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深坑老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深坑老街

深坑老街,這個我熟悉又熟悉的地方,似乎在我人生的腳步裡成了一個安定的存在。有事沒事,我總愛跑來這裡吃午餐,逛逛老街,彷彿這一條短短的街道裡藏著無窮的秘密,總能讓人忘卻煩惱。


老街的美好時光

每次來深坑老街,心情總是輕快的。街道上石板路鋪陳著歷史的痕跡,兩旁的老屋牆面透露著歲月的滄桑。熙來攘往的人潮,彷彿為這裡注入了一股生機。不管是攤販上飄出的香味,還是老房子裡的古早味裝潢,都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好好享受這份樸實的生活氣息。


塞車的惆悵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坑老街的訪客越來越多,也難免帶來了一些挑戰。每次想到經過國道5號高速公路時,總讓人有點猶豫不決。尤其是假日,塞車的情況更是讓人頭疼。於是,最近也比較少來了,儘管如此,心裡依然掛念著這裡的一切。


老街的吸引力

深坑老街之所以迷人,不僅是因為它的歷史背景和美食,還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親切感。也許是街上商家和顧客之間的互動特別樸實,也許是街頭表演者的笑容感染了我,又或許是老街上那悠然的步調提醒著我,生活不必太匆忙,偶爾停下來看看周圍,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心靈歸零的避風港

深坑老街對我而言,不只是個吃飯或逛街的地方,它更是一個能讓心靈歸零的避風港。雖然交通的繁忙偶爾會讓人卻步,但每次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總能感受到那股熟悉的安慰。也許下次,我該再找個清晨或平日,輕輕地走進這條老街,再次品味它的魅力。

avatar-img
439會員
2.7K內容數
Alan idea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大禮拜堂 每次來到真理大學,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向那座雄偉的建築物——大禮拜堂。這座教堂以它獨特的外觀和莊嚴的氣氛,成為了校園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儘管大部分時間教堂的門都是緊閉的,只有在禮拜日或特殊的場合才會開放,但它依然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和遊客,成為大家心中一道靜謐而神聖的風景線。
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踏進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理學堂大書院。它佇立於古老校園之中,彷彿是一位經歷了百年風霜的長者,用它獨特的建築語言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古樸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的樣貌既不像傳統的中式建築那般飛檐翹角,也不完全符合西式建築的
真理大學校門口 沿著淡水老街一路向北,踏上真理街,當你走到盡頭,便能見到真理大學校門口的身影。這是我最愛的淡水一角,既有歷史的厚重,又帶著學府的靜謐,尤其是那裡的小八角亭,彷彿是一座守護著時光的燈塔,安靜卻充滿生命力。 校門口的第一印象 真理大學的校門口不算特別氣派,但卻充滿了文化氣息
新興文化地標 位於淡水中學對面的巫登益美術館(新北館),是一處結合歷史建築與現代藝術的新興文化地標。這座美術館的前身,是一棟保存完好的校長宿舍,佇立於青翠的樹影間,擁有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靜靜述說著那段滄桑而優雅的過往。 歷史與蛻變 校長宿舍經歷了多年風霜,雖然不再有往日的功能,但其獨
鶯歌娜娜廚房 這是一個偶然的瞬間,在鶯歌的娜娜廚房附近,我拿起了素描版,隨意地開始畫了起來。吃過飯後,和朋友聊著,突然覺得有點閒暇的時間,便忍不住停下來觀察周遭,想要捕捉那一刻的靜謐與美好。 看似平凡 這個地方,看似平凡,但卻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這裡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反而是簡單的
夕陽美景 林口下福的夕陽美景,令人沉醉於光影交錯的瞬間。這裡的海灘廣闊而寧靜,金色的光芒如同一張柔和的毯子,輕輕鋪展在熱攤的每一寸沙粒上。夕陽將天空染成橙紅色,雲朵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披上了金邊的華服。無數人站在這片廣袤的沙灘上,目光一致地朝著那落日所去的方向。他們臉上洋溢著欣賞美景的快樂,而這
大禮拜堂 每次來到真理大學,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向那座雄偉的建築物——大禮拜堂。這座教堂以它獨特的外觀和莊嚴的氣氛,成為了校園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儘管大部分時間教堂的門都是緊閉的,只有在禮拜日或特殊的場合才會開放,但它依然吸引著來來往往的學生和遊客,成為大家心中一道靜謐而神聖的風景線。
街頭速寫:理學堂大書院 踏進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理學堂大書院。它佇立於古老校園之中,彷彿是一位經歷了百年風霜的長者,用它獨特的建築語言述說著當年的故事。 古樸的建築風格 理學堂大書院是一棟中西合璧的建築,它的樣貌既不像傳統的中式建築那般飛檐翹角,也不完全符合西式建築的
真理大學校門口 沿著淡水老街一路向北,踏上真理街,當你走到盡頭,便能見到真理大學校門口的身影。這是我最愛的淡水一角,既有歷史的厚重,又帶著學府的靜謐,尤其是那裡的小八角亭,彷彿是一座守護著時光的燈塔,安靜卻充滿生命力。 校門口的第一印象 真理大學的校門口不算特別氣派,但卻充滿了文化氣息
新興文化地標 位於淡水中學對面的巫登益美術館(新北館),是一處結合歷史建築與現代藝術的新興文化地標。這座美術館的前身,是一棟保存完好的校長宿舍,佇立於青翠的樹影間,擁有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靜靜述說著那段滄桑而優雅的過往。 歷史與蛻變 校長宿舍經歷了多年風霜,雖然不再有往日的功能,但其獨
鶯歌娜娜廚房 這是一個偶然的瞬間,在鶯歌的娜娜廚房附近,我拿起了素描版,隨意地開始畫了起來。吃過飯後,和朋友聊著,突然覺得有點閒暇的時間,便忍不住停下來觀察周遭,想要捕捉那一刻的靜謐與美好。 看似平凡 這個地方,看似平凡,但卻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這裡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反而是簡單的
夕陽美景 林口下福的夕陽美景,令人沉醉於光影交錯的瞬間。這裡的海灘廣闊而寧靜,金色的光芒如同一張柔和的毯子,輕輕鋪展在熱攤的每一寸沙粒上。夕陽將天空染成橙紅色,雲朵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披上了金邊的華服。無數人站在這片廣袤的沙灘上,目光一致地朝著那落日所去的方向。他們臉上洋溢著欣賞美景的快樂,而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台北車站地下街 / 南陽街 / 228公園 / 衡陽街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不寫的日子裡話語就囤積著,溽暑讓一切都張開來、一切都太過接近,我想念如同止痛藥的冷空氣。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這是一個已經沒落的城鎮,廢棄的高樓樹立,看得出這座城鎮也曾經繁榮、輝煌過。我穿梭這曾經繁華的街道,街上連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街道兩旁的店面都不知道停止營業多久了。終於,我看見了唯一一間燈還亮著的小吃店,於是我走了進去。聽見有客人上門,店裡的阿姨非常熱情的出來迎接,但那股熱情卻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
Thumbnail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早上在台東誠品欣賞著周圍鋪成的藍晒圖,騰空在牆上的座椅讓人有點想坐上去享受一下。 還沒上工前到處逛逛有一種人生慢活的感覺,原來一天的開場能專屬於自己是多麼自在啊! 中午則是遇到超級歹事;大熱天的公共消毒人員在飯捲店外水溝噴殺蟲劑, 一堆小強就來個諾曼地大登陸,有些還飛到包飯捲台上, 為了趕走
Thumbnail
回憶濃厚,從民權路到中正路,每條路都有讓人深刻的故事。從第一次送花到最愛的涼麵,都是關於新店的美好回憶。
5.1:白教堂區 白教堂區的街道狹窄擁擠,房屋沿著街道而建,彼此緊密相連。這些房屋多數是老舊的,底層的商店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小攤和攤販。穿過這些街道,你會感受到生活的喧囂和活力,人們在街頭買賣著各種商品,街頭藝人和小販吆喝著吸引顧客。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台北車站地下街 / 南陽街 / 228公園 / 衡陽街
Thumbnail
看完壁畫當然回到二奶巷,於是逛逛,看到有小店面,上面也許多好吃的東西,真的很想吃吃看,只是時間不多,只能作罷。說真的這一代很有文創的氣息。 看這綠葉,位房子提共了遮陰也為建築張氏了色彩,提供了無限的活力。真的很有創意。 這是倉庫裡的創意市集,賣一些受坐的洞悉,或是手做的工藝品,對面嗜酒吧,白天沒
不寫的日子裡話語就囤積著,溽暑讓一切都張開來、一切都太過接近,我想念如同止痛藥的冷空氣。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這是一個已經沒落的城鎮,廢棄的高樓樹立,看得出這座城鎮也曾經繁榮、輝煌過。我穿梭這曾經繁華的街道,街上連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街道兩旁的店面都不知道停止營業多久了。終於,我看見了唯一一間燈還亮著的小吃店,於是我走了進去。聽見有客人上門,店裡的阿姨非常熱情的出來迎接,但那股熱情卻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
Thumbnail
歷史街區的更新活化,是否應讓街坊既有的生活肌理,和社區的獨特之處,得以保存?
早上在台東誠品欣賞著周圍鋪成的藍晒圖,騰空在牆上的座椅讓人有點想坐上去享受一下。 還沒上工前到處逛逛有一種人生慢活的感覺,原來一天的開場能專屬於自己是多麼自在啊! 中午則是遇到超級歹事;大熱天的公共消毒人員在飯捲店外水溝噴殺蟲劑, 一堆小強就來個諾曼地大登陸,有些還飛到包飯捲台上, 為了趕走
Thumbnail
回憶濃厚,從民權路到中正路,每條路都有讓人深刻的故事。從第一次送花到最愛的涼麵,都是關於新店的美好回憶。
5.1:白教堂區 白教堂區的街道狹窄擁擠,房屋沿著街道而建,彼此緊密相連。這些房屋多數是老舊的,底層的商店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小攤和攤販。穿過這些街道,你會感受到生活的喧囂和活力,人們在街頭買賣著各種商品,街頭藝人和小販吆喝著吸引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