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高年《詩賦源流新探》:
五言詩的起源:
1.先秦五言韻語,劉勰亦主張五言詩源於《詩經》。
2.以五言體出現的數量和時間性而言,在西漢出現完整的五言詩是有可能的。
3.五言詩有地域性,比較集中在楚地(在馬王堆帛書中有大量五言體的祝辭)
五言詩的傳播:
1.陸賣《楚漢春秋》是楚地文士的散文代表,記錄了大量五言韻語現象。
2.西漢辭賦
3.楚歌
4.樂府古詞
五言詩發展的時代分期:
第一期:西漢蘇武李陵的作品
蘇李詩的作者難以確定,但風格與庾信詩很類近,可能是後人偽作。
第二期:東漢
班固《詠史詩》是現存第一首文人五言詩,標誌五言詩正式登上文人的詩壇。開始全面取代楚歌,並開啟後世的詠史題材。
班固《詠史詩》的貢獻:
1.在形式上是純粹的五言詩
2.在內容上有很高的敘述性
3.在題材上它是文學史上第一首詠史詩
第三期:東漢中後期
東漢晚年五言詩開始初步興盛
文人自主學習樂府民歌
張衡《同聲歌》詠夫妻恩情。
古詩十九首
《文心雕龍・明詩》:「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詩品》:「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樂府的基本特色和釋義:
清・沈德潛《說詩晬話》:「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
沈德潛《古詩源》:「清和平遠,不必奇闢之恩,驚險之句,而漢京諸古詩皆在其下。五言中方員之至。」
古詩十九首中,有七首與「歎逝」主題有關感歎時間的變化中,事物的無常。
幸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意識到自己是存在於時間當中的哲理性認識。
推移的悲哀有三種:
1.對不幸時間的延續而起(思慕遠人)
2.對幸福轉移到不幸的悲哀
3.向死亡推移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