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母親的外燴這檔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老家在霧社經營小飯館兼旅宿(沒曾想民宿是我家開了先河)

店裡主要是傳統早點:現磨豆漿、杏仁茶、油條、包子……(無燒餅 無烤爐之故)

中午和晚上是擔擔麵、米粉、粿條(河粉)或湯或乾, 並不賣湯品只供清湯(免費的),可能是人手不足忙不過來? 也不賣飯品但接受合菜訂單 顧客通常是工程測量隊, 這些人是橫貫公路從埔里到大禹嶺經合歡山段的工程先驅部隊 ,負責測量標定路線和界限區域,通常要週期性來來往往勘驗再勘驗,所以食宿就包下了咱家 。 霧社下游是萬大水庫, 賞楓聖地。 而碧湖集水區正是咱家後池塘,裡頭有草魚、鯉魚許多,是爺爺和父親延繩釣的目標; 也是辦桌糖醋或紅燒的主角,其他食材要確認人數後下埔里採辦。(傳說湖裡有條鯉魚精,有百年歷史,有人繪聲繪影說有門板那麼寬,從竹筏下游過是巨大的黑影。)

說到辦桌,除了店裡也接受外燴(披露宴),一般都是公家聚餐或幼稚園開園招待家長,也接辦婚喪喜慶和教會的自助茶會 。別看地方小就小看它,饕客可不少呢! 主要是民風純樸熱情,有好康地都會相互通知。

印象中老媽最拿手的是冷盤前菜,這是高分題必須拿下,因為來客用餐時刻前來是挪好胃空間和磨利敏銳味覺來的,若您瞧見有人用舌尖舔抹上唇,就是在磨利味覺呢!按媽的哲學邏輯:冷盤吃巧;其他後續的才是給吃飽和打包的,若前菜讓賓客滿意(份量稍嫌不足是技巧)這一場外燴基本是‘pass’了。

記憶中最鮮明的莫過於綫割滷蛋 在我幼小的年紀 認為那是一種特技,更像是魔術。不像路邊攤幾刀切四瓣排盤, 老媽要嘴咬縫紉綫,單手繃緊綫另手持蛋像極挽面般的姿勢雕琢,成品是對半鋸齒花瓣般的“米其林”級滷蛋;另外美援罐頭有午餐肉(要用關係貼錢向教會拿),切薄片捲成玫瑰花瓣擺在盤中央加上裝飾用小紅蘿蔔(也雕花的)煞是好看! 另外海螺、 生魚片、箭筍沙拉……。尤其我老愛纏著媽團團轉撒嬌,礙手礙腳也不生氣,會塞給我一片厚厚的午餐肉讓我去旁邊玩,這時是我所能知覺”幸福‘’的時刻,後來看見村上春樹的“小確幸”才明白。

前菜之外 按預算有八至十道菜,當時沒有甜點和水果的觀念,多的是紅白薑汁湯圓。其他的菜品和現今宴會菜相仿,但材料足份量大:(不按出菜序)燉雞(烏骨雞是主流而且雞彿很多,不是豬腦灌的)炸豬排 、糖醋或紅燒五柳枝魚、海鮮羮、炒三鮮(海參、筍片、木耳、豌豆仁、肉絲)、油飯(或甜八寶飯)、茄汁明蝦(或草蝦)、佛跳牆(陽春版)、滷蹄膀(腳庫)、時蔬……。

有一道我家的私房菜不輕易上桌,除非預算夠高關係夠好,因為做工繁複、 炮製費時,以現在的商業語言來說:成本太高。這道菜名:椒麻酥鴨,一隻全鴨宰殺後川燙去血水,降溫後全身內外搽抹花椒粒胡椒粉及微量食鹽 放入大油鍋大火炸酥,起鍋降溫後再小火回炸,全程要四個多鐘頭 ,做一隻差不多耗去半天工夫,結果全身都能吃,包括骨頭都能酥脆入口。這鴨是老媽發明的,靈感是榮工處外省榮民麻辣火鍋的花椒發想。

老媽原生家庭是日據時代習用日式生活,外公除去血統外就是日本人作派,外婆在上流社會(外公在前彰銀當課長)接觸了日本料理並學會和風烹飪及食器裝飾,這一點傳承給了母親,造就將來的辦桌風範。

母親愛好閱讀、音樂和美食的基因完全遺傳給我,可汗顏得很,我只愛吃不怎麼會烹飪,雖然開水燒得不錯、泡麵泡出風格,但畢竟辜負了本該發揚的家傳手藝,胞妹倒是對醃漬小菜和小吃有天份,在“賴” 和臉書收穫不少粉絲。時代進步了、交通便利了,只要兜裡有錢應該什麼都吃得到,何況米其林已風行各地,吃變得平常而隨意甚至營養過剩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彼得潘的沙龍
134會員
222內容數
彼得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無意冒犯 只是聊聊 今年一月底去桃園機場接從義烏來台過舊曆新年的女兒和外孫女。 是約雇了機場接送專車。在出境辦完電話卡聯通後,車也到達會合點。司機親切的置放行李並開啟滑動車門,我伸出右手略彎腰請她倆上車並說了句:公主請上車!把她們逗得燦笑。(這是對岸女子最要求的上車儀式感) 有幾個帖子在強調最
Thumbnail
2025/05/04
無意冒犯 只是聊聊 今年一月底去桃園機場接從義烏來台過舊曆新年的女兒和外孫女。 是約雇了機場接送專車。在出境辦完電話卡聯通後,車也到達會合點。司機親切的置放行李並開啟滑動車門,我伸出右手略彎腰請她倆上車並說了句:公主請上車!把她們逗得燦笑。(這是對岸女子最要求的上車儀式感) 有幾個帖子在強調最
Thumbnail
2025/05/03
一早仍規律的上街買假日早餐:炒麵+豬血湯和明天的X寶肉包。 經過省豐醫院的“臨時工仲介”公司,瞥見有位中年人蹲坐在門前,低著頭等候派工。臉上的神情看不到但垂著頭也不知是疲憊還是沉思?也許兩者皆有。 我能想像他肩頭的包袱肯定不輕,年輕時被“甜蜜的包袱”所欺瞞,談了一場十八年的長跑終究分離。猜想他不
Thumbnail
2025/05/03
一早仍規律的上街買假日早餐:炒麵+豬血湯和明天的X寶肉包。 經過省豐醫院的“臨時工仲介”公司,瞥見有位中年人蹲坐在門前,低著頭等候派工。臉上的神情看不到但垂著頭也不知是疲憊還是沉思?也許兩者皆有。 我能想像他肩頭的包袱肯定不輕,年輕時被“甜蜜的包袱”所欺瞞,談了一場十八年的長跑終究分離。猜想他不
Thumbnail
2025/05/02
照例無薪假的禮拜五是被指派的切菜日。 韭菜分裝200克和400克各兩份共兩斤;高麗菜四斤六袋共二十四斤,預計要花三個多鐘頭。 現在是“下課休息”時間 寫兩句再上工。 切菜原來也有許多學問:刀要鋒利、菜的纖維走向、下刀的方向、控制每刀厚薄(越細切成菜末越能和肉及調味融合造就多層次美味)、最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5/02
照例無薪假的禮拜五是被指派的切菜日。 韭菜分裝200克和400克各兩份共兩斤;高麗菜四斤六袋共二十四斤,預計要花三個多鐘頭。 現在是“下課休息”時間 寫兩句再上工。 切菜原來也有許多學問:刀要鋒利、菜的纖維走向、下刀的方向、控制每刀厚薄(越細切成菜末越能和肉及調味融合造就多層次美味)、最重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老家在霧社經營小飯館兼旅宿(沒曾想民宿是我家開了先河) 店裡主要是傳統早點:現磨豆漿、杏仁茶、油條、包子……(無燒餅 無烤爐之故) 中午和晚上是擔擔麵、米粉、粿條(河粉)或湯或乾, 並不賣湯品只供清湯(免費的),可能是人手不足忙不過來? 也不賣飯品但接受合菜訂單 顧客通常是工程測量隊, 這些人是
Thumbnail
老家在霧社經營小飯館兼旅宿(沒曾想民宿是我家開了先河) 店裡主要是傳統早點:現磨豆漿、杏仁茶、油條、包子……(無燒餅 無烤爐之故) 中午和晚上是擔擔麵、米粉、粿條(河粉)或湯或乾, 並不賣湯品只供清湯(免費的),可能是人手不足忙不過來? 也不賣飯品但接受合菜訂單 顧客通常是工程測量隊, 這些人是
Thumbnail
許多讀者朋友應該還記得曾經撰文過的忠南飯館,除了味道好之外,我想也有一些情感層面的加成,讓我這幾次到台北總是還想再來嚐嚐看,那種簡單質樸、卻又難以忘懷的味道。 這次趁著來台北辦事,又來拜訪一次忠南飯館了,而且還拉上了母親一起前來,點的菜色與之前不同,簡單點了三道菜色,分別是豆干肉絲、蝦醬空心菜以及紅
Thumbnail
許多讀者朋友應該還記得曾經撰文過的忠南飯館,除了味道好之外,我想也有一些情感層面的加成,讓我這幾次到台北總是還想再來嚐嚐看,那種簡單質樸、卻又難以忘懷的味道。 這次趁著來台北辦事,又來拜訪一次忠南飯館了,而且還拉上了母親一起前來,點的菜色與之前不同,簡單點了三道菜色,分別是豆干肉絲、蝦醬空心菜以及紅
Thumbnail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Thumbnail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Thumbnail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間歐風家飾小店,隔壁樓上開了一家泰國料理餐廳,我們總是坐在窗邊的位子,爸媽每次必點檸檬魚,在那個泰國菜尚未風行的年代,我們時常光顧、愛上那酸酸鹹鹹的滋味。
Thumbnail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間歐風家飾小店,隔壁樓上開了一家泰國料理餐廳,我們總是坐在窗邊的位子,爸媽每次必點檸檬魚,在那個泰國菜尚未風行的年代,我們時常光顧、愛上那酸酸鹹鹹的滋味。
Thumbnail
近幾年,宜蘭市區新開了許多家以老屋改建而成的復古風餐廳,不僅食物美味,店內風格及裝潢更顯露純樸的年代感,彷彿像是回到阿嬤家,格外溫馨可愛 > <
Thumbnail
近幾年,宜蘭市區新開了許多家以老屋改建而成的復古風餐廳,不僅食物美味,店內風格及裝潢更顯露純樸的年代感,彷彿像是回到阿嬤家,格外溫馨可愛 > <
Thumbnail
關於米粉湯黑白切這項,我喜歡自己一個人去吃,要嘛就帶著一雙兒女去,這份獨享的快樂,是朋友跟先生都不想讓他們一起餐與的;尤其是我先生,當我點食了豬肺大腸嘴邊肉粉腸生腸油豆腐整桌擺滿後,他都會臉上帶著隱忍的表情說,會不會點太多,吃得下嗎之類,這時,我臉上也帶著隱忍的表情看他,不說一句話,他接住了我嚴厲的
Thumbnail
關於米粉湯黑白切這項,我喜歡自己一個人去吃,要嘛就帶著一雙兒女去,這份獨享的快樂,是朋友跟先生都不想讓他們一起餐與的;尤其是我先生,當我點食了豬肺大腸嘴邊肉粉腸生腸油豆腐整桌擺滿後,他都會臉上帶著隱忍的表情說,會不會點太多,吃得下嗎之類,這時,我臉上也帶著隱忍的表情看他,不說一句話,他接住了我嚴厲的
Thumbnail
撰文.攝影=洪愛珠 (本文原收錄在2021 年3 月遠流出版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感謝遠流出版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得勝街的米苔目不擱肉燥。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胃口大者,吃完可拿空碗
Thumbnail
撰文.攝影=洪愛珠 (本文原收錄在2021 年3 月遠流出版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感謝遠流出版協助,同意轉載於《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得勝街的米苔目不擱肉燥。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胃口大者,吃完可拿空碗
Thumbnail
那麼多年過去,我才發現自己承襲了來自爸爸媽媽的家鄉滋味。儘管是一座我未曾踏實生活過的中部小鎮,卻因為孩提時期跟著大人吃,久之成習慣,遂以為都是熟悉的滋味,也不去追問自己喜歡與否。 復刻鹿港滋味,毋寧是從敘述往日生活的文字裡,擷取一種消逝的味道,屬於童年的甜蜜記憶。
Thumbnail
那麼多年過去,我才發現自己承襲了來自爸爸媽媽的家鄉滋味。儘管是一座我未曾踏實生活過的中部小鎮,卻因為孩提時期跟著大人吃,久之成習慣,遂以為都是熟悉的滋味,也不去追問自己喜歡與否。 復刻鹿港滋味,毋寧是從敘述往日生活的文字裡,擷取一種消逝的味道,屬於童年的甜蜜記憶。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Thumbnail
我是生在台北的寧波人,家裏小時候吃的,便是古典的寧波菜。 假如某天你經過一個小鎮,見一小館子,只賣幾樣你熟悉的家鄉菜,那會是多麽的教人感動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