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聊天紀錄》Sally Rooney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還記得我在論文謝誌的末句寫下,「無論如何我都感謝自己,親自走過這一遭,沒有什麼是白費的」。人生不管透過任何媒介先行理解事物的概念,那都不是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只是把別人的經驗「借來」看而已,一技之長如此,情感亦然。

 

在Sally Rooney的處女作《聊天紀錄》,故事梗概周旋在主角法蘭希絲與前女友玻碧,及與婚外情對象尼克之間的感情糾葛,甚至可以說,這近四百頁的小說讀者都在看法蘭希絲大談婚外情、被元配發現、糾結著該不該從這段「錯誤」的關係中畫下休止符(甚至對錯的標準是不是屬於能被感情概括討論的都能再拉出支線討論)。

 

當讀者走進一個大學還沒畢業、才華洋溢的少女視角,跟一名相差近一輪、長相帥氣的演員沈浸於不倫關係中,我們不自主地成為法蘭希絲,擁有她不完整的家庭,抱持元配因欠缺自信產生的嫉妒,還有對既是摯友又為前任錯綜復雜關係的矛盾依賴。不得不說,Sally Rooney設計出反之法蘭希絲的玻碧,成功地使讓這本小說變得更具有可看性。這些年人際經驗告訴我,人在尋找對象時會傾向被相反特質的人給吸引,他有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想望蛻變為迷人。玻碧擁護馬克思主義、無政府論者、好惡分明、颯爽,可以在被法蘭希絲消費後果決地退出法蘭希絲的人生,再讓法蘭希絲寫信祈求她的復歸。

 

甚至,我們不得不承認,玻碧對於愛的闡釋精闢地讓人啞然:倘若當把愛放入價值體系去做解釋,愛必然站在資本主義的對立面,是因為愛肯定違背了自私。人們之所以認定某些事不合邏輯,是因為概念之後秉持著自私,這在愛的實踐上是很難執行的。正如同母親對兒子的愛,是不求謀利(p.215-216)。將這般無私通用到每種關係上,無非是有等第差異的。正是如此,但凡法蘭希絲缺錢的時候,父親未能履行父職供給金援,尼克給她的錢,法蘭希絲牢記在心,一有能力工作就盡快將錢籌齊償還。與尼克之間的愛容不下外界的利誘,就怕關係趨向更不單純。唯有這樣,法蘭希絲才能繼續留下尼克,並在認為無法持續下去時,更有底氣地告別。

 

談談尼克,從法蘭希絲的視角,讀者所見是一名趨近完美、溫柔的男人。老實說尼克對法蘭希絲告白,趨近癡狂的表現是我難以理解的,但情有可原的是,一直尋著總是自貶的法蘭希絲獨白,讀者總會同樣對法蘭希絲難以產生更多的愛,甚至也認為法蘭希絲不過就是「這樣」隨處可見的少女。一直得到後期,讀者才能透過認識尼克之久的梅麗莎了解,外人認識的尼克,沒有戀愛濾鏡的尼克,不過是個沒有原則到底,只剩接收指令及執行的忠狗。這樣的尼克固然跌落神壇,甚至趨近可憐。偶爾法蘭希絲發個脾氣,尼克只是一貫的情緒穩定回覆,在得知尼克的本性如梅麗莎所言之後,甚至會落如對尼克產生同情的思緒之中。從頭到尾,尼克都明白這段婚姻中有多少瑕疵都不會影響維持,甚至後來與法蘭希絲分別算是做出他支持婚姻的表態之後,使法蘭希絲嫉妒、心碎之後,他都會是個人夫。即便爾後又與法蘭希絲開始婚外情,尼克選擇回應法蘭希絲的心情又再一次挑戰我對關係維持諾言的恆定答案——全因文末那句「你必須先經歷,才有辦法真正理解。」

 

我不禁徬徨著思考,什麼時候才算真正理解,什麼時候這種周而復始的岔路才會回到主幹道,Sally Rooney作為可以唯一駕馭文本方向的人,對我而言,她可說是壞心地落下一個假性句點,故事並未如形式上的結束,這場偷情還要維持多久,法蘭希絲還要為一個不能給她允諾的對象心碎到何時,又憑什麼能同時與玻碧經營超過摯友又非伴侶的曖昧關係。這些角色之間情愛的流動如即將溢出杯子的水面張力,每個人都在窮極自己,有時候消失,有時候挺身反抗。卻從未有人離開,讓力量失去平衡,這在我看來是人充滿韌性的一面,說難聽點是歹戲拖棚,卻又不能不稱讚Sally Rooney在對談間字句的斟酌,總是讓我一次次沉入其中,一次次試圖進入關於感情,更核心的部分,而非只是皮毛的談情說愛而已。

 

在讀這本小說的過程,因為中途忽然加入其他工作待完成,斷斷續續花了近兩個月才讀完。記憶中,對Sally Rooney第一本在台灣出版的《正常人》認為實在過譽,感受不到它賣座的部分在哪,就此對她興致缺缺。若是如此,又為什麽拾起了《聊天紀錄》?記憶力逐漸衰退的我,也不記得是為什麼了。我很確定的是,不管我從哪邊開始看,《聊天紀錄》都不曾讓我有中斷的感覺。很像吸入太多墨汁的宣紙,那些飽和的墨液會隨毛細孔擴散開來,小說的敘事不是單一直線前進,諸多橋段敘述恍若日常,身邊總好像會有法蘭希絲、玻碧、尼克、梅麗莎這些角色的片面既視感,很快就能把自己帶入——甚至,有些時候我也曾是他們。

 

這個年紀在讀關於感情的小說時,不太會再去把誰對誰錯用程度去歸類,並進一步評價喜歡或討厭哪個角色了。對於誰為什麽要下這個決定,那種先行評價只不過是自我審視般確認個人價值觀是不是維持在正道上。當讀過深具啟發的《道德浪女》後,對於對或錯的判準與其說是失準,倒不如說堅持的意義實在不大,沒有任一種情境能完全套用在與你人生毫不相關的二人上,這麼想的時候,反而能更心平氣和地閱讀自己與他人眼中截然不同的世界。

 

謝謝Sally Rooney的才華,這是一本很出色的小說。

avatar-img
77會員
161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聲生生難 的其他內容
讀完《女大當家》我一心想著,這大概就是眾多創作者最嚮往的生活了吧? 主角同時也是作者李瑟娥以自家為基地開設個人出版社,員工是最熟悉她的母父,也是另一個平行世界她真實的母父。日常她忙著趕稿、演講、接受採訪、教孩子寫作文,正式員工的母親負責出版社人員們的三餐及帳務,底層員工父親則負責貨物配送⋯⋯
比起散文我更喜歡讀小說,比起寫散文我更喜歡寫小說,大概是書寫散文的先決條件是要暴露某部分真實的自己,這對我來說感覺怪奇怪(殊不知在書寫閱讀紀錄更會在無意間鋪著了自己)。
這算是第一次認認真真讀過友人陳的作品,咀嚼、產出。
一本僅收錄兩篇米蘭昆德拉文章的小書,一篇是名為〈文學與小國〉的演講稿,談論文學之於小國存在的特殊性;一篇是發表在雜誌上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訴說中歐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何成為被歐洲區遺忘的悲劇,並延續成現今的模樣。承載的內容沉重地讓人不禁肅然捧讀。
前陣子一畢業後,就馬不停蹄投入職場,過程完全沒有給自己放鬆的空檔,是連一天的休假也沒有。感覺人生已經為了學位停滯了三年,急需收入來證明自己也能過著這社會所期待「正常的」生活。但大概只開工了兩天或三天,我就已經開始對一切感到厭倦,甚至將想像的場景拉到遙遠以後,焦躁著什麼時候能脫離現狀。
自從開始使用threads後,我發現「讀書犯法嗎」這句話變成了一句流行語。有時候看到很奇葩的文章我也會不禁這樣想,就好像現在多數人熱衷於活躍於社群的生活,卻極度缺乏媒體素養。搶著發文而非先行驗證已經是一種反射性動作。 也許正因為這樣,當問題牽涉到攸關國家這種更廣幅的層級時,認知作戰這個議題
讀完《女大當家》我一心想著,這大概就是眾多創作者最嚮往的生活了吧? 主角同時也是作者李瑟娥以自家為基地開設個人出版社,員工是最熟悉她的母父,也是另一個平行世界她真實的母父。日常她忙著趕稿、演講、接受採訪、教孩子寫作文,正式員工的母親負責出版社人員們的三餐及帳務,底層員工父親則負責貨物配送⋯⋯
比起散文我更喜歡讀小說,比起寫散文我更喜歡寫小說,大概是書寫散文的先決條件是要暴露某部分真實的自己,這對我來說感覺怪奇怪(殊不知在書寫閱讀紀錄更會在無意間鋪著了自己)。
這算是第一次認認真真讀過友人陳的作品,咀嚼、產出。
一本僅收錄兩篇米蘭昆德拉文章的小書,一篇是名為〈文學與小國〉的演講稿,談論文學之於小國存在的特殊性;一篇是發表在雜誌上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訴說中歐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何成為被歐洲區遺忘的悲劇,並延續成現今的模樣。承載的內容沉重地讓人不禁肅然捧讀。
前陣子一畢業後,就馬不停蹄投入職場,過程完全沒有給自己放鬆的空檔,是連一天的休假也沒有。感覺人生已經為了學位停滯了三年,急需收入來證明自己也能過著這社會所期待「正常的」生活。但大概只開工了兩天或三天,我就已經開始對一切感到厭倦,甚至將想像的場景拉到遙遠以後,焦躁著什麼時候能脫離現狀。
自從開始使用threads後,我發現「讀書犯法嗎」這句話變成了一句流行語。有時候看到很奇葩的文章我也會不禁這樣想,就好像現在多數人熱衷於活躍於社群的生活,卻極度缺乏媒體素養。搶著發文而非先行驗證已經是一種反射性動作。 也許正因為這樣,當問題牽涉到攸關國家這種更廣幅的層級時,認知作戰這個議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接著第一篇的分享,我有提到在Postcrossing上遇到了一個影響我很深的荷蘭朋友。 想要寫下她的故事也是我開始想在方格子寫文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自從看過有勞伯尼尼洛、安海瑟薇主演的『高年紀實習生』,羨慕作為創業者-安海瑟薇身邊有一位有智慧長者勞勃狄尼洛安慰、鼓勵、說心事;同時也是思考著自己想要變成怎樣的老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是喬凡尼·巴提斯塔·莫羅尼的《紅衣女士》,這幅畫作中的女性形象,可能讓作者聯想到那雙充滿洞察力的眼睛,以及貴族生活中的壓抑與矛盾,從而創作出這封深情的信件,既反映了藝術作品的影響,也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深思。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Tell me, what is it you plan to do with your one wild and precious life.” (告訴我,你打算怎麼度過這一趟狂野且珍貴的人生。)  主角黛安娜奈德在閱讀完詩人Mary Oliver的詩作後,對自己逐漸平淡的人生感到不滿,想起年
Thumbnail
在模糊的輪廓中,珍在這張照片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隱喻。曾經鮮明的抱負已逐漸軟化,宛如她眼前這張漸漸褪色的照片。珍在她的青春歲月裡是個激進分子,一個才華洋溢的學生,她的笑聲在大學的走廊裡迴響。但生活,隨著它不可預測的洪流,引領她走上了迂迴的道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不同時期所遇到的挑戰和成長,以及她在美國的成長與改變,從臺灣到美國的求學經歷、對臺灣教育制度的思考、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內容闡述了對自我成長和學習的執著,並期許能提供溫暖和鼓勵給他人。最後,她表達了希望在他人的生活中提供一些溫暖和鼓勵,並期許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接著第一篇的分享,我有提到在Postcrossing上遇到了一個影響我很深的荷蘭朋友。 想要寫下她的故事也是我開始想在方格子寫文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自從看過有勞伯尼尼洛、安海瑟薇主演的『高年紀實習生』,羨慕作為創業者-安海瑟薇身邊有一位有智慧長者勞勃狄尼洛安慰、鼓勵、說心事;同時也是思考著自己想要變成怎樣的老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是喬凡尼·巴提斯塔·莫羅尼的《紅衣女士》,這幅畫作中的女性形象,可能讓作者聯想到那雙充滿洞察力的眼睛,以及貴族生活中的壓抑與矛盾,從而創作出這封深情的信件,既反映了藝術作品的影響,也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深思。
Thumbnail
倖存的慰安婦受害者,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了,可是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或許,這其中還包含她自己。
Thumbnail
與書友閒聊,提及日前隨手買了《巴爾的摩事件的真相》,雖然原本不識,然而讀了很喜歡。她詢問你如何從書架上發現這本從來不認識的書?當時有什麼特別狀況引起你的注目嗎? 說穿了只是緣分。看過一些安.泰勒的小說,她專寫巴爾的摩女人故事,精微細緻,不同個性、背景的女人各有遭遇,滿有意思。男作家筆下的巴爾的摩
Thumbnail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Thumbnail
“Tell me, what is it you plan to do with your one wild and precious life.” (告訴我,你打算怎麼度過這一趟狂野且珍貴的人生。)  主角黛安娜奈德在閱讀完詩人Mary Oliver的詩作後,對自己逐漸平淡的人生感到不滿,想起年
Thumbnail
在模糊的輪廓中,珍在這張照片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隱喻。曾經鮮明的抱負已逐漸軟化,宛如她眼前這張漸漸褪色的照片。珍在她的青春歲月裡是個激進分子,一個才華洋溢的學生,她的笑聲在大學的走廊裡迴響。但生活,隨著它不可預測的洪流,引領她走上了迂迴的道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不同時期所遇到的挑戰和成長,以及她在美國的成長與改變,從臺灣到美國的求學經歷、對臺灣教育制度的思考、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內容闡述了對自我成長和學習的執著,並期許能提供溫暖和鼓勵給他人。最後,她表達了希望在他人的生活中提供一些溫暖和鼓勵,並期許一個更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