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讀完一本書》

更新於 2024/01/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作者法國文學教授皮耶.巴亞德,他在本書中主要探討有關於文學書的看法,並且用一些西方的文學和文學家的看法作為舉例,以下我列出一些書中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關聯和談論

書中提到集體圖書館的概念,著重不是只有一本書,而是書和書之間的關聯,藉由理解書之間的關聯,或是藉由他人談論書,可以大致了解書的內容

並提出疑問,要讀完整本書才能夠討論嗎?也認為讀完一本書和沒有讀完的界線不好區分,怎樣才算是好的讀者?是讀完一本書卻無法掌握書和其他書之間位置的人?還是略讀但是知道一本書與其他位置之間的人?

談論一本沒讀過的書,不該成為焦慮的來源;不用讀完一本書,也可以談論一本書

而我有想到一些例子,像是三國,應該比較少人會看完全部原文,那能否討論它呢?可以吧,三國作品也會以很多種表現形式出現,例如電影、說書、動漫、短篇故事等,有時候藉由聽它人說書或評論,對於這段歷史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而例如以前高中上國文課,有一課上紅樓夢,在課程講義中,會介紹每一個人物的個性、前後期的故事主軸、文學地位等,但不會有老師要我們把整本紅樓夢看完,而是會優先了解上層概念(角色個性、故事主軸、文學地位),這時對這本書就有比較通盤理解了,之後看到考卷上的節錄紅樓夢的部分內容後,比較容易判斷每個選項對錯

我覺得像是一些古典名著,例如論語、三國、西遊記等,常常會以不同方式表現,已經成為文化一部分,不一定看要原典,也都能一同討論

⬛談論書的時候

作者指出談論書的時候,談論的不是書本身,而是情境創造出的替代物(在本書中稱為屏障書籍)

談論對象不是書本,而是其中的片段和自己重構出的東西

在談論書的時候,與說話者的權威有關,引經據典會帶來權威感

蒙田的讀書法:從書本中獲得的東西,絕對不再是別人的東西,只吸收能讓思想判斷力得以受益的東西

這讓我想到一開始我在做書的筆記時(主要是心理學和歷史書),會把書中每個部份都去做筆記,嘗試整理出裡面每個段落的意思,嘗試用筆記去取代一本書全部,不過這樣會導致速度很慢

後來聽到接觸一些讀書和筆記方法後,才發現不用如此,做讀書筆記不是為了整理一本書的架構,因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書的知識體系有差別,因此可以從中萃取出有啟發的部分,再去筆記,以此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集體內在書籍

作者也談到文化會對於書的造成影響,例如哈姆雷特的母親葛楚改嫁,西方讀者看到時會認為丈夫死後改嫁有點太快,但西非悌伏部落則認為竟然等很久才改嫁

書籍地位也和作者有關,書籍價值會由作者和他在文學界的地位決定,而權力也會影響,權力和書籍文學價值相關,一篇褒揚的書評會讓作者更有權力,作者權力也較能保證可以獲得讚揚書評

這讓我想到以前國文課讀過的詩句,再探討一首詩詞的時候,也會去探討到作者,描述作者的生平,例如會探討作者是在什麼時期寫下的,然後什麼人生不同時期的遭遇,例如李清照前期詞句委婉含蓄,後期歷經國破家亡和喪夫,詞風孤寂淒苦

而權力的部分,我會想到的是在不同時空中的主流書籍,可能會因為整體的文化而有影響,有些書籍可能在剛推出時會成為禁書,但隨著時間推移可能會得到不同評價

然後在以前國文課上到一些作品時,也會提到這部作品的作者和整體環境氛圍的關係,例如在讀到魯迅的作品的時候,就會談到當時清末民初時期整個社會的大環境等,像是新文化運動


⬛談論自己

作者認為對他人知識焦慮感,阻礙我們刺激出真正有創意的想法,討論書不在於討論書本身,而是在於討論書的那個當下,重要的關係不是在於小說中兩人的關係,而是它對於讀者的關係

真正重要的是談論我們自己而非書籍,或是透過談論書籍來談論我們自己,與作品很多相遇點,例如書名、集體圖書館中位置、告訴我們圖書資訊的那個人、討論時的情境,都會讓書有不同樣貌

這也讓我想到,我在讀一些書的過程中,常常會腦中有些想法,例如一些心理學偏誤,我可能會想到以往曾經有被偏誤誤導的經歷,或是一些談跨領域學習的書,我會想到自己在看過哪些書是跨領域的精采書籍,或是有哪些知識本身是跨領域的;有時候書中一句話,可以讓我想到很多例子。這些也都能作為文章進行分享

而如果是文學書的話,我到大學後比較少讀到,但我看一些動漫作品,例如在看進級的巨人,在看的時候就會將自己融入,想想看自己如果在這個環境中,會做出什麼選擇,思考誰是敵人、活著的意義、不同立場要如何合作等,有時也會想像是裡面的角色,在艱難環境中的拚搏,著重在作品帶來的啟發

⬛總體心得

這本書作者認為不需要讀完整本文學書,就可以談論一本書

我覺得作者提出許多觀念,也可以去思考其他類型的書是否適用,例如知識類和方法類的書,有些概念可能可以套用,但有些概念可能就不太能,或是也可以將這些概念套用到其他類作品,例如電影或動漫等

好的作品實在太多,我們無法完全讀完,也因此會有所選擇,至於要如何選擇,會因為每個人的身分和目的而有所不同,不同類型的書,也會有不同閱讀法,以上的一些觀念就給大家參考

avatar-img
126會員
341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新聞工作者佐佐木俊尚,介紹有關於網路閱讀的方式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
大學學的些東西,到未來有用嗎?目前的一些想法
為什麼要跨領域學習,上通識課的一些看法,以及一些心得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新聞工作者佐佐木俊尚,介紹有關於網路閱讀的方式
從2023年閱讀的書中,挑選幾本書並簡要介紹其內容,可供大家做為參考
大學學的些東西,到未來有用嗎?目前的一些想法
為什麼要跨領域學習,上通識課的一些看法,以及一些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每次都介紹末日系列題材,這次就介紹個甜美的戀愛番。 我會喜歡這部漫畫,主要是包含了「戀愛」與「立志」的成分在裡面。 看到「獨居」兩字,就會想到「獨居老人」。但其實它是一部講述關於漫畫家宅男與房東的故事。
Thumbnail
作品名稱:《春夏秋冬代行者 夏之舞》 作者:暁佳奈 出版社:東立 售價:400元
Thumbnail
這本是2016年出版的舊書 因此不是特地買來而是從圖書館借來的 看封面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介紹 不過卻是先前我推薦過的《最高學以致用法》+《最高學習法》 作者樺澤紫苑所寫的舊書 先以結果來論 個人主觀認為大約有80%左右的內容和以上兩本新書重複 但是新書《最高學習法》整理得卻更有體系讓人一目了然 而這
Thumbnail
存股一詞其實沒有一定的框架限制,我認為他是一種長期投資累積資產的過程。本次閱讀的「ETF存股」以指數化投資做為主軸,過去這一類型的書多數都是翻譯書,總是會少了一些從台灣投資人出發的觀點,但本書的內容從台灣出發至全世界,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認識到ETF究竟要怎麼投資,才能讓自己的累積資產的過程更順利。
Thumbnail
★只要放棄「一定得好好整理」的想法, 亂七八糟的房間就能變身為長久整潔的房間!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Thumbnail
書中的場景主要是職場,作者以下屬及上司兩種角色對讀者提出一些建議。讀完這本書,心有戚戚焉~~但我認為不需要等到40歲才開始執行,如看懂這些建議,對於未來的職涯之路應該可以走的更順遂~~ 以下針對作者提出的建議,我整理了一些心得。
Thumbnail
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就不會在照著教授說的,把自己想像的論文的樣子寫了個大綱出來後,砸碎一堆不如預期的鏡子、質疑自己從小閱讀的原因、質疑文學存在的理由;明明一直都知道沒有文字到不了的地方,卻又發現人生值得寫的事情真的不多,在寫與不寫中掙扎,最後草草初稿、修訂口試了事。
Thumbnail
本篇選書人,針對數位成癮現象,精選三本推薦:《數位癡呆症》、《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華氏451度》。
Thumbnail
這次收到富能量出版社的兩本新書,許是我年紀稍長了吧,相較於另一本,我更喜歡《你不用看別人臉色也可以活得很好》這本韓國來的書,乍聽之下,也許會以為是心靈雞湯書,然而作者扎實的心理諮商背景,用各種心理相關的論點闡述為何我們會讓自己置於一些心靈困境,比如說:「為何我們會擺脫不了所謂面子的催眠?」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每次都介紹末日系列題材,這次就介紹個甜美的戀愛番。 我會喜歡這部漫畫,主要是包含了「戀愛」與「立志」的成分在裡面。 看到「獨居」兩字,就會想到「獨居老人」。但其實它是一部講述關於漫畫家宅男與房東的故事。
Thumbnail
作品名稱:《春夏秋冬代行者 夏之舞》 作者:暁佳奈 出版社:東立 售價:400元
Thumbnail
這本是2016年出版的舊書 因此不是特地買來而是從圖書館借來的 看封面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介紹 不過卻是先前我推薦過的《最高學以致用法》+《最高學習法》 作者樺澤紫苑所寫的舊書 先以結果來論 個人主觀認為大約有80%左右的內容和以上兩本新書重複 但是新書《最高學習法》整理得卻更有體系讓人一目了然 而這
Thumbnail
存股一詞其實沒有一定的框架限制,我認為他是一種長期投資累積資產的過程。本次閱讀的「ETF存股」以指數化投資做為主軸,過去這一類型的書多數都是翻譯書,總是會少了一些從台灣投資人出發的觀點,但本書的內容從台灣出發至全世界,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認識到ETF究竟要怎麼投資,才能讓自己的累積資產的過程更順利。
Thumbnail
★只要放棄「一定得好好整理」的想法, 亂七八糟的房間就能變身為長久整潔的房間!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Thumbnail
書中的場景主要是職場,作者以下屬及上司兩種角色對讀者提出一些建議。讀完這本書,心有戚戚焉~~但我認為不需要等到40歲才開始執行,如看懂這些建議,對於未來的職涯之路應該可以走的更順遂~~ 以下針對作者提出的建議,我整理了一些心得。
Thumbnail
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就不會在照著教授說的,把自己想像的論文的樣子寫了個大綱出來後,砸碎一堆不如預期的鏡子、質疑自己從小閱讀的原因、質疑文學存在的理由;明明一直都知道沒有文字到不了的地方,卻又發現人生值得寫的事情真的不多,在寫與不寫中掙扎,最後草草初稿、修訂口試了事。
Thumbnail
本篇選書人,針對數位成癮現象,精選三本推薦:《數位癡呆症》、《不用眼睛,才會看見的世界》、《華氏451度》。
Thumbnail
這次收到富能量出版社的兩本新書,許是我年紀稍長了吧,相較於另一本,我更喜歡《你不用看別人臉色也可以活得很好》這本韓國來的書,乍聽之下,也許會以為是心靈雞湯書,然而作者扎實的心理諮商背景,用各種心理相關的論點闡述為何我們會讓自己置於一些心靈困境,比如說:「為何我們會擺脫不了所謂面子的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