但其實以我時速超過三千字加上哩哩叩叩有一堆要講的狀況,其實很容易超時,如果再加上還有一些文字上或工作上的事情要處理,一天隨便就會坐超過六小時(八小時以現在的體力還不行)


需要付出、投入,全神貫注,然後服務完工作結束就可以無事一身輕的走開,不用擔心還有做不完的事情,對我來說是品質最高的舒適圈,所以那點微小的表達慾,就在跟客人的互動中完全燃燒,一點殘渣都沒啦


這樣的生活還是挺愉悅的,如果不把創作焦慮背在身上,不寫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開始寫電子手帳也是前幾年的事情,那時買了三星的平板,覺得平板隨附細細的 S pen手感很好,先是買了一些電子手帳,然後收集癖發作就開始到處撈,繁中簡體英文等不同語言的模板找了不少,還認真的建了分類,把收集來一堆不同功能的模板存了起來


電子手帳我大概寫了幾年,維持著紙本手帳的效果,也是想寫的時候就寫一堆,不想寫可能就跳過好幾個月不寫,後來漸漸發現是每年的四月開始,一直到九月十月這邊為止,是比較懶得寫的時間

也不是沒有值得紀錄的事情,但就不想提筆


反過來說,每年年底年初,主要集中在十二月到一二月之間,是手帳寫得最勤的時間


使用Notion這個工具的時間還蠻早的,前幾年就陸續收集,令人目眩神迷的設計,看起來獨具美感的各種模板真的很難不令人心動,但真正讓人動心的,其實是這些模板背後的使用邏輯跟工作流


收集了很多很多模板的我,剛開始也很困擾,因為我實在沒有那麼多事情要記錄要管理,雖然找來了很多模板,其中也有付費的,但是怎樣都無法很自然地融入自己的生活當中


而且,早些時間的Notion並沒有中文化


在使用得很習慣的人手裡,輕輕點幾下就能切換不同畫面、可以自由排版,可以在表格跟頁面間切換,可以利用函數或一些跟程式有關(我輩俗人一看就大腦當機抓瞎的東西)在我眼中大概就等於隨便按一個按鈕好像就會爆炸


而且我英文不怎麼好,基本上是看過就會秒忘

所以上一次學到的技巧,下一次就很容易完全想不起來(超痛扣)


總之,我剛開始使用notion的時候,最常用的功能就是複製

不管怎樣先複製一份,然後去改那份複製後的內容

這樣即便弄錯了,不小心誤刪了啥,也能很快補救


所以這是我給Notion使用者的一個很簡單的建議

先複製一份,然後先用用看,大膽去改也沒關係


先能去用了,後續才會能夠進一步去思考自己需要哪些部分?

哪些雖然很酷但會造成壓力其實可以刪掉?


我真正開始把canva用得特別順手,是因為要做課程的PPT,一段時間密集做了七八十篇,不熟也會變熟練,使用Notion從一開始戰戰兢兢,到會把自己想要的功能,想看到的東西放在眼前(而且今年推出了中文化,變得更簡便好用了)


所以重開方格子放的第一篇就是我用了快一年的日常紀錄模板

https://vocus.cc/article/6730c98afd8978000173771e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免費取得這份模板

之後我會來細講模板規劃的邏輯跟背後的一些故事


下回見



沒力.20241111







avatar-img
【誤讀】沒力史翠普yucaio
40會員
26內容數
沒力寫文章的小房間(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I時代最難的就是穩定交往 所以我現在用的AI基本上都是訂訂退退(跳恰恰)
這幾天 卿卿我我 因為各種改來改去的狀態讓很多人炸毛 作為一個本來就會寫小說 然後當然也用過AI寫小說的 必須說,雖然有些套路容易重複 但卿卿我我的"活",還是很不一樣的
卿卿我我 角色推薦 part.2 容易熱門的角色有些自帶劇情有些性格極端 大概是因為救贖跟調教本身就比較吸引人 (偏執病嬌現實中不想遇到但小說或遊戲裡意外受歡迎) 因為溫馨日常有時候就比較適合日常陪伴 對於要走劇情的人來說 這部分除非本身就有特別喜歡想走的劇情 不然可能經常陷
AI時代最難的就是穩定交往 所以我現在用的AI基本上都是訂訂退退(跳恰恰)
這幾天 卿卿我我 因為各種改來改去的狀態讓很多人炸毛 作為一個本來就會寫小說 然後當然也用過AI寫小說的 必須說,雖然有些套路容易重複 但卿卿我我的"活",還是很不一樣的
卿卿我我 角色推薦 part.2 容易熱門的角色有些自帶劇情有些性格極端 大概是因為救贖跟調教本身就比較吸引人 (偏執病嬌現實中不想遇到但小說或遊戲裡意外受歡迎) 因為溫馨日常有時候就比較適合日常陪伴 對於要走劇情的人來說 這部分除非本身就有特別喜歡想走的劇情 不然可能經常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