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前清章回小說《鏡花緣》的情感極深,一部分緣於書中這句話:「只因一局之誤,致遭七情之磨。」
一日時值殘冬,群芳暫息,於是百花仙子靜極思動,外出訪友,誰知眾仙都不在自家洞府安歇,她只得轉而至麻姑處下棋。此時下界武則天醉後命百花齊放,群花無計可施,又遍尋不著百花仙子,最後全都被迫前往承旨,於是隆冬之際居然群花大放,宛然初春。玉帝震怒,令這一百位花仙謫入紅塵。百花仙子托生為嶺南唐敖之女,初名小山,後更名閨臣。
《鏡花緣》最有趣的段落,便是唐敖隨妻舅林之洋和多九公等人遊歷海外諸國的三十多回。李汝珍以《山海經》為依據,加上自己的想像,創造了一段瑰麗多采的旅程,奇幻之餘暗諭作者對世間的看法與褒貶,異國情調的歡樂和出乎意料,頗能為觀者帶來閱讀樂趣。
儘管《鏡花緣》以百花下凡為始,百花回歸為終。但全書的主角其實是學問,尤其李汝珍在半段花了很大的心力談聲韻、猜謎、酒令種種當代知識精英關注的議題與日常消遣,這些篇章很不幸地令人氣悶,減弱了使讀者低迴不已的力道,以致它的文學成就較之紅樓、儒林等稍見遜色。
唐閨臣雖有「致遭七情之磨」的判詞,不過除了深入小蓬萊山尋父,走了二十多天的山路,略嚐風霜滋味之外,她這貶謫之行實在看不有何磨難。「鏡光能照真才子,花樣全翻舊稗官。若要曉得這鏡中全影,且待後緣。」以上是《鏡花緣》一書的結尾,可惜李汝珍始終未完成後半部,想來一百位女子的哀樂生平著實不易鋪陳,作者無力妥為安排,乾脆留白。
我這前半生雖乏善可陳,卻也歷經些許別人理解或者無法理解的痛苦。曾不解上天如此試煉究竟有何意義?完全不能接受由於本人前生作孽,因之今世不得不償債的混帳說詞。既然唐閨臣的七情之磨只因一局之誤,也許我今生的一切亦是回報前世的一局之誤、一曲之誤甚或一字之誤,聽來真是美麗的錯誤。今生既是為了造歷完劫,以贖前愆而來,我何妨細細品味七情之磨的種種感受,然後,安安穩穩地咀嚼紅塵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