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這本書大概是我2024年看過最棒的一本書。除了這個感想之外,另一個就是認真考慮要買個電子書閱讀器(因為這本書真的好厚好重啊)。
從2017年美國知名古巴裔歌手Camila Cabello的〈Havana〉,La Habana 哈瓦那這座城市的名字挾帶著拉丁風情的狂野旋律成了席捲世界的一股狂潮。大至商場百貨小到街邊攤販,在車上,餐廳裡,甚至回到家中,這首曲子無處不在。
世人對哈瓦那的想像有著不切實際的想像和色彩。
相信對於美洲大陸,大多數人一定都聽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一說法。
距今六百年前十五世紀末的1492年8月3日,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啟程航向大海,十周後抵達的陸地就是散落在美洲大陸右下側的,距離邁阿密不到三百多公里的巴哈馬群島。
相比哥倫布的不請自來來,巴哈馬群島以及美洲大陸和在島上、路上的住民其實早已存在幾個世代。因此,「發現」這個詞以這個角度來看,不僅帶著西方霸權主觀性,更是充滿殖民意味的審視角度。
因為哥倫布的到來,西班牙開啟了位於美洲的一系列殖民活動。因此奠定了西班牙海上霸權的長期領導地位。1634年,西班牙皇家將「通往世界的鑰匙」的這個封號頒給了古巴的哈瓦那,進一步確立了哈瓦那作為新世界門戶的重要地位。
然而隨著西班牙在美洲和古巴建立的強大殖民地,被佔領家園的泰諾族原住民開始了多次的抗爭。
泰諾族酋長哈圖依是最早開始反抗西班牙人殖民統治的民族英雄。他在一次交戰中被西班牙人抓獲,臨死前,牧師告訴他若信仰基督就能上天堂。而哈圖依則反問西班牙人是否也會去天堂?
在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後,哈圖依便說那他寧可去地獄。因為地域裡沒有西班牙人。
接著他便被西班牙人殘酷的綁在火柱上燒死。
而數以萬計的泰諾族原住民更是慘遭屠殺。
在古巴,最早期的殖民者透過挖金礦建立了殖民城市,而後將目光轉向島上最有價值的作物「甘蔗」。
純白無瑕的糖,如同鑽石般剔透,風味如同蜜一樣馨香,其上沾染的卻是難以估計的鮮血和汗水。
興起的製糖業需要大量勞動人力,因此殖民者進一步的透過大西洋的販奴航線開啟了一個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最血腥殘酷的黑奴貿易。
一個概略的統計之下我們可以發現,在十五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就有將近1500萬的非洲黑人被強運至美洲大陸作為奴隸。
黑奴的歷史血淚斑斑,是西方強權經濟發展和殖民地競賽下的祭品。
也因此,種族革命一直以來都是古巴革命的中心議題之一。從一開始的泰諾族民族英雄哈圖依,到近代政治狂人卡斯楚,古巴世代人意圖建立的是一個反抗殖民、追求自由、主權以及平等的國家。
在這不斷征戰、反抗的歷史之中,鄰近的美國是其一的領銜主演。兩國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
1898年1月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多數人認為始作俑者便是美國自己),開啟了美西戰爭的序幕。彼時於古巴當地的十年戰爭已經即將進入尾聲,有或沒有美國人的相助,古巴幾已勝券在握。然而美國的強行介入,原意便是將古巴納入其國家版圖之中。
西班牙戰敗後,美國趁機介入古巴獨立的主權之中,在未經其同意之下,代表其與西班牙談判,並在其後於美國本土通過了讓古巴人唾棄憎惡的〈普拉特修正案〉。
經過一連串的動亂,斐代爾·卡斯楚崛起。在他與阿根廷醫生切·格瓦拉的社會主義建設之下,與當時在古巴境內所控制的美國公司產生了巨大的利益衝突。緊接著引發古巴導彈危機,以及近五十年的經濟封鎖,導致幾十萬古巴人逃離家鄉,在美國邁阿密落地生根。
直到歐巴馬總統上台後,將對古巴的政策做了決定性的調整,才開啟了後續的兩國對話和貿易活動。
這本書,從最早的哥倫布開始,一路描寫古巴與歐洲殖民者、美國政權之間的來回交鋒。作者深刻的寫作方式,各種細節和前因後果的交織,帶領讀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理解古巴人對於他們自己的歷史陳述和看法。非常值得一讀。
綜觀古巴和美國之間的糾葛,好像台灣與中國大陸政權的一面鏡子。
從美國邁阿密到古巴哈瓦那之間的距離僅短短三百多公里,對比金門到對岸廈門約30公里的距離,其在經濟,政治,貿易,文化,歷史上的交織,有各種驚人的巧合。
反思社會主義的古巴之於資本主義的美國,五十年經濟封鎖的應變之道,跟自詡為正統中國文化繼承者,並且擁護民主政權,實行資本主義的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之於以共產政權統治社會並實施一黨專政的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兩者之間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能夠解除現在的僵局。
然而關照歷史,我們或許能從其中避免重蹈覆轍,並且回頭細思人類社會中應該被貫徹的核心價值:
那就是「平等」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