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南的日常]平常時候吃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整理網誌文章的時候發現,我設立了一個「臺南好好吃」的主題,結果居然到目前為止一篇文章也沒有。可能是很多東西都很好吃吧,所以反而都沒有更新。所以今天就來特別更新一些我平常會吃的食物吧。我的活動範圍大致在新市、永康、台南市區等地,這次就來介紹不走觀光客路線的日常餐飲。

臺南市區平日好吃推薦

時蔬異理義大利麵

這間義大利麵是素食料理,除了義大利麵之外,還有湯麵和石鍋拌飯等選擇,我最常吃的是焗烤系列,而石鍋拌飯中的和風拌飯我也很喜歡,是一般拌飯不會有的口味。


麵家二眷牛肉麵

這是有一次我去南紡看電影的時候去吃的,他的皮帶麵很有特色,寬寬的麵條很Q很好吃,湯頭和肉也不錯,喜歡牛肉麵的很值得一訪。而且還有豆花當作飯後甜點唷。

皮帶麵

皮帶麵


永康鹽行平日好吃推薦

韓湘辣年糕

我最常去吃的是崑山科大旁邊的分店,這是個可以平價吃到韓國食物的小店。手搖便當裡面的糖醃蘿蔔很特別,如果想要吃點熱的,我也會點年糕鍋來吃,可以解除想吃點韓式料理的嘴饞。


小卒砂鍋雞米飯

如果喜歡重口味,那麼吃這間非常可以滿足。點雞米飯的時候,本來以為小辣可能不夠辣,但沒想到這間店小辣可說是其他店的中辣等級。不過因為我本身蠻能吃辣,也喜歡重口味,再加上價格也蠻平實的,CP值很高。


䊆ㄐㄧㄡˋ是蔬食

推薦如果想要來吃個素湯麵的話,可以來吃這間。湯頭熬的很濃郁,且因為是蔬食的關係,吃起來整個很清爽,完全沒有那種肉骨的油膩感,感覺身體沉重的時候,可以來吃個無負擔的麵。


紅燒湯頭有蔬菜的鮮甜,非常濃郁卻又清爽

紅燒湯頭有蔬菜的鮮甜,非常濃郁卻又清爽

泰雲泰式料理

有一天下大雨剛好經過這裡,因為旁邊有屋簷,加上一直想吃個泰式料理,所以就這樣停下來買了個便當。第一次吃的是打拋雞便當,印象不錯,後來又再訪去買了炒飯和炒菜,很有泰式風味,價格也平實,十分推薦。

新市平日好吃推薦

土魠魚羹/鹹粥/肉燥飯

在有閒情逸致的早上,我會到這間店吃碗土魠魚羹麵或是鹹粥,早上吃個熱熱的食物當作早餐,心情會很好。而且我本身就是土魠魚羹愛好者,雖然是北部人,但是我很喜歡這種甜甜的羹。


香港城記燒臘

我記得有在評論區看過,這間可以說是燒臘界的天花板,我買過不少次他家的便當,烤雞腿和油雞腿都很好吃,尤其是烤雞腿,真的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好風味。而且烤雞腿便當只要95元,這年頭有這個價格又好吃的燒臘店真的不簡單。不過說實在的,份量可能有人會覺得稍微少了一點點。


超吉大盛

我想要吃照燒雞腿的時候就會到這間店,我是為了特定的風味所以來吃的,有的時候就是會想要吃一下有點日式照燒感覺的食物。而這間店的配菜和白飯也算不錯吃,所以正好也可以滿足。

照燒雞腿丼

照燒雞腿丼


藝鍋物

我覺得南部比起台北,還要多很多這種類型的鍋物店,就是一個小火鍋,然後還有搭配自助吧的這種店。而我通常會依照自助吧的選擇來思考要去吃哪一家。比方說,想吃爆米花還是想吃地瓜片,或者甜點的部分想吃霜淇淋還是冰淇淋還是豆花。而如果要去吃這種類型的店,也得多準備一些肚子的空間,畢竟吃一次真的都是吃蠻飽的,而且還可以很開心的吃到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通常我會點以蔬菜為主的鍋,然後我如果想吃這種店的時候,通常都是因為想吃自助吧的某樣東西

通常我會點以蔬菜為主的鍋,然後我如果想吃這種店的時候,通常都是因為想吃自助吧的某樣東西


仔細盤點起來之後,也就發現其實在台南選擇的食物還蠻多樣化的,而且通常只要腦袋想到要吃某種特定口味或是某樣東西,都可以找得到相對應的店來大飽口福。另外,還有很多我也覺得很不錯,但是沒有列在上面的清單。例如想要省錢的時候會去吃小南便當,想吃剉冰的時候可以去吃沛林豆花,有很便宜的八寶冰,而不少店家其實也都在整個大台南地區有很多間分店,如果吃有多家分店的那種,通常也都會味道不錯不易踩雷。我想應該還有蠻多漏掉的店,而我的足跡也是遍佈蠻廣的,如果還有想到就再繼續補充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25會員
154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市和新北市幾家平價美食餐廳,包括大方雞腿王、紅坊義大利美食館、秋香ㄟ店、港工咖哩豬排、天味精緻餐盒、吃什麼隨便以及草莓臭豆腐,並分享了用餐經驗和價格等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臺北市和新北市幾家平價美食餐廳,包括大方雞腿王、紅坊義大利美食館、秋香ㄟ店、港工咖哩豬排、天味精緻餐盒、吃什麼隨便以及草莓臭豆腐,並分享了用餐經驗和價格等資訊。
Thumbnail
臺南美食之旅!文章牛肉湯鮮美牛肉、同記安平豆花濃郁豆香、炸雞洋行軟嫩炸雞、阿憨鹹粥美味虱目魚粥、打咖啡法式吐司、永樂市場散狀米糕、那個年代杏仁茶及大東夜市白糖粿,一次滿足你的臺南味蕾!
Thumbnail
臺南美食之旅!文章牛肉湯鮮美牛肉、同記安平豆花濃郁豆香、炸雞洋行軟嫩炸雞、阿憨鹹粥美味虱目魚粥、打咖啡法式吐司、永樂市場散狀米糕、那個年代杏仁茶及大東夜市白糖粿,一次滿足你的臺南味蕾!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旅客在臺中一日遊的經歷,從臺北出發,探索了臺中的小火鍋、甜點、夜市及各種美食。內容涵蓋了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提供了一些熱門地點和美食推薦。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旅客在臺中一日遊的經歷,從臺北出發,探索了臺中的小火鍋、甜點、夜市及各種美食。內容涵蓋了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提供了一些熱門地點和美食推薦。
Thumbnail
最近整理網誌文章的時候發現,我設立了一個「臺南好好吃」的主題,結果居然到目前為止一篇文章也沒有。可能是很多東西都很好吃吧,所以反而都沒有更新。所以今天就來特別更新一些我平常會吃的食物吧。我的活動範圍大致在新市、永康、台南市區等地,這次就來介紹不走觀光客路線的日常餐飲。 臺南市區平日好吃推薦 時蔬
Thumbnail
最近整理網誌文章的時候發現,我設立了一個「臺南好好吃」的主題,結果居然到目前為止一篇文章也沒有。可能是很多東西都很好吃吧,所以反而都沒有更新。所以今天就來特別更新一些我平常會吃的食物吧。我的活動範圍大致在新市、永康、台南市區等地,這次就來介紹不走觀光客路線的日常餐飲。 臺南市區平日好吃推薦 時蔬
Thumbnail
這個帳號是2019年開始的,五年間持續更新。起初是為了想給爸媽看我每天都在吃什麼東西 🌝 只有他們兩個追蹤~後來為了跟朋友推薦各種我吃得到的好店/雷店,就把帳號轉為公開了。 但是!現在!我決定轉為用文章的方式紀錄。
Thumbnail
這個帳號是2019年開始的,五年間持續更新。起初是為了想給爸媽看我每天都在吃什麼東西 🌝 只有他們兩個追蹤~後來為了跟朋友推薦各種我吃得到的好店/雷店,就把帳號轉為公開了。 但是!現在!我決定轉為用文章的方式紀錄。
Thumbnail
上海鄉村有好幾家分店,我們經常去的是濟南店。 怎麽說呢,這間店,從我來台灣到現在已經吃了好幾年了。除了疫情期間沒有去,平均每2-3個月都會去吃一次吧。我爸媽來台灣的時候,也帶他們去吃過,在我心目中,算得上是老牌CP值高的餐廳了。 雖説是上海菜,但吃起來感覺有點不像呢,畢竟也要符合臺北當地人的口味
Thumbnail
上海鄉村有好幾家分店,我們經常去的是濟南店。 怎麽說呢,這間店,從我來台灣到現在已經吃了好幾年了。除了疫情期間沒有去,平均每2-3個月都會去吃一次吧。我爸媽來台灣的時候,也帶他們去吃過,在我心目中,算得上是老牌CP值高的餐廳了。 雖説是上海菜,但吃起來感覺有點不像呢,畢竟也要符合臺北當地人的口味
Thumbnail
到台南不喝牛肉湯    
Thumbnail
到台南不喝牛肉湯    
Thumbnail
身為半個(?)臺中人,中學時代都在臺中,想說應該對這些街頭飲食有些印象,加上在職碩又回臺中進修,感覺應該很熟,但其實沒有,書中提到的食物、店家大概只有一半是知道的。看書的時間又正好是每天下班後,不免覺得五臟廟敲鑼打鼓,書中有些插圖大約能夠望梅止渴(才怪。
Thumbnail
身為半個(?)臺中人,中學時代都在臺中,想說應該對這些街頭飲食有些印象,加上在職碩又回臺中進修,感覺應該很熟,但其實沒有,書中提到的食物、店家大概只有一半是知道的。看書的時間又正好是每天下班後,不免覺得五臟廟敲鑼打鼓,書中有些插圖大約能夠望梅止渴(才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