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必試:用 AI 工具提升研究力,試試 o1 pro 的深度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昨天我花了兩小時與 ChatGPT o1 pro 討論,體驗真的讓我驚艷。相較於 o1,o1 pro 給出的答案不僅結構清晰,深度也更上一層樓,雖然它每次都需要一分鐘左右的「長時間思考」,但這種等待絕對是值得的。


▋1. o1 pro 的「長思考」,背後是龐大的計算資源

• 每次回答都需要額外時間,但換來的是更全面、更結構化的解答。

• 研究過程中的挑戰:

• 梳理文獻時,o1 pro 能快速提煉出多篇 paper 的核心重點。

• 產生研究 idea 時,o1 pro 的邏輯回饋幫助我釐清思路,甚至提出更多切入角度。


小提醒: 難怪一個月要價 200 美金,畢竟「思考深度」背後是龐大的運算資源在支撐。


▋2. 作為 UCLA 博士後,我推薦碩博士生試試 o1 pro

對於有條件的碩博士生,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投資的工具:

• 閱讀更多文獻: 丟一篇複雜的 paper 給 o1 pro,它能幫你快速抓出重點與研究脈絡,節省大量時間。

• 產生研究點子: 與它深度對話,可以激盪出意想不到的想法,突破研究瓶頸。

• 高效率整理: 把 AI 產生的內容轉化成有學術價值的筆記或初步寫作大綱,進一步加工成高品質的學術文件。


重點: o1 pro 不是替你做研究,而是幫助你「做得更快、更好、更有方向」。


▋3. AI 時代,善用工具就是你的競爭力

• AI 的角色: 就像一位 24 小時隨叫隨到的研究助理,幫你省去繁瑣的前期工作。

• 你的任務: 學會高效運用 AI 工具,擷取它的智慧,結合自己的思考,產出真正有價值的學術成果。


結論:時代變化飛快,這是碩博士生最好的時代!

作為 UCLA 的博士後研究員,我深深感受到 AI 工具正在加速學術研究的進步。如果你還在猶豫,不妨試試 o1 pro,用它解決文獻整理、思路釐清、研究瓶頸的問題,讓你的研究效率直接飛升。


時代的紅利已經來了,善用工具,讓自己走得更快、更遠!

avatar-img
534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寫論文、做研究時,很多碩博士生都有這種迷思: • 「這週拼個三天三夜,把實驗一次搞定!」 • 「等靈感來了,一口氣寫 3000 字論文!」 但現實總是殘酷: • 短期爆發完,你累到癱掉,後面幾天進度直接歸零。 • 熬夜產出一堆,隔天重看發現「邏輯亂七八糟」,又要重寫。
博士畢業後,是選擇進入業界發展,還是走向學界自立門戶?這是一個每位博士生都會面臨的重要抉擇。了解這兩條路的特色與定位,才能更好地規劃你的研究所生涯,走出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1. 業界:頂尖實驗室,研究應用直接見效 • 特色: • 進入大公司或頂尖實驗室,研究多與產業應用直接掛鉤,
寫作和發表想法,對碩博士生來說是累積知識與輸出的關鍵。但很多人覺得發文麻煩,步驟太多,久了就懶得做。 現在,我的發文工作流只靠一台 iPhone 就能完成,走路時、坐車時、耍廢時都能快速發文。 ▋1. 過去的發文流程:繁瑣又麻煩 以前我的發文步驟是: • 收集靈感 → 寫作 →
很多人覺得社群媒體是刷廢文、打發時間的地方,但當你把它當作**「記錄想法的記事本」**,它帶來的價值會超乎你的想像。 ▋1. 有想法,就寫出來,別怕初步的雜亂 • 我現在的習慣是這樣: • 初步想法講給 ChatGPT 聽,讓它幫我整理成簡單的邏輯。 • 接著把內容發表到個人的臉書
回台灣這十天,我跑了 8 趟書店——從屏東、高雄到台北,每一趟都讓我滿載而歸。 我喜歡書店的原因很簡單:我期待與不同的書邂逅,讓書改變我的想法。 ▋1. 不看書,你只會一直活在「舒服的自己」 • 不讀書,就容易陷入自己熟悉的思考模式,做事永遠是「那一套」,可能有效,但終究停滯不前。
這次到台北和朱騏碰面,真的是收穫滿滿: • 一起逛台大山外出版社,討論哲學書籍,從思考的深度出發; • 在綠蓋茶館聊數位寫作,分享寫作技巧與數位工具的應用; • 竹壽司的餐桌上討論數位筆記,特別是卡片盒筆記法,如何將碎片化知識轉化為有系統的輸出。 這種時刻讓我深刻體會到:找到志同道
在寫論文、做研究時,很多碩博士生都有這種迷思: • 「這週拼個三天三夜,把實驗一次搞定!」 • 「等靈感來了,一口氣寫 3000 字論文!」 但現實總是殘酷: • 短期爆發完,你累到癱掉,後面幾天進度直接歸零。 • 熬夜產出一堆,隔天重看發現「邏輯亂七八糟」,又要重寫。
博士畢業後,是選擇進入業界發展,還是走向學界自立門戶?這是一個每位博士生都會面臨的重要抉擇。了解這兩條路的特色與定位,才能更好地規劃你的研究所生涯,走出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1. 業界:頂尖實驗室,研究應用直接見效 • 特色: • 進入大公司或頂尖實驗室,研究多與產業應用直接掛鉤,
寫作和發表想法,對碩博士生來說是累積知識與輸出的關鍵。但很多人覺得發文麻煩,步驟太多,久了就懶得做。 現在,我的發文工作流只靠一台 iPhone 就能完成,走路時、坐車時、耍廢時都能快速發文。 ▋1. 過去的發文流程:繁瑣又麻煩 以前我的發文步驟是: • 收集靈感 → 寫作 →
很多人覺得社群媒體是刷廢文、打發時間的地方,但當你把它當作**「記錄想法的記事本」**,它帶來的價值會超乎你的想像。 ▋1. 有想法,就寫出來,別怕初步的雜亂 • 我現在的習慣是這樣: • 初步想法講給 ChatGPT 聽,讓它幫我整理成簡單的邏輯。 • 接著把內容發表到個人的臉書
回台灣這十天,我跑了 8 趟書店——從屏東、高雄到台北,每一趟都讓我滿載而歸。 我喜歡書店的原因很簡單:我期待與不同的書邂逅,讓書改變我的想法。 ▋1. 不看書,你只會一直活在「舒服的自己」 • 不讀書,就容易陷入自己熟悉的思考模式,做事永遠是「那一套」,可能有效,但終究停滯不前。
這次到台北和朱騏碰面,真的是收穫滿滿: • 一起逛台大山外出版社,討論哲學書籍,從思考的深度出發; • 在綠蓋茶館聊數位寫作,分享寫作技巧與數位工具的應用; • 竹壽司的餐桌上討論數位筆記,特別是卡片盒筆記法,如何將碎片化知識轉化為有系統的輸出。 這種時刻讓我深刻體會到:找到志同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3 | 引導式對話,以下繼續 Promp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中說:Universal Simu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每個工匠都珍惜他們的工具,軟體工程師擁有從整合開發環境 (IDE) 到各種工具、除錯器、版本控制系統等等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GPT-4 展現了對人類動機和情感(社交智慧的重要面向)的敏銳理解,擅長產生考慮提示情緒背景的反應。這種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領域,一篇由微軟研究組撰寫,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55頁論文:Sparks of Art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ChatGPT縱然成功,但是仍有一些任務處理得不好,例如: 需要邏輯推論的任務 多步驟的任務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我們從AI分類開始談起: 機器學習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0,我們從AI開始談起: AI的時代已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3 | 引導式對話,以下繼續 Promp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中說:Universal Simu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每個工匠都珍惜他們的工具,軟體工程師擁有從整合開發環境 (IDE) 到各種工具、除錯器、版本控制系統等等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GPT-4 展現了對人類動機和情感(社交智慧的重要面向)的敏銳理解,擅長產生考慮提示情緒背景的反應。這種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領域,一篇由微軟研究組撰寫,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55頁論文:Sparks of Art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ChatGPT縱然成功,但是仍有一些任務處理得不好,例如: 需要邏輯推論的任務 多步驟的任務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2中,我們已經以文字敘述各種AI的範疇與其思想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我們從AI分類開始談起: 機器學習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0,我們從AI開始談起: AI的時代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