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磨和焦慮中,我無所追求的人生,還能夠通往哪個方向呢?
俗話說,「30而立」,這句話真是一點不假
在30歲前,我的人生雖說不是特別亮眼,但也大致一帆風順
第一志願,醫學系,專科醫師,按照老師、家人、朋友的期待,我一一度過了這些階段
直到分手後,我才知道,30歲前的人生,都只不過是一場演給別人看的戲罷了
面對分手、專科考試、離開熟悉環境、辭掉舊的工作時
我回歸到完完全全一個人,而我突然不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
不知道該去哪裡,不知道該做什麼,不知道該找誰互動
面對著我自己時,空虛得幾乎要哭出聲
原來我並不擁有什麼,一切全部都要重來
最近才了悟,原來我30歲以前過的,是消磨的生活。
看似精彩,實則空虛。只有帳面上看到的數字,沒有真正深入的。
看球賽,卻對戰術不太了解
閱讀,卻經常不記得讀了什麼,以致分享時難以啟齒
旅行,有所感悟,但總是無法具體而深刻
唯有寫作,支撐了我度過見習醫師的階段,勉強算是為了自己而做的事。
貝多芬曾說 “Don’t only practice your art, but force your way into its secrets, for it and knowledge can raise men to the divine.”
只有在深入一個技藝時,可以讓人提升至神聖的境地
而當我沒有去碰觸到困難,也沒有去克服困難時,就沒有深入一項技藝的機會
也因為沒有深入一項技藝,沒有花費大量時間,所以缺乏愛
因為沒有灌注愛,所有的事物像是浮光掠影般,通過我。
它們沒有為我停留,我也未曾真正觸碰到它們,張開雙手時,只剩下不完整的殘餘,無法辨認這些殘餘來自什麼,它們也無法構成穩定我生命的核心。
所以我有時感到空虛。
也因為分手後,突然空出了一大段時間,我思考著自己可以做什麼
很多的選項擺在眼前,網球、射箭、健身、旅行、線上課程等
我卻陷入了迷惘
「我真正喜歡的到底是什麼?」
我往後看,30歲後的人生,如果就平均壽命來說,我還有50-60年可活
面對那麼長的時間,有那麼多事情可做,而我居然希望時間可以快轉到終結
這絕對不是要自殺的意思,但我突然感受到生命失去了所有意義
要後退,時光當然不可能重來;要前進,世界很廣大,我卻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
原來沒有熱情的人生,活著本身就令人焦慮
仔細想來,我的人生存在太多的maybe,而沒有絕對的yes no
沒有什麼必然要做的事,沒有什麼必須到達的遠方。
我活了30年最大的體悟,就是我過度「無所追求」。
無所追求並不是問題,但我的心不知怎麼的,蠢蠢欲動著。
像是整個人分裂成兩半,一半支持著我繼續用這樣的方式活下去,並無不妥,而另一半卻對此感到不滿,時不時浮現出一些聲音,拉著我去思考這件事。
我逃避了30年,體力和智力都漸衰的狀況下,現在居然有種不得不去做的感覺
說起來自己也很驚訝,明明不真的缺什麼,明明身心無法那樣爆炸式的產出,但卻已然來到了這條路上,並且正被無以名狀的什麼推動著,若真的要說,那便是30歲後的生命力吧(似乎是抱著分手後的疼痛也要走下去的生命力)
我希望我回憶起自己的人生時,並不是用「無所謂」開頭,「無所謂」結尾。
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被「無所謂」所定義,因為還有一些事情是,即便不帶任何期待去做,也會獲得什麼的,很小也沒關係,短暫也沒關係,我想要去體驗那樣的獲得。
我在各種「興趣」中兜兜轉轉,走馬看花,最後讓我慢慢平靜下來的,還是閱讀和寫作
也是在某次逛書店時,突然閃過一個靈感「30歲後的我,可以做什麼改造我的人生?」
如果人生感覺沒有意義,是否不刻意強求,就只是嘗試?
因為只是嘗試嘛,所以怎麼樣都沒關係
又不是要成為網紅,也不會太有壓力吧(分手後,確實什麼都豁出去了)
我想,在嘗試後,在投注時間後,我總會找到我真正熱愛的事情
「30歲然後呢?」,我懷著信心,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