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心世界-<破。地獄>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破地獄,又稱「破獄」,為道教喪禮科儀法事之一,於廣東、香港一帶流行。

將傳統之傳承觀與現代之轉變觀融合延伸新的意義,促使傳統文化更有意義的延續,深深在扎根於心,如何跨越框架的鴻溝,如此艱難的問題,是需要經由許多大大小小故事逐漸演化,才能賦予其新的意義。

儀式感主要是撫慰人心,安撫悲痛欲絕的心靈,並使其放下內心的種種執念,無論其形式如何,又用何方式呈現,若能使活著的人時間,不隨著先人離世而停止,均為一場圓滿的儀式。

這部電影真的賺足觀眾的眼淚,小小的故事觸動心弦,環環相扣衍生出新的觀感,亦賦予人生不一樣的意義,是一部很值得推薦的電影。

(小小補充一下:個人覺得預告做的沒有很好......沒有認真做功課的話,一度誤以為是恐怖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遺落於世界一角
9會員
42內容數
萱草花一詞,拉丁文屬名Hemerocallis,源於希臘文,表示「一日之美」。 此外萱草還有另一個名稱,名為「忘憂草」。 期許來到萱花苑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夠短暫放下生活中的紛擾,享受不同以往生活的世界。 願遺落世界的一角-萱花苑,能夠提供小片刻的寧靜。 短暫的休息是為了繼續走更長遠的旅程。
遺落於世界一角的其他內容
2024/08/27
「不是面對恐懼,而是操控它。」
Thumbnail
2024/08/27
「不是面對恐懼,而是操控它。」
Thumbnail
2024/08/10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8/10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7/31
很值得觀賞與分享的優質音樂劇場。
Thumbnail
2024/07/31
很值得觀賞與分享的優質音樂劇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南懷瑾老師對地藏王菩薩及《地藏經》的解讀,特別是破地獄真言的含義。透過引述南老師珍貴的講解,旨在幫助讀者理解這部經典文獻的精髓與修行意義,並透視心性與佛法的關係,進而探討生命的本質與唯心所造的法則。文章強調,瞭解佛法不僅是修行的起點,更是智慧的展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南懷瑾老師對地藏王菩薩及《地藏經》的解讀,特別是破地獄真言的含義。透過引述南老師珍貴的講解,旨在幫助讀者理解這部經典文獻的精髓與修行意義,並透視心性與佛法的關係,進而探討生命的本質與唯心所造的法則。文章強調,瞭解佛法不僅是修行的起點,更是智慧的展開。
Thumbnail
關於西藏生死書是一本關於藏傳佛教哲學的著作,書中談論生命的意義及如何面對死亡,以藏傳佛教哲學出發介紹了西藏生死觀、業力交織的生命、死亡的幻象等主題,並提供了對臨終者的陪伴建議。
Thumbnail
關於西藏生死書是一本關於藏傳佛教哲學的著作,書中談論生命的意義及如何面對死亡,以藏傳佛教哲學出發介紹了西藏生死觀、業力交織的生命、死亡的幻象等主題,並提供了對臨終者的陪伴建議。
Thumbnail
修行不外乎兩大綱領,修福、修慧。換句話說,我們就修這兩種,福慧圓滿,就成佛了。我們在這個世界要福慧圓滿,得修學三大阿僧祇劫,到西方世界沒幾天就圓滿了。為什麼圓滿?因為那裡的緣太好了,念念都能供養諸佛,念念都能聽佛說法,福慧同時成就,不可思議。
Thumbnail
修行不外乎兩大綱領,修福、修慧。換句話說,我們就修這兩種,福慧圓滿,就成佛了。我們在這個世界要福慧圓滿,得修學三大阿僧祇劫,到西方世界沒幾天就圓滿了。為什麼圓滿?因為那裡的緣太好了,念念都能供養諸佛,念念都能聽佛說法,福慧同時成就,不可思議。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修行、修道,必然從修心開始。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價值與文化,代表著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 修道,就如同是要學習一套新的思想價值,替換那自己從小學習來的心智與思維。
Thumbnail
修行、修道,必然從修心開始。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價值與文化,代表著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 修道,就如同是要學習一套新的思想價值,替換那自己從小學習來的心智與思維。
Thumbnail
生死事大~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
Thumbnail
生死事大~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
Thumbnail
我們的文化融入許多佛教的用語,但對於超渡的誤解,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有人過世時大多會請人誦經、做些法事,但真正的超渡並非這些儀式能做到,但儀式的意義,多半是安撫還在世的人,做了以後往生的人能有更好的去向,並非實質上做到了超渡。
Thumbnail
我們的文化融入許多佛教的用語,但對於超渡的誤解,卻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有人過世時大多會請人誦經、做些法事,但真正的超渡並非這些儀式能做到,但儀式的意義,多半是安撫還在世的人,做了以後往生的人能有更好的去向,並非實質上做到了超渡。
Thumbnail
2017年當時角逐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獎呼聲最高的是《大佛普拉斯》和《血觀音》這兩部「佛系電影」,它們都不約合同地使用宗教的外表和語言來包裝、描寫台灣權貴階級的腐敗。而很碰巧,在這兩部電影的台詞中分別出現台灣人最熟悉的《金剛經》和《心經》的經文,所以我打算從佛教經文的視角來
Thumbnail
2017年當時角逐金馬獎最佳劇情長片獎呼聲最高的是《大佛普拉斯》和《血觀音》這兩部「佛系電影」,它們都不約合同地使用宗教的外表和語言來包裝、描寫台灣權貴階級的腐敗。而很碰巧,在這兩部電影的台詞中分別出現台灣人最熟悉的《金剛經》和《心經》的經文,所以我打算從佛教經文的視角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