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得《無聲》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第一部分:課程電影心得<無聲>

l 誰是造就性侵悲劇的最大加害者? 無聲有別於一般惡人終結的電影,全片仔細思考後,我發現沒有一個角色是天性「壞的」,呈現出更多的是權力體制下的陳陳相因、弱勢團體被社會遺落的 悲劇。大軍老師的飾演者劉冠廷所言也印證了上述想法:「這部片不是要討論 對錯,而是希望大家看完電影後能夠有更多同理心,試著站在不同的角度來了 解每一個人背後的故事。」文中無明確回應,我認為電影是想要社會能多了解 聾啞人士的處境,以同理心協助聾啞人士的生活,且這種同理心不是遇到聾啞人士時的舉手 之勞,而是協助他們脫離弱勢的處境,例如:在職場上遭受霸凌,有苦說不出,我們應該成為那位媒合有效資源、舉發行為不良的人。

「聾啞人極力表達,聽人教師卻極力隱瞞」這是本片極為諷刺的劇情設定,說 明聾人在特教生的種類中仍是弱勢,無法與一般生進行融合教育,因台灣並無 訓練每一位教師都需具備手語能力,聽障生即使以耳蝸輔助,進入一般大學就 讀,也會遇到重重困難,例如就讀台灣大學心理系的林淵智,他曾說過在他的 聽障求學之路有許多「開不了口的需求」,淵智能吸收單向教授的上課方式, 但他無法跟上與同學討論滾動與前進的速度,有時這種聽不懂的情況消磨了淵 智汲取知識的熱情,如果聽障生無法在求學階段就接受應有的幫助,輔助聾啞人士的平等待遇,養成正確的價值 觀,那未來他們也無法在社會中取得協助,更別提為自己追求公平正義。

參考資料:vogue Taiwan。2024 年 12 月 8 日。取自 h#ps://www.vogue.com.tw/entertainment/ar6cle/silent-forest-liu-kuan-6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nnie的沙龍
0會員
14內容數
Winni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9
● 結論: 完善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絕不是全然侷限於學校的行動影響,而是創造一個原住民的 「友善社會」,以需要被延續的事物-原住民的語言及知識為社會的主體,這同時也是 政策推行時的動力及資源,而原住民教育機構更是友善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環,其課綱 並不局限於技藝教育,更著重在教育新一代原住民其相關知識系統及
2024/12/29
● 結論: 完善的原住民教育政策絕不是全然侷限於學校的行動影響,而是創造一個原住民的 「友善社會」,以需要被延續的事物-原住民的語言及知識為社會的主體,這同時也是 政策推行時的動力及資源,而原住民教育機構更是友善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環,其課綱 並不局限於技藝教育,更著重在教育新一代原住民其相關知識系統及
2024/12/29
你正在比嗎?(於12/8分享) 我有看過張忠謀先生的自傳,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不是他寫的,筆觸略有不同,而且我認為張先生沒有動機去發表這樣的「勸世」文章,但我也好奇為何要冒名張忠謀呢?台灣成功的企業家比比皆是,擁政治才華的人物也不勝枚舉,我想可能是因為張先生跨足於兩個領域之間,又成立了台灣最成功
2024/12/29
你正在比嗎?(於12/8分享) 我有看過張忠謀先生的自傳,因此我認為這篇文章應該不是他寫的,筆觸略有不同,而且我認為張先生沒有動機去發表這樣的「勸世」文章,但我也好奇為何要冒名張忠謀呢?台灣成功的企業家比比皆是,擁政治才華的人物也不勝枚舉,我想可能是因為張先生跨足於兩個領域之間,又成立了台灣最成功
2024/12/29
一個補教名師的告白(於12/8分享) 此文章的副標題是「寧可讓孩子成績爛,別送孩子去補習班」這與我的學習經歷不同,尤其是在升上高中之際,我不只補習補全科,還另外在考前參加了衝刺班,我相信不只是我,我身旁的同學、台灣的學生也都是「從小補到大」!這篇文章以數學作為例子,說明其實數學是著重理解的學科,而
2024/12/29
一個補教名師的告白(於12/8分享) 此文章的副標題是「寧可讓孩子成績爛,別送孩子去補習班」這與我的學習經歷不同,尤其是在升上高中之際,我不只補習補全科,還另外在考前參加了衝刺班,我相信不只是我,我身旁的同學、台灣的學生也都是「從小補到大」!這篇文章以數學作為例子,說明其實數學是著重理解的學科,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韓國真實案件改編。 聽障學校新來的美術老師仁浩,教課時發現學生們都透漏著古怪的感覺,向資深老師詢問卻得到「別把他們當正常人,身體殘障讓他們的心裡也失常」。某天晚上仁浩正要從學校回去時,聽到樓上廁所傳來女學生掙扎的聲音...
Thumbnail
韓國真實案件改編。 聽障學校新來的美術老師仁浩,教課時發現學生們都透漏著古怪的感覺,向資深老師詢問卻得到「別把他們當正常人,身體殘障讓他們的心裡也失常」。某天晚上仁浩正要從學校回去時,聽到樓上廁所傳來女學生掙扎的聲音...
Thumbnail
這三天觀看《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默殺》、《查無此心》。 這三部片我最喜歡《默殺》,該片是編劇陳昱俐在臺北藝術大學念書的時候所創作的電影劇本,由一部由臺灣社會真實案件所啟發的故事。 其故事來自民國 91 年的一則社會新聞,關於一個母親尋找失蹤女兒,最後卻發現女兒被樓下鄰居殺害裝在垃圾袋裡,據警
Thumbnail
這三天觀看《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默殺》、《查無此心》。 這三部片我最喜歡《默殺》,該片是編劇陳昱俐在臺北藝術大學念書的時候所創作的電影劇本,由一部由臺灣社會真實案件所啟發的故事。 其故事來自民國 91 年的一則社會新聞,關於一個母親尋找失蹤女兒,最後卻發現女兒被樓下鄰居殺害裝在垃圾袋裡,據警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無聲》 給我最具衝擊的感受,並非「無話可說」,而是心裡面有千言萬語,想說卻「無法說」!看著劇中角色打著手語,一字一句、激動的表情、無奈的情緒,就算是沒有實際上講話的對白,那種憤慨的心情是強烈,張力滿分。
Thumbnail
《無聲》 給我最具衝擊的感受,並非「無話可說」,而是心裡面有千言萬語,想說卻「無法說」!看著劇中角色打著手語,一字一句、激動的表情、無奈的情緒,就算是沒有實際上講話的對白,那種憤慨的心情是強烈,張力滿分。
Thumbnail
果不其然,在觀看導演柯貞年前作《天黑請閉眼》以及本片預告後的期待,《無聲》不負眾望繳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證明國片在以往只能對日韓望其項背的暗黑題材,如今也有了駕馭的能耐。 被譽為是台版《熔爐》,《無聲》以聾人主角轉學至啟聰學校的經歷,探究了弱勢族群中駭人聽聞的校園霸凌。劉子銓飾演的張誠在父親安
Thumbnail
果不其然,在觀看導演柯貞年前作《天黑請閉眼》以及本片預告後的期待,《無聲》不負眾望繳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證明國片在以往只能對日韓望其項背的暗黑題材,如今也有了駕馭的能耐。 被譽為是台版《熔爐》,《無聲》以聾人主角轉學至啟聰學校的經歷,探究了弱勢族群中駭人聽聞的校園霸凌。劉子銓飾演的張誠在父親安
Thumbnail
在觀影前以為《無聲》僅是聚焦啟聰學校的性侵與霸凌案件,但隨著故事的藍圖越畫越大,也從單一個案的拆解,擴及整個環境的結構性問題,又將矛頭指向缺乏溝通與理解的當代社會。細則多方描繪事件中的霸凌與被霸凌者心理狀態,還有那些沈重卻無法說出口的壓力與痛苦。
Thumbnail
在觀影前以為《無聲》僅是聚焦啟聰學校的性侵與霸凌案件,但隨著故事的藍圖越畫越大,也從單一個案的拆解,擴及整個環境的結構性問題,又將矛頭指向缺乏溝通與理解的當代社會。細則多方描繪事件中的霸凌與被霸凌者心理狀態,還有那些沈重卻無法說出口的壓力與痛苦。
Thumbnail
看這樣的電影很痛苦,但這才是寫實。一向懂得拍戲該如何從善如流、可以做到觀眾導向的柯貞年導演,當然知道影迷要的是什麼,觀眾需要眾矢之的、需要有個明確一點的怪罪對象。那導演就畫箭靶給大家,而且箭靶不只一個,她畫了十個以上。而你,是否全都射中了呢?
Thumbnail
看這樣的電影很痛苦,但這才是寫實。一向懂得拍戲該如何從善如流、可以做到觀眾導向的柯貞年導演,當然知道影迷要的是什麼,觀眾需要眾矢之的、需要有個明確一點的怪罪對象。那導演就畫箭靶給大家,而且箭靶不只一個,她畫了十個以上。而你,是否全都射中了呢?
Thumbnail
柯貞年的《無聲》,纏繞在大膽與浮影之間,它近乎在開篇就交出了電影高潮,也因而在後段陷入了無窮輪迴。
Thumbnail
柯貞年的《無聲》,纏繞在大膽與浮影之間,它近乎在開篇就交出了電影高潮,也因而在後段陷入了無窮輪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