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的形成,在自然方面涉及地理、氣候、物種,在人文方面涉及族群、文化、歷史。台灣本是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之島,先來後到的各種族群,帶來不同的飲食文化,形成「多元混融」的特色。
把「吃」跟「歷史」結合在一起,尤其對於極為重視吃的台灣人而言,或許是最適合的歷史說明方式;就算本身並不排斥歷史,新的歷史解釋角度,大概也能夠吸引不少樣我一樣的讀者。不過,這樣看起來有趣的組合,在實際的呈現上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就這層意義上來說,《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或許就是一個例子。
由學者翁佳音與專欄作家曹銘宗合著的《吃的台灣史》,是一本關於「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著作,希望藉由爬梳關於食材、飲食文化的歷史,來增添台灣飲食方面的文化深度。整本作品分成兩個部分,前半部是關於調味料、米、糖、茶等,在飲食基礎上的知識介紹,後半段則藉由類似冷知識的方式,呈現包含副標上的「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等相對有趣的內容。
以相對生硬的知識,搭配能夠吸引讀者的趣聞,這樣「軟硬」兼顧的內容配置,其實並不難理解,但就實際閱讀的體驗上來看,或許也讓《吃的台灣史》陷入一種尷尬的處境。在客觀的歷史上,知識含金量確實很高,但也因為真的缺乏一些比較故事性的串連,讀起來有點平鋪直敘;至於以趣味為主的第二部分,則是缺乏系統性的組織,讓那些冷知識顯得內容分散、缺乏在「台灣飲食」以外的其他主軸。此外,或許是資料蒐集上真的比較困難,冷知識並不一定會有真正的解釋或答案,也讓人讀完之後有種空虛感。
但除了前半段紮實的知識介紹,在整個大概念下,《吃的台灣史》確實提出了一些新的構想,也就是有別於過去經常把台灣飲食的起源設定在大航海時代左右,把在那之前就已經形成的「南島語族文化圈」、「漳泉潮文化圈」,納入飲食文化探究的範疇,擴大了讀者在對於台灣飲食歷史的想像空間。
儘管因為內容的安排,讓作品本身的定位有點曖昧,但整體來說《吃的台灣史》還是有它的知識價值,並且在延伸歷史想像上,提供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方向;尤其是對於台灣飲食文化的理解才剛起步的讀者,它大概也會是一本不錯的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