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榮格與密宗的二十九個覺》書中,作者Rob Preece進入藏族密宗求道,他感受到的挑戰與衝擊,與他深根蒂固的西方文化價值觀有關。
他在作者導讀中寫到:
持以什麼價值觀在生活—價值觀瀰漫在文化中,影響世界觀、價值觀以及身體、性、性別各方面的經驗,深烙在內在,構成對善惡、精神與物質、性與性靈的態度,影響我們對實相的認知。
我們每個人,個體,也是個微型的文化。
就如有人喜歡去體驗異國文化之旅,能踏訪不同於自己熟悉、習以為常的文化。在異國文化中,有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來自於地方傳統的信仰,有不同的生活環境,影響著生活態度,看待自己的角色認同不同,其思想價值觀也大不相同。
而修行、修道,必然從修心開始。
因為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價值與文化,代表著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
修道,就如同是要學習一套新的思想價值,替換那自己從小學習來的心智與思維。
可想這是多麼不容易的大工程,多希望可以乾坤大挪移,直接替換。但若真能這樣,我們就不是人類吧。
身而為人的本質,擁有最大的本錢與能力,就是學習力。心想,若能接觸到正法、真理,將自己的學習能力投注於此,是很讚的投入和價值吧。
我想試著分享對這兩價值的差異:
從小學習來的主觀意識,如我認為如何、我喜歡什麼、直覺的偏好或偏見反應等,是我們產生一種個人自我的眼界來判別、評斷外在的一切,因此會產生各種喜怒哀樂悲懼苦、或是是是而非、人人各有理的爭議。有時會認為別人或外在發生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我才變這樣,但卻看不見,我們內在本身就存在一個又一個的圈圈,把自己的思維、眼界、心量給侷限住了。
來自大自然宇宙的自然真理,是要打破內在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圈圈,要學習的是如天地般如此清澈寬闊,讓所有的萬物萬象在這天地間自然的孕育而有生有滅。心量是寬廣的,有無限的包容;是平靜的,能平等看待所有萬物、依循著規律運行著;是祥和的,萬物都能安居得到立身之處。如道德經第二章中提及聖人行道要學習天地之美德: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聖人學習天地的無為-靜靜地依循著大自然的運行定律。接納所有萬物的發展,萬物有所成長亦不去佔有,有所作為亦不去憑賴,有所成就亦不去居功。正因為諸如此不居功的德性,即是守護著道心,修為在道裡面。
修道要修心,就是要去除各種自我的框架,唯一的目標就是把自己心量打開,讓心思能平靜下來,有個清淨的心地。
換句話說,我們內在的心靈國度,也有著萬象、萬物,就是養成種種”我” 的化身,如我的個性、我的想法、我的脾氣、我的意識、我的習性等,這些主宰我們的生活,如好戰的鬥士,使得心靈常常風起浪湧。
但在內在深層也有個能向天地一樣的心地,只是我們沒將祂喚醒,從沒回歸與祂相遇,讓祂來作主,若真能這樣的話,反客為主的種種”我”的化身就會成為只是天地裡的某一萬象萬物,它們會依循自然定律生滅,是自然的一份子,不再足以影響內在心靈國度的祥和與和樂。
因而修道,即是要回歸如天地之心般,打開自己的心量,無論內在、外在,所有萬象、萬物如何變化、是好是壞,都無理由的包容與接受,始終在讓。能無私、無我的融於自然規律中,孕育出一個自然天地,善待萬物能有立身之處,始終在給。
這份無私、無我、愛養萬物的心,就是修道人常言的”慈悲心”。
一個簡單的比擬試著想想:
天地依循自然定律運行,愛養萬物;植物果樹依循自然定律生長,成為食物供給生物,而人類依循自然定律無為來行,天生我材回饋社會。其共同之處即是於內為慈悲心,展現於外是一種利益眾生、不為己的善助。而這個善助的行為,已經跳脫小我化身的巧智技能,是真正的智慧之舉。
如此就能夠體會人說,修行即是在體現救拔苦厄,以求解脫,超凡入聖,行利益眾生之願。
Rob Preece在作者導讀中寫及:
在道途上,我們必須對自己懷有極深的慈悲,接受自己的不足、弱點。把生活建立在不實的理想上面沒有什麼意義,反而反過來讓我們「跛手跛腳」而已。……我們的不足、不完美裡,有極大的智慧。
唯有慈悲才是我們內在唯一的真,而除此之外的心性、性情、念頭等,都只是過客,客觀的看待它們,並好好善待,才能讓自己撥亂反正,遇見真實原來的的自己—與天地相同的心性,同時也救渡了自己、離苦得樂,心真的解脫、自在了。
很喜歡早課中的一句話:
你要當大家眼中認識的XXX,但你會不喜歡自己,還是成為大家都會喜歡親近的,那個原來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