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閱讀,怎麼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偶有書友訴苦,不想閱讀怎麼辦?我總是一派輕鬆,不想讀就休息一陣子,無所謂,反正書又不會長腳跑掉,日後想讀再讀就好。我雖然喜歡閱讀,卻不認為閱讀有什麼了不起。想閱讀就閱讀,不想亦無須勉強,總之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情,比是否閱讀重要多了。

閱讀風氣往往反映了國家社會對知識的態度,很多國家都有各式推廣閱讀的活動,成效不一,閱讀風氣低落似乎是國際難題,不過每個國家所謂的閱讀風氣低落,狀況未必類似,無法一概而論。只是,閱讀風氣並非市井小民如我所能影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始終將閱讀視為興趣之一,不見得比其他興趣如看電影、聽音樂更高尚,或更有學習啟發。由於秉性、喜好、閱歷種種的不同,每個人喜歡、需要的書不盡相同,我覺得天下沒有非讀不可的書。當然參考名人書單無可厚非,不過閱讀自己有興趣的書,較為愉快,且容易讀進去有所心得。如今好書太多時間太少,讓人忍不住煩惱,若能放下博覽群籍的自我想像,接受自己只是凡夫俗子,多少能紓緩「好書太多讀不完」的焦慮。

部分人士將閱讀當成知識資本,動輒鄙夷「庸眾」,所謂「庸眾」大致是不閱讀和閱讀暢銷書的讀者。我認為別人的閱讀傾向是他的事,不容外人如我品頭論足,以致向來不評論。這並非清高,而是我不喜歡閱讀傾向被議論,所以不議論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罷了。且知識是用來提升自我,啟發智慧,而不是欺負別人。遇上這類言論,我之前視而不見,如今覺得遠離相關人士有益身心。

有些愛書人實為兩腳書櫥,動輒引用學者言論,卻未見他個人看法,甚至要求別人應看某書之類,說穿了是以閱讀墊高自己。只引用未詮釋之人,我一概認為對方讀過但不懂。既然不懂,也就不必談下去。我的意思是直接說出你的想法,別躲在名人言論背後,這才是溝通。如此粗疏的認定,或有所誤差,不過能避免無謂爭論,省時省心,對我是好的。世間不懂裝懂之人多不勝數,我又不是菩薩,無力普渡眾生,客氣避開也就算了。

之前在社交媒體發現某人見解不俗,我一路看著他的貼文。陸續從文中得知他是上班族,對電玩、輕小說相當熟稔,他並非沒閱讀,然而的確沒常常閱讀所謂的經典著作。閱讀的確能促進思考,但反過來說,擁有思考能力之人,人生處處都有所啟發,閱讀與否反而不見得重要。

有些人認為自己不喜歡閱讀,也許只是沒遇到喜歡的書,與書無緣。或許對某些人而言,人生少了閱讀也沒缺什麼,那的確無須耗費時間精力。總之,閱讀也是隱私,喜不喜歡閱讀,喜歡那些類別,著實不容外人置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97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偶有書友訴苦,不想閱讀怎麼辦?我總是一派輕鬆,不想讀就休息一陣子,無所謂,反正書又不會長腳跑掉,日後想讀再讀就好。我雖然喜歡閱讀,卻不認為閱讀有什麼了不起。想閱讀就閱讀,不想亦無須勉強,總之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情,比是否閱讀重要多了。 閱讀風氣往往反映了國家社會對知識的態度,很多國家都有各式推廣閱
Thumbnail
偶有書友訴苦,不想閱讀怎麼辦?我總是一派輕鬆,不想讀就休息一陣子,無所謂,反正書又不會長腳跑掉,日後想讀再讀就好。我雖然喜歡閱讀,卻不認為閱讀有什麼了不起。想閱讀就閱讀,不想亦無須勉強,總之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情,比是否閱讀重要多了。 閱讀風氣往往反映了國家社會對知識的態度,很多國家都有各式推廣閱
Thumbnail
有時候讀一本書,感概萬千,但又有時候一本書裡,你個感概只有一句,這不是書的問題,是你的人生面臨了哪種感慨萬千的問題。 最近連續完成了小說後,有種深深,深深的被掏空,雖然,每日有閱讀的小習慣,但已經不足以現實生活中的補償,雖然,還有一些待稿的故事,尚未成形,我決定....再重新....磨磨刀,把一些
Thumbnail
有時候讀一本書,感概萬千,但又有時候一本書裡,你個感概只有一句,這不是書的問題,是你的人生面臨了哪種感慨萬千的問題。 最近連續完成了小說後,有種深深,深深的被掏空,雖然,每日有閱讀的小習慣,但已經不足以現實生活中的補償,雖然,還有一些待稿的故事,尚未成形,我決定....再重新....磨磨刀,把一些
Thumbnail
目前我的日常行為中,一想到就由衷開心的是閱讀。 我會按照選書、購書、看書和處理書的流程整理我的閱讀生活。 相比起「閱讀習慣」這個詞,我覺得「閱讀生活」會來得更貼切些。從過去經驗來看,即便是「就算再累再想放棄,每天讀一頁也好」這樣的習慣養成建議,實踐起來也是令我痛苦不堪。 我發現這麼做後果是會將重點擺
Thumbnail
目前我的日常行為中,一想到就由衷開心的是閱讀。 我會按照選書、購書、看書和處理書的流程整理我的閱讀生活。 相比起「閱讀習慣」這個詞,我覺得「閱讀生活」會來得更貼切些。從過去經驗來看,即便是「就算再累再想放棄,每天讀一頁也好」這樣的習慣養成建議,實踐起來也是令我痛苦不堪。 我發現這麼做後果是會將重點擺
Thumbnail
  最近與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相處的機會相當多,自然便有了許多交流,意外的讓我得知,原來很多人其實是想培養閱讀習慣的,但總是不得其門而入,最後還是回歸到影音的行列之中。   不禁令我想起朋友的一句話:「閱讀是主動吸收,觀賞、聆聽是被動吸收。」   主動與被動就好似跑步,不少人跑操場堅持不了十分鐘,但上了
Thumbnail
  最近與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相處的機會相當多,自然便有了許多交流,意外的讓我得知,原來很多人其實是想培養閱讀習慣的,但總是不得其門而入,最後還是回歸到影音的行列之中。   不禁令我想起朋友的一句話:「閱讀是主動吸收,觀賞、聆聽是被動吸收。」   主動與被動就好似跑步,不少人跑操場堅持不了十分鐘,但上了
Thumbnail
無書可讀,難過;有書不讀,罪過。 讀書,是我的喜好,多讀書,多讀好書,更是我的愛好。 學生時期,為了買一本心儀已久的好書,省吃儉用。 若真買不起,就去圖書館,書店,二手書攤,看免費書。 在書店看一手免費書,很快樂。只是,看一手免費書,得練好腿力。因為免錢,沒椅可坐,請慢慢看,也請慢慢站。
Thumbnail
無書可讀,難過;有書不讀,罪過。 讀書,是我的喜好,多讀書,多讀好書,更是我的愛好。 學生時期,為了買一本心儀已久的好書,省吃儉用。 若真買不起,就去圖書館,書店,二手書攤,看免費書。 在書店看一手免費書,很快樂。只是,看一手免費書,得練好腿力。因為免錢,沒椅可坐,請慢慢看,也請慢慢站。
Thumbnail
這個領悟,竟把我30年來所做的一切,串聯成一條美麗的弧線。
Thumbnail
這個領悟,竟把我30年來所做的一切,串聯成一條美麗的弧線。
Thumbnail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
Thumbnail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
Thumbnail
逃跑並不可恥,為了在這殘酷的世界裡生存下來,面對危機時選擇逃跑反而是一種充滿勇氣的舉措。
Thumbnail
逃跑並不可恥,為了在這殘酷的世界裡生存下來,面對危機時選擇逃跑反而是一種充滿勇氣的舉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