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 Sontag—On Wome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站在書店的那一側,拿起來這本書,就很難放下來,看了一頁又一頁,這是本在七零年代出版的書,作者是蘇珊桑格塔,是美國著名的作家,這本書裡討論的,正如書本的名稱,關於女性這個身份。

會令我感到興趣的,是翻開的那幾頁,在談女性對於女性的態度,這和之前看到的談論女性議題的書本有些許的不同,還有閱讀到的片段裡,談到了社會對於女性年齡和男性年齡給出不同的看法,還有對待的方式。這本書雖然是著於七零年代,當今讀來卻依舊符合情境。

對於女性這個身份,我發現過去在社會裡,在教育裡很少人去真正的認真的談論和表述這件事,是到很後來,身體有點狀況,我才開始去注意女性身體的相關資訊,那天站在那裡看到這本書,莫名的拿起來看著,裡面解釋了一些我自己看見卻不太明白的事情,算是一本有趣的書。


覺得這段讓我感觸很深,在講的是女性臉上的皺紋和男性臉上的差別。

覺得這段讓我感觸很深,在講的是女性臉上的皺紋和男性臉上的差別。

忽然想起來那年,再遇見她,她問我的是她有沒有變老?可是在她問這句話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vuvung的沙龍
4會員
5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站在書店的那一側,拿起來這本書,就很難放下來,看了一頁又一頁,這是本在七零年代出版的書,作者是蘇珊桑格塔,是美國著名的作家,這本書裡討論的,正如書本的名稱,關於女性這個身份。 會令我感到興趣的,是翻開的那幾頁,在談女性對於女性的態度,這和之前看到的談論女性議題的書本有些許的不同,還有閱讀到的片段裡
Thumbnail
站在書店的那一側,拿起來這本書,就很難放下來,看了一頁又一頁,這是本在七零年代出版的書,作者是蘇珊桑格塔,是美國著名的作家,這本書裡討論的,正如書本的名稱,關於女性這個身份。 會令我感到興趣的,是翻開的那幾頁,在談女性對於女性的態度,這和之前看到的談論女性議題的書本有些許的不同,還有閱讀到的片段裡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若將《內在革命》視為女權運動的宣傳品,便小看了此書和它的作者葛羅莉亞.史坦能。這本書並不只是一位女性的成長與自覺,而是一個人的成長與自覺,只不過主角剛好是女權動領袖而已。 依據史坦能自訴的過往,她是個非常活耀的女權運動領導人物,想必擁有相當大的媒體影響力,但,她卻在暫卸第一線工作之餘,重新檢證自
Thumbnail
1978年,法律學者凱瑟琳·麥金侖(Catharine MacKinnon)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職場女性的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這本書改變了人們對性騷擾的看法。
Thumbnail
1978年,法律學者凱瑟琳·麥金侖(Catharine MacKinnon)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職場女性的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這本書改變了人們對性騷擾的看法。
Thumbnail
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05 評分: 🌕🌕🌕🌕🌕 (滿分五分🌕)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1960年代女性的困難,聰明又美麗的女人尤其困難。伊莉莎白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科學家,在那個女性地位極低的時代,不管她做
Thumbnail
書名: 化學課 作者: 邦妮.嘉姆斯 譯者: 白水木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9/05 評分: 🌕🌕🌕🌕🌕 (滿分五分🌕)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1960年代女性的困難,聰明又美麗的女人尤其困難。伊莉莎白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科學家,在那個女性地位極低的時代,不管她做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題目是為了「呼應」我正在讀的Siri Hustvedt的《A Woman Looking at Men Looking at Women》。這是一本極大部頭的書,Siri洋洋灑灑近六百頁,從藝術品和看展開始,逐一討論兩性、女性主義、男凝等主題,有些文章雖然讀起來深奧難懂,Siri也總能用淺顯的比喻給
Thumbnail
題目是為了「呼應」我正在讀的Siri Hustvedt的《A Woman Looking at Men Looking at Women》。這是一本極大部頭的書,Siri洋洋灑灑近六百頁,從藝術品和看展開始,逐一討論兩性、女性主義、男凝等主題,有些文章雖然讀起來深奧難懂,Siri也總能用淺顯的比喻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