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積德幾多年,源遠流長慶自然。若更操休無倦已,天須還汝舊青氈。」
這次的籤詩主角是王曾大哥。王曾字孝先,福建路泉州晉江人,後來搬到京東東路青州益都。王把拔之所將王大哥取名為「曾」,據說是因為在王大哥出生前時,他曾經夢到孔老夫子來跟他說:「你非常愛惜我的書,每一片書頁都好好保存,不會隨手亂丟,你很棒!現在,我讓我的弟子—曾參投胎到你家,算是給你一個讚。」所以他老爹就為他取名為曾。
王大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曾子轉世,但是他的個性嚴謹,不輕易跟狗開玩笑這一點,與歷史中的曾子形象很接近。可能是他的天生氣質就是這樣,也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就一直聽到家裡人的人告訴他把拔的胎夢,於是他接受了這樣的暗示,又或者是因為在八歲的時候,父母就開啟另一段旅程,他由叔叔撫養長大,特別早熟的關係。總而言之,王曾大哥的個性顯得穩重、低調,不太愛出風頭。
王曾大哥這低調哥的個性,從他年輕參加科舉考試時就表現出來了。
在宋代,科舉考試對於想擔任公職的讀書人來說,已經是一個主要的參與途徑,尤其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的觀念薰陶下,參加科舉考試,更成為了讀書人的重要任務,沒有之一,只有唯一。想要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為官的資格,必須從州試、省試到殿試,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在殿試這一關考中進士後,才有取得擔任公務員的資格。
既然,王大哥被說是曾子轉世,那麼天資聰應、認真求學的學霸,就是他讀書學習時的人設。再加上,他的考運很好(運氣本身也是實力的一種),所以,他在解科舉考試這項任務的過程,可說是相當順利。
在他離開家鄉進京參加省試時,途中投宿到一家旅館。有天,他在旅館附近聽到了一個很慘的哭聲。王大哥出於關心與好奇,就問旅館老闆說,這哭聲是從哪來的啊?
老闆告訴他:這是一對母女,因為他們欠了政府稅銀,但是又無力償還,只好把女兒賣給一個商人。但是,他們不清楚商人的為人,不知道女兒以後的生活到底會過得如何,也不知道以後他們母女還有沒有機會見面,才會因此哭得如此淒慘。
王大哥聽了之後,很同情這對母女,於是跑去跟媽媽說:「你把女兒賣給我當侍妾吧,等我考過科舉,在朝廷當官,有可能會被到處調來調去,你們母女說不定還有機會見面。」於是,王大哥就把錢送給這對母女,讓他們去還給商人。並且說好三天之後,他會去迎娶這個女兒。
哪裡知道,三天後,王大哥沒有出現。於是這個媽媽趕快跑到旅館去找,一去到旅館,老闆才告訴她,王大哥早就退房離開了,什麼都沒有留下。他們才知道自己遇到了一個為善不欲人知的大善人。
不得不說,王把拔是個有智慧的人,在王大哥還小的時候,就為他找了一個典範人物—曾子,並不斷告訴他,他是曾子轉世,所以要學習曾子的為人。
為什麼說,王把拔很有智慧呢?
因為他說的是曾子,而不是其他人。曾子在孔子眾多的弟子中,不算是聰明的學生。這可不是所長亂亂說的喔,是孔老夫子自己說的:參也魯。《論語‧先進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曾子是個資質遲鈍的學生。
雖然,他不是聰明的學生,但是在孔老夫子的眼中,他卻是個貼心、孝順、善良,能夠把自己的教導徹底實踐的學生。所以當孔子快去當小天使時,將孫子子思交託給曾子,希望他可以好好照顧、教育他。而曾子也沒有辜負老師的託付,真的把子思教得很出色。
王把拔選擇曾子作為典範,時不時地就告訴他,他是曾子轉世,不就是暗示他,人不一定要聰明,但一定要善良、貼心、孝順,像曾子一樣。而王大哥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暗示,所以也不自覺地把曾子當成是典範,並在這樣的淺移默化下,他的為人處世就越來越像曾子。
所長認為,這是一支透過向典範學習,也是一種教養孩子的上籤,就像王把拔這樣,以曾子為典範教育王大哥。
透過向典範學習,孩子學習到的是品格,而品格是一項很重要的隱性潛能。當然,典範的選擇不一定由父母主導,孩子也可以為自己選擇典範。喜歡運動的孩子,可能選擇自己崇拜的運動選手當作典範。父母可以透過提問,了解孩子為什麼選擇這個典範,並適度地告訴孩子,他所欣賞、崇拜的典範有哪些具體的行為,是值得他來學習。當孩子有相同的行為出現時,父母可以透過適度的鼓勵,如此孩子也會越來越向自己的典範努力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