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決定你的人生》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要在28歲決定你的人生?


為什麼不是在 18 歲、38 歲,或 48 歲決定你的人生?偏偏要選在 28 歲?難道 28 歲是什麼特別重要的年紀?


作者的主觀解釋就一句話:「28 歲是人生或職涯會有所轉機的年齡。」意思是好好把握 28 歲時契機,也許是換跑道、換工作什麼的,換了之後就好好工作、好好做人,社會不會虧代你。


作者也分享自己在 28 歲抓住契機的經驗。當時他偶然進入出版社,成為編輯,工作兩年後,經過他手編輯的書都成為了暢銷書,賣的嚇嚇叫,賣破千萬本。


不過書裡並沒有詳細解釋他如何編輯新書,只有提到他會參考過去的暢銷書,把這些書作為範本,接著再套用回自己正在編輯的書。


我作為一個 29 歲老人,過去的經歷告訴我沒有必要糾結於幾歲決定自己的人生。畢竟,成大事者不糾結。你可以在 30、40、50 歲後決定,幾歲都不嫌遲,每個人時區都不一樣。


對於這類年齡議題,我甚至還給天下換日線寫過一篇文章,文章名叫〈為何 30 歲還不需要焦慮〉,內容主要用科學證據破除年齡迷思,緩解大眾焦慮。


再者,我們這代人能活的夠久,50 歲可能還沒踏進一半棺材。《超預期壽命》作者 Peter Attia 表示我們很可能會活到 120 歲。


所以,我到現在也還沒決定自己的人生,而且認為且戰且走才是這時代的最佳策略。但是請注意,未決定自己的人生不代表擺爛,還是要做些自我成長之事。


本篇文章轉載自進化村的閱讀心得文章〈《28歲決定你的人生》心得|做這 3 件事,掌握人生的契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狂村民的沙龍
0會員
20內容數
瘋狂村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近半世紀以來,《如何閱讀一本書》一直是閱讀方法學的經典之作。這本由哲學家莫提默·艾德勒與編輯查理·范多倫合著的鉅作,自 1940 年首版後,於 1972 年大幅改版,至今仍影響深遠。書中將閱讀能力分為四個層次,為讀者提供了系統化的閱讀方法論。 艾德勒明確區分了「為獲取資訊」與「為增進理解」兩種
2025/03/11
近半世紀以來,《如何閱讀一本書》一直是閱讀方法學的經典之作。這本由哲學家莫提默·艾德勒與編輯查理·范多倫合著的鉅作,自 1940 年首版後,於 1972 年大幅改版,至今仍影響深遠。書中將閱讀能力分為四個層次,為讀者提供了系統化的閱讀方法論。 艾德勒明確區分了「為獲取資訊」與「為增進理解」兩種
2025/02/27
近年來,Podcast 產業蓬勃發展,其中「說書 Podcast」成為廣受聽眾喜愛的內容類型。透過主持人精煉書籍內容,聽眾能快速吸收知識,適合在通勤、運動或家務時收聽。相較於傳統有聲書,說書 Podcast 以更靈活的方式呈現內容,融合個人觀點,使知識傳遞更具溫度。 說書 Podcast 和聽
Thumbnail
2025/02/27
近年來,Podcast 產業蓬勃發展,其中「說書 Podcast」成為廣受聽眾喜愛的內容類型。透過主持人精煉書籍內容,聽眾能快速吸收知識,適合在通勤、運動或家務時收聽。相較於傳統有聲書,說書 Podcast 以更靈活的方式呈現內容,融合個人觀點,使知識傳遞更具溫度。 說書 Podcast 和聽
Thumbnail
2025/02/19
閱讀是吸收知識的第一步,而有效整理與應用知識,則決定了閱讀的價值。許多知識型創作者透過閱讀筆記記錄重點、釐清思路。進化村站長提出的「COD 摘要評論法」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寫筆記方法,讓筆記不只是記錄,更能創造價值。 閱讀筆記有助於記憶與理解,避免「看過就忘」的情況發生,並可累積內容轉化為心得文章
2025/02/19
閱讀是吸收知識的第一步,而有效整理與應用知識,則決定了閱讀的價值。許多知識型創作者透過閱讀筆記記錄重點、釐清思路。進化村站長提出的「COD 摘要評論法」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寫筆記方法,讓筆記不只是記錄,更能創造價值。 閱讀筆記有助於記憶與理解,避免「看過就忘」的情況發生,並可累積內容轉化為心得文章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20多歲的迷惘中,我們常常尋求工作的意義與人生的方向。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在閱讀中獲得的見解,如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如何透過各種嘗試找尋自我。本文強調不要害怕犯錯,勇於探索,並提供有效的溝通策略與人際關係的建議,幫助年輕人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Thumbnail
在20多歲的迷惘中,我們常常尋求工作的意義與人生的方向。這篇文章探討作者在閱讀中獲得的見解,如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如何透過各種嘗試找尋自我。本文強調不要害怕犯錯,勇於探索,並提供有效的溝通策略與人際關係的建議,幫助年輕人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Thumbnail
每當接近30歲的門檻,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與選擇。本文探討如何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重新審視目標與理想,並鼓勵讀者勇於探索不熟悉的領域。強調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推薦積極嘗試新事物,以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Thumbnail
每當接近30歲的門檻,許多人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與選擇。本文探討如何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重新審視目標與理想,並鼓勵讀者勇於探索不熟悉的領域。強調環境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並推薦積極嘗試新事物,以更豐富的人生體驗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以開放的心態與積極的行動迎接人生下半場的挑戰,通過自我反思、設定目標、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策略,幫助讀者發現生命的意義與重建內在價值。在面對生活轉折時,如何調整心態與適應變化,成為了一個關鍵課題。透過成功故事,鼓勵人們珍惜當下、追尋夢想,讓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滿機會與希望。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以開放的心態與積極的行動迎接人生下半場的挑戰,通過自我反思、設定目標、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策略,幫助讀者發現生命的意義與重建內在價值。在面對生活轉折時,如何調整心態與適應變化,成為了一個關鍵課題。透過成功故事,鼓勵人們珍惜當下、追尋夢想,讓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滿機會與希望。
Thumbnail
最近聽到最悲傷的「句型」,莫過於:「我都已經這個年紀了,只能這樣啦。」為什麼生理成長就必須學會放棄機會呢?這是一篇關於「變老」的職場生存思辨文。
Thumbnail
最近聽到最悲傷的「句型」,莫過於:「我都已經這個年紀了,只能這樣啦。」為什麼生理成長就必須學會放棄機會呢?這是一篇關於「變老」的職場生存思辨文。
Thumbnail
現在的你失去生活的重心了? 正式跨入30大關,覺得應該要有成就? 又或著覺得高不成低不就很煩惱? 首先,先恭喜你,突然覺得自己很迷惘! 必須說你成功重視到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回歸自己,而不是符合別人的期待。 首先如果覺得30歲一定要有什麼成就那你錯了 因為人生本來就不可能照著排程走 一定會有岔路、轉
Thumbnail
現在的你失去生活的重心了? 正式跨入30大關,覺得應該要有成就? 又或著覺得高不成低不就很煩惱? 首先,先恭喜你,突然覺得自己很迷惘! 必須說你成功重視到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回歸自己,而不是符合別人的期待。 首先如果覺得30歲一定要有什麼成就那你錯了 因為人生本來就不可能照著排程走 一定會有岔路、轉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每個當下說著 以後、明年、未來,一定要怎樣怎樣... 但如果沒有以後呢?是不是就會留下很多遺憾? 有天有個朋友告訴我 當你不知道要不要做這個選擇的時候 你就想~如果你只能活到30歲 那你願意把這件事放進你的人生經歷中嗎? 很快的答案就會出現了! 「摁,我願意」/「摁,我不要」
Thumbnail
我們常常在每個當下說著 以後、明年、未來,一定要怎樣怎樣... 但如果沒有以後呢?是不是就會留下很多遺憾? 有天有個朋友告訴我 當你不知道要不要做這個選擇的時候 你就想~如果你只能活到30歲 那你願意把這件事放進你的人生經歷中嗎? 很快的答案就會出現了! 「摁,我願意」/「摁,我不要」
Thumbnail
#分享文【作家專欄】水兵Riley讀書會 2022.12.04(日)每週分享新文章 AM:09:42:~10:44 NO.272 主題:轉換跑道的風險 很多人在轉換跑道的同時,大約都會想到以下的幾個問題,評估如下: 一、年齡 40歲是一個很關鍵的年齡,因為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了,如果這時候失
Thumbnail
#分享文【作家專欄】水兵Riley讀書會 2022.12.04(日)每週分享新文章 AM:09:42:~10:44 NO.272 主題:轉換跑道的風險 很多人在轉換跑道的同時,大約都會想到以下的幾個問題,評估如下: 一、年齡 40歲是一個很關鍵的年齡,因為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了,如果這時候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