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藏書室裡的陌生人》Agatha Christie_The Body in the Library_1942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在這個年終的時候,繼我上一本看了頗為失望的島田莊司之後,我覺得換一個同樣是本格作家來證明我自己,並非那麼討厭活潑可愛的本格推理,然而事實上我竟然隨著年紀的增加,對於本格的愛好卻是呈現一個反比強烈的尷尬曲線。

這本在一九四二年創作出來的故事還是沿襲著阿加莎的制式套路,在八竿子打不著的幾起命案之間總會羅列出許多組風馬牛不相干的嫌疑人,然而這些嫌疑犯總有著完美無瑕的不在場證明以及合理的脫罪說詞,正當你跟著馬波老太太(這次是馬波小姐的辦案)皺緊眉頭的當下,馬波小姐(或者白羅神探)又可以集合大家從康熙年間四處閒晃時發現的(頗為牽強)的蛛絲馬跡裡,分毫不差地拼湊出命案的來龍去脈。

raw-image

只是萬萬沒想到,從以前老是在昏睡中協助辦案的閱讀經驗裡我得到的竟然仍是如出一轍的套路,跟阿加莎這本《藏書室裡的陌生人》同樣套路的老毛病,而我在經歷了粗糙的狗屁翻譯、故佈疑陣的無聊風趣種種刻意寫作下所創造出來的旁支劇情磨練後,我終於還是覺得,看完這本小說是有點辛苦而且馬波小姐也似乎太安樂椅了點。

終歸是一個不因為時代改變而調整的天性,這種沒有骨氣而直接張口伸手的作法仍然成為反罪動機的主流。我不禁回想起我父母這一輩的人,當年我的祖母西歸之後,祖父的黃昏之戀頗受責難,不外乎就是因為這個沒有什麼意義的反對,七個子女同聲譴責並藉由愛情忠貞這種華而不實的口號來捍衛自己繼承財產的數量,嗯,在我少不更事的年紀裡不免跟著學狗叫,直到年歲漸長,自己也因為這種主流價值的迫害之後換來一個遍體鱗傷的軀殼,頓悟了一切為錢財讓人受害而替自己消災的嘴臉,才真是一堆豬狗不如的狗男女呀!

raw-image

今年讀了兩本阿加莎的,終於還是失望作收了,嗯,說到底我還是不喜歡這個名為《藏書室裡的陌生人》的本格推理小說,儘管這本書在該時代可說是個十分別出心裁的好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熱帶往事
7會員
177內容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亞熱帶往事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一直都讀西洋翻譯小說,突然穿插了一本日本推理小說,差異感好強烈!我超愛的珍與莫拉系列節奏緊湊,懸疑感濃厚,製造緊張刺激的故事張力;而本書則緩緩敘事,輕輕破案,卻留下悠揚的感觸。我也不是故意的!但就一直借到系列故事,導致我得一直跑回圖書館進行一個蒐集的活動,實屬無奈!
Thumbnail
最近一直都讀西洋翻譯小說,突然穿插了一本日本推理小說,差異感好強烈!我超愛的珍與莫拉系列節奏緊湊,懸疑感濃厚,製造緊張刺激的故事張力;而本書則緩緩敘事,輕輕破案,卻留下悠揚的感觸。我也不是故意的!但就一直借到系列故事,導致我得一直跑回圖書館進行一個蒐集的活動,實屬無奈!
Thumbnail
故事開頭與文宣被包裝成奇幻謎團風格,不過多數篇幅裡,我感受到比較多的是浪漫愛情的成分。
Thumbnail
故事開頭與文宣被包裝成奇幻謎團風格,不過多數篇幅裡,我感受到比較多的是浪漫愛情的成分。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3年1月閱讀總數為15本,10本純文字書,有點被書追著跑的感覺。為什麼說是追著跑?因為有許多本都是早前從圖書館預約的書,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跑進我的書櫃,所以本來的閱讀計劃和節奏都給打亂,然後才剛看完一本,另一本預約了的書又跑來了,接著又來第二本、第三本…… 我主動借的有《卡西與他們的
Thumbnail
閱讀數量 2023年1月閱讀總數為15本,10本純文字書,有點被書追著跑的感覺。為什麼說是追著跑?因為有許多本都是早前從圖書館預約的書,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跑進我的書櫃,所以本來的閱讀計劃和節奏都給打亂,然後才剛看完一本,另一本預約了的書又跑來了,接著又來第二本、第三本…… 我主動借的有《卡西與他們的
Thumbnail
1924年的《褐衣男子》,是阿嘉莎.克莉絲蒂早期的作品,相對不知名。神出鬼沒的「上校」,統領某個犯罪組織多年,「他策劃犯罪活動就像在經營製鞋工廠一樣」。「上校」據傳想退休,集團成員勢必鳥獸散。某人因持有一個案子的關鍵證據鑽石,想大敲「上校」一筆,這是整個故事的背景。
Thumbnail
1924年的《褐衣男子》,是阿嘉莎.克莉絲蒂早期的作品,相對不知名。神出鬼沒的「上校」,統領某個犯罪組織多年,「他策劃犯罪活動就像在經營製鞋工廠一樣」。「上校」據傳想退休,集團成員勢必鳥獸散。某人因持有一個案子的關鍵證據鑽石,想大敲「上校」一筆,這是整個故事的背景。
Thumbnail
我不記得自己何時、何地、為何又如何挑出新角色珍.瑪波的,可見當時並沒有要發展這角色的打算,甚至不知道有一天她會和白羅分庭抗禮。
Thumbnail
我不記得自己何時、何地、為何又如何挑出新角色珍.瑪波的,可見當時並沒有要發展這角色的打算,甚至不知道有一天她會和白羅分庭抗禮。
Thumbnail
如果說,只能用一句話形容《Medium 靈媒偵探城塚翡翠》的讀後感,我想,那大概會是:
Thumbnail
如果說,只能用一句話形容《Medium 靈媒偵探城塚翡翠》的讀後感,我想,那大概會是:
Thumbnail
我對作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初次的印象,是小時候逛書店時,經過標註推理偵探類的書櫃,總看到那滿滿一整櫃、排版一致的米色,上面寫著『克莉絲蒂推理全集』系列的藏書。而真正知道她是位擁有「偵探小說女王」之稱的英國作家,是在多年前,一個每星期以書為單元的電台裡,受邀的來賓在節目
Thumbnail
我對作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初次的印象,是小時候逛書店時,經過標註推理偵探類的書櫃,總看到那滿滿一整櫃、排版一致的米色,上面寫著『克莉絲蒂推理全集』系列的藏書。而真正知道她是位擁有「偵探小說女王」之稱的英國作家,是在多年前,一個每星期以書為單元的電台裡,受邀的來賓在節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