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初衷:返鄉創業的三鯰魚日本料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基隆這座山海相依的港城,雨總是來得急、走得慢.然而,在這片濕潤的土地上,卻孕育出無數不畏風雨的勇者,三鯰魚的老闆便是其中一位.他出生在基隆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勞工.雖然家境平凡,但他從小就展現出對料理的熱情.每當媽媽做菜時,他總是站在灶台旁學著母親的切菜、拌料、炒鍋,模仿得有模有樣.畢業後,他決定去追夢,選擇到外縣市知名的日本料理店當學徒.這段旅程對於當時的他來說既是一場冒險,也是一場賭注.沒有富裕的家庭背景,沒有靠山的金援,他完全靠自己.

學徒的日子充滿挑戰:從清晨到深夜,他幾乎沒有停歇,從洗碗、掃地到處理魚貨,一絲不苟的學習與請教.最艱難的是日式料理講究的刀工與細膩,但每一刀、每一次練習,都是他向夢想邁進的一步.曾經不管他多努力的做,卻始終得不到師傅的認可.其實師傅在磨練與考驗他的心性,雖然感到挫折,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堅持每天利用休息或下班時間偷偷加練.他告訴自己,沒有雨傘的孩子,必須在雨中奔跑得更快.從稚嫩青年磨練到後來,他終於從默默無聞的學徒,成長為獲得師傅認可獨當一面的日本料理職人.他也贏得許多顧客讚譽,但內心始終牽掛著那片雖小卻溫暖的港城基隆.他省吃儉用積累了一些本錢,毅然決然地回到故鄉,用自己的手藝為家鄉帶來他一身的好手藝.

回基隆後,找了一個小小的店面,開始了一段新的挑戰。三鯰魚開店初期,資金有限,店裡有些籌備工作都是他自己規劃、採買器材、試菜,店面不大,但溫馨而充滿用心.更重要的是,他把習得的所有日本料理功夫與技術乃至專業理論,將基隆在地最新鮮的崁頂魚貨食材元素融入料理,創造出屬於我們基隆精神的日本料理.三鯰魚很快吸引了一些在地老主顧與外地遊客.他的每一道料理都充滿故事,像是用新鮮漁獲做的握壽司,讓人感受到基隆海港豪邁氣息;而他精心熬煮的未增湯,則融合了基隆特有的新鮮鮮甜海味,溫暖了無數食客的心.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回到故鄉創業,又鄰近仁愛市場與全台灣聞名的基隆廟口,這區域的餐飲很競爭,老闆笑著回答:我在這個城市長大,也希望能在故鄉有所成就.我希望用我的料理,為這片土地、這些人,帶來一點更多溫暖,至於仁愛市場客源跟時段跟我不同,廟口的餐飲種類也不同,我不覺得競爭,反而覺得大家讓基隆吃得更豐富,一整天可以吃美食的時段更長,大家一起熱鬧基隆,讓基隆的餐飲更欣欣向榮.多次拜訪三鯰魚也遇到更多店家熟客,就像當年基隆街頭的小孩,始終保持初心.他的故事不僅是一個人實現夢想的過程,更是一位基隆人面對磨練與考驗、堅持到底不屈不撓的寫照.為每一位基隆的勇者乾一杯,因為我們都知道,無論在哪個行業,每一個基隆人的奮鬥都是一段山海交織的感人故事,你我都是主角.

敬基隆,乾杯.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in Lee的沙龍
50會員
258內容數
這個專題主題以正能量文章為主,透過心靈交流,成為你的心靈捕手,分享我的努力過程,成功經驗,希望與讀者一起邁向成功,一起體會如何從優秀,卓越,輝煌,到達境界.
Justin 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陰天 遠眺基隆 群山環繞之間 不遠處孤懸的基隆嶼 這是故鄉的景色 像是水墨畫一般的美景 灰階的天色 我在這裡等妳 在下一道陽光穿透的時候 那是你的歸期 等待著 基隆晴天 不再灰著臉 而是朗朗的藍天 以及蔚藍海岸 有一種美 晴天陰天都能呈現 基隆 我的家鄉
Thumbnail
2025/04/20
陰天 遠眺基隆 群山環繞之間 不遠處孤懸的基隆嶼 這是故鄉的景色 像是水墨畫一般的美景 灰階的天色 我在這裡等妳 在下一道陽光穿透的時候 那是你的歸期 等待著 基隆晴天 不再灰著臉 而是朗朗的藍天 以及蔚藍海岸 有一種美 晴天陰天都能呈現 基隆 我的家鄉
Thumbnail
2025/04/20
不要以為基隆常常下雨,其實基隆也常常出太陽 基隆的晴天,有世界級的無敵海景
Thumbnail
2025/04/20
不要以為基隆常常下雨,其實基隆也常常出太陽 基隆的晴天,有世界級的無敵海景
Thumbnail
2025/03/29
紅甘肚 紅旗魚 枇杷鯛 炙燒花煙 星鰻握壽司 天使紅蝦握壽司 再來碗味增湯 健康概念的一餐 基隆的美食無所不在 我在基隆愛三路三鯰魚(近廟口)
Thumbnail
2025/03/29
紅甘肚 紅旗魚 枇杷鯛 炙燒花煙 星鰻握壽司 天使紅蝦握壽司 再來碗味增湯 健康概念的一餐 基隆的美食無所不在 我在基隆愛三路三鯰魚(近廟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紅甘肚 紅旗魚 枇杷鯛 炙燒花煙 星鰻握壽司 天使紅蝦握壽司 再來碗味增湯 健康概念的一餐 基隆的美食無所不在 我在基隆愛三路三鯰魚(近廟口)
Thumbnail
紅甘肚 紅旗魚 枇杷鯛 炙燒花煙 星鰻握壽司 天使紅蝦握壽司 再來碗味增湯 健康概念的一餐 基隆的美食無所不在 我在基隆愛三路三鯰魚(近廟口)
Thumbnail
有一位老婆婆都搭計程車來外帶生魚片或握壽司回去, 看他買的份量大概是跟老伴一起享用的, 感情真好, 另外也有一位作裝潢工程的老闆, 每次看到他都大快朵頤, 感覺用吃到飽的熱情在支持老闆, 還有時候過中午會看到附近銀行員工還是主管一起來吃, 充分善用午休吃飯的時間, 在我們基隆這個小城
Thumbnail
有一位老婆婆都搭計程車來外帶生魚片或握壽司回去, 看他買的份量大概是跟老伴一起享用的, 感情真好, 另外也有一位作裝潢工程的老闆, 每次看到他都大快朵頤, 感覺用吃到飽的熱情在支持老闆, 還有時候過中午會看到附近銀行員工還是主管一起來吃, 充分善用午休吃飯的時間, 在我們基隆這個小城
Thumbnail
​一位娘家在基隆市,後來嫁去台中市,為了這家店竟然回到基隆市不回娘家看父母。這是發生在小編身邊真實的事情。到底這家有何妹力呢??看完本文很多人都會發現這家店讓人驚奇吧!!!到底這家店是哪一家呢??答案就是素志久炭烤三明治。 素志久炭烤三明治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9巷7號
Thumbnail
​一位娘家在基隆市,後來嫁去台中市,為了這家店竟然回到基隆市不回娘家看父母。這是發生在小編身邊真實的事情。到底這家有何妹力呢??看完本文很多人都會發現這家店讓人驚奇吧!!!到底這家店是哪一家呢??答案就是素志久炭烤三明治。 素志久炭烤三明治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9巷7號
Thumbnail
今天來推薦基隆一家日本料理店,頂級口味,加上店家就鄰近崁仔頂海鮮批發市場.絕對的新鮮.這家店就是~ 三鯰漁壽司 使用當季時令魚貨,已冰鮮鹽水熟成法以及乾式冰室熟成法使得肌肉組織再度軟化,蛋白質更會轉變為氨基酸,以江戶前方式來呈現食材的滋味。 師傅的手藝很讚,很多人一吃成主顧. 基隆市區的店面
Thumbnail
今天來推薦基隆一家日本料理店,頂級口味,加上店家就鄰近崁仔頂海鮮批發市場.絕對的新鮮.這家店就是~ 三鯰漁壽司 使用當季時令魚貨,已冰鮮鹽水熟成法以及乾式冰室熟成法使得肌肉組織再度軟化,蛋白質更會轉變為氨基酸,以江戶前方式來呈現食材的滋味。 師傅的手藝很讚,很多人一吃成主顧. 基隆市區的店面
Thumbnail
老家在霧社經營小飯館兼旅宿(沒曾想民宿是我家開了先河) 店裡主要是傳統早點:現磨豆漿、杏仁茶、油條、包子……(無燒餅 無烤爐之故) 中午和晚上是擔擔麵、米粉、粿條(河粉)或湯或乾, 並不賣湯品只供清湯(免費的),可能是人手不足忙不過來? 也不賣飯品但接受合菜訂單 顧客通常是工程測量隊, 這些人是
Thumbnail
老家在霧社經營小飯館兼旅宿(沒曾想民宿是我家開了先河) 店裡主要是傳統早點:現磨豆漿、杏仁茶、油條、包子……(無燒餅 無烤爐之故) 中午和晚上是擔擔麵、米粉、粿條(河粉)或湯或乾, 並不賣湯品只供清湯(免費的),可能是人手不足忙不過來? 也不賣飯品但接受合菜訂單 顧客通常是工程測量隊, 這些人是
Thumbnail
在繁忙的台北市中,有一家小巧而獨特的壽司店。 這家店叫做「海之味」,由一位名叫李明的壽司師傅經營。 李明師傅的壽司製作之旅始於他的家鄉日本。 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對壽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決定投身於這門藝術。 他首先在一家當地的壽司店擔任學徒,從基礎的飯團製作和魚片切割開始學習。 在那裡,他花
Thumbnail
在繁忙的台北市中,有一家小巧而獨特的壽司店。 這家店叫做「海之味」,由一位名叫李明的壽司師傅經營。 李明師傅的壽司製作之旅始於他的家鄉日本。 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對壽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決定投身於這門藝術。 他首先在一家當地的壽司店擔任學徒,從基礎的飯團製作和魚片切割開始學習。 在那裡,他花
Thumbnail
精緻餐飲的生存空間只在都會區嗎?近年來,有些廚師選擇回到故鄉,或移居步調緩慢的小城。他們利用過去養成的概念和技巧,將在地食材、鄉野風味轉化成現代料理,吸引外地食客認識這片土地的特色,也讓在地鄉親看見不一樣的餐飲型態。 透過《地方餐廳》專題,我們採訪幾位在都會區以外經營餐廳的主廚,分享他們如何以在地
Thumbnail
精緻餐飲的生存空間只在都會區嗎?近年來,有些廚師選擇回到故鄉,或移居步調緩慢的小城。他們利用過去養成的概念和技巧,將在地食材、鄉野風味轉化成現代料理,吸引外地食客認識這片土地的特色,也讓在地鄉親看見不一樣的餐飲型態。 透過《地方餐廳》專題,我們採訪幾位在都會區以外經營餐廳的主廚,分享他們如何以在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