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尚芬哥爾操作
三
現在我們提出一個主張,上古漢語的語構不單具有一個頗為清晰的論元\函子 (原語序) 結構,這個結構更結合了尚芬哥爾操作,而且必須通過尚芬哥爾操作才能進一步理解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上古漢語裡即使是最簡單的句式亦隱含這種「處理」。自然語言當然不可能有刻意的「處理」,除非重瞳四目的「倉頡」在造字之餘亦同時造出上古漢語的語構。
我們只能說,上古漢語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基本上有別於歐西語系以主語/謂語結構來描述世界的思維習慣。
我們用 Ya4 來解釋上古漢語中的尚芬哥爾操作。
按照後項為前項函子的原則,我們有這個推導﹕
推導過程中的尚芬哥爾操作則可表述如下﹕
4.1_12 表達的是「德,孝之本也」的推導過程。
4.1_13 表達的則是過程中的尚芬哥爾操作。
「也(之(本)(也))(孝)」下的第一行不是各個終端符的語構型,所標示的是各終端符的函子或論元身份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本」﹑「德」﹑「考」三字明顯屬於基本型 n,因此賦予變元的身份,分別記為「x1」﹑「x2 」﹑「x3 」。
「也」字和「之」字均屬函子,分別記為「f1」和「f2」。
f3 來自 f1 與 f2 的結合,或 f1 以 f2 為其論元。
f3 取 x1 為其論元而生成 f4。
f4 取 x2 為其論元而生成 f5。
最後,f5 取 x3 為其論元而生成「德孝之本也」一句。
需要注意的是,f1﹑f2﹑f3﹑f4﹑f5 都是單元函子,所體現的正是將多元函子化約為單元函子的尚芬哥爾操作。讀者應該不難看出 4.1_13 其實是一系列緊密互扣的單元函數。我們的推導系統 (下稱「W 系統」) 是一個相當簡單﹑透明的系統,以 4.1_13 為例,適當地倒置前後項後,從左至右閱讀,它的推導過程只不過是最左方的函子取其右項為論元而結合成一個新函子,該新函子取其右項為論元而結合成另一個新函子,如此類推。
如按原語序,推導一般是反方向進行,即從右至左,但在沒有進行前後項倒置及其它相關的對應處理時,有些地方會變得不明朗。
此外,原語序需要使用雙向記法,譬如
但這同時模糊了推導的方向。
上例的推導可從「之」字開始,取得「孝之本」的 n 後則改從「也」字出發,尋求 n\(n\s) 的論元。如要從「也」字出發,向左作單向推導,4.1_14 的語構型指派是不足的,必須提供輔助性手段。
總而言之,本書的觀點是,原語序的處理表現不出上古漢語的函子/論元結構,也見不到這種結構在上古漢語中採用的單元函數特徵。
__________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