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分析的重要性與方法

營收分析的重要性與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FB已發佈過,就是紀錄一下。

常見的營收分析包含MOM(月增率)、QOQ(季增率)、YOY(年增率)的數字變化。這三種增率我建議要配合觀察,因為分析月、季增率的時候,可能會有大小月、淡旺季的因素,造成營收增減幅度大,這時就要配合年增率來看會比較客觀。

舉例來說,公司2024年9月份的單月營收月增率80%,是讓人意亂情迷的月增率,但與去年9月相比,卻是衰退15%,等於說2024年9月的表現,其實是比去年差的。這樣的狀況很有可能是公司固定從8月到9月會進入旺季,所以總會有一個很大的月增幅,但不代表公司的全面營運績效提升。

另一種分析法也很簡單,2024年9月的月增率是80%,而2023年9月的年增率是95%,所以2024年9月還是輸了一點。因此,不要看到80%月增率就高潮賭身家。




但我今天也要強調營收分析不只是MOM、QOQ、YOY的分析而已,而是整個公司的營運分析,至少要包含以下項目:

  1. 產品組合與服務項目以及其總營收佔比。
  2. 公司營運的地點及其總營收佔比。
  3. 公司的下游有哪些客戶?
  4. 特定大客戶佔公司總營收比例?




舉例來說,你的公司有80%營收來自A客戶,A客戶明天突然倒了,你也不用活了。再來,你的公司有80%的營收來自於從中國出口到美國,明天美國突然宣佈提高中國進口貨物關稅80%,你的產品的價格到了美國硬生生多了80%,沒有人買得起,那你的公司就要面臨銷售量大減的危機。




財報分析就是一個抽絲剝繭找出答案的過程,在這過程裡面你會開始很熟悉公司,除了幫助你買賣股票之外,還能學到一家公司的營運策略與思維,不論正面還是負面,都是收穫。

avatar-img
銀行家PaPa的沙龍
403會員
39內容數
就是想說自由地分享我想分享的。 也許是財報分析、也許是職場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銀行家PaP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活化資產,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是好是壞,取決於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策略。本文以兩個例子說明:一個是成功的企業家,透過活化資產獲得資金,進而開創更成功的商業模式;另一個則是虧損企業,活化資產僅為彌補虧損,最終可能走向失敗。因此,企業在決定是否活化資產時,務必審慎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及未來的發展策略。
在寒冷的聖誕節季節,回顧當年在澳盛銀行的一次教訓。文章分享了在撰寫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一個錯誤,解析了稅後淨利與保留盈餘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正確理解負債淨值比率的計算。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偶然回想起自己學習財報分析的起點。從MBA課程到朋友的請教,我意識到自己對財報的無知,這促使我下定決心要深入學習。
活化資產,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是好是壞,取決於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策略。本文以兩個例子說明:一個是成功的企業家,透過活化資產獲得資金,進而開創更成功的商業模式;另一個則是虧損企業,活化資產僅為彌補虧損,最終可能走向失敗。因此,企業在決定是否活化資產時,務必審慎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及未來的發展策略。
在寒冷的聖誕節季節,回顧當年在澳盛銀行的一次教訓。文章分享了在撰寫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中的一個錯誤,解析了稅後淨利與保留盈餘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正確理解負債淨值比率的計算。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偶然回想起自己學習財報分析的起點。從MBA課程到朋友的請教,我意識到自己對財報的無知,這促使我下定決心要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