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天都不想上班?找出職業倦怠的5大主因,離職不是唯一解答

為何每天都不想上班?找出職業倦怠的5大主因,離職不是唯一解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職業倦怠的經驗人人有,但你能清楚知道倦怠的主因嗎?本文與各位分享,導致倦怠感發生的5個主因與解方,幫助你解決職場困境。


▍職業倦怠跟過勞一樣嚴重


WHO世界衛生組織將「過勞」定義為症狀,而非疾病,稱為「過勞症候群」:指一個人長期無法好好處理工作壓力導致的結果。


  • 可想而知,當一個人因為壓力而無法有效完成工作導致錯誤率增高,進而影響職場人際關係,倦怠感自然也會跟著提升,甚至影響生活熱情。不想上班的念頭,成了感性與理性的糾結。


  • 職業倦怠看似沒什麼,但真要探討也不容忽視,一切就從情緒覺察開始。找到主因,並且正視與排解它。
圖片|Photo by Christina Morillo on pexels

圖片|Photo by Christina Morillo on pexels



▍從情緒反應,找到不想上班的主因


面對職業倦怠,能找到你對職場裡的哪件事情有著較強烈的負面情緒,或許能更精準的看見問題的本質。以下5個可能原因供各位參考:


1.)人際關係


與同事相處不來、頻率不對,或是感覺自己好像一直在孤軍奮戰,因孤獨而難過,這些原因都可能讓你對工作失去熱情。

  • 可檢視自己的人際相處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表達上有沒有那裡需要修正,或許便能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無需離職,擺脫職業倦怠。


2.)薪資結構


對薪資不滿意而失去上班的熱忱嗎?可先思考自己能否再創對公司有利的價值,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再談薪資,會是個解決職業倦怠的好方法。


3.)成就感(挑戰性)


缺乏成就感或挑戰性,會讓人對工作失去熱情,因為無法獲得成就感所帶來的正向能量。你可以試著思考,是否還有機會為工作創造新的價值,或迎接潛在的挑戰,說不定熱情能因此重新燃起。

  • 如果單純追求成就感或挑戰,你其實也能從職場以外的地方找到,比如下班後學習一項新興趣、開創第二事業,這些都是為生活注入新能量的好選擇。記住,正職工作只是你人生版圖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4.)能力或自我實現受阻


被低估、無法發揮所長而感到心灰意冷或憤怒嗎?這可能是你感到職業倦怠的主因。我認為,可化被動為主動,培養自己成為一位領導者,讓他人主動看見你的價值,會是個不錯的解決方式。

  • 提醒一下,這裡提到的領導者,並不限於主管職或站在眾人面前發號施令的人,而是指能在關鍵時刻展現自信與堅定,清晰表達想法,並用這種力量影響他人、觸動內心。比如在小組會議的討論中,這樣的領導力就能產生明顯的效果。


5.)缺乏鼓勵、不勝任工作


也許你是個內向者,很有能力,但往往渴望透過他人的讚許,來提升自己的自信。但這樣的渴望有點危險,因為當他人沒按照你心中的劇本回應時,很容易感到失落。

  • 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直到學會自我肯定,才發現有些倦怠感其實不是真實的,是自己的想法影響了看待事情的方式。另外,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內容,真的不是你拿手的事物,不妨勇於拒絕,承認自己的不勝任。
  • 雖說會產生些許的自我懷疑,讓自己的內心感到不適,但長遠來看,將自己擺在更適合的位置發揮價值,不是更容易獲得職場的成就感嗎?也能避免因工作完成度不足影響與同事的合作和人際關係。


圖片|Photo by Roussety Gregory on pexels

圖片|Photo by Roussety Gregory on pexels



▍離職不是壞事,而是最後一步


我不認為離職是個壞方法,但會是眾多方法裡的「最後一步」。我更強調先找出每個職業倦怠背後的原因,並用更適合的方法解決。也許你不用離職、不用一直重新適應環境,也能解決倦怠問題,還能藉此提升自己看待事情的眼界與深度。


  • 但是,如果你發現這個職場環境已對你的身心造成傷害,我不認為離職是件壞事。給自己一段時間休息,避免過勞或倦怠,調整狀態後再重新出發。


  • 畢竟,每個人的性格與心智能力不同,長期待在讓你感到不適的環境,可能會限制你的理性思考與判斷。適時選擇離開,或許是對自己最好的決定。
Photo by BRUNO CERVERA on Unsplash

Photo by BRUNO CERVERA on Unsplash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你的職涯發展與規劃有所幫助。人生的本質邏輯是不斷的選擇、承擔與犧牲,每一個決定都伴隨著好的結果與需要承擔的責任。

無論是否選擇離職,關鍵在於如何面對這些選擇帶來的挑戰與機會。身處職場困境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專注於當下,為自己做出最適合的決定。

加油~

  •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篇見。部落格裡還有其他能啟發你思維成長的文章,記得逛逛喔。
📌你好,我是楷富,一名教練、播客與部落客。如果我寫的文章,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歡迎到下方輸入E-mail訂閱我的《Wow這就是人生》部落格,你將能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的上架通知,讓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推薦閱讀:卡卡的人生怎麼辦?用這2個專注點打破困境,轉為成長型心態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163 每天都不想上班怎麼辦?從覺察情緒找到倦怠主因,離職不是唯一解方》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邀你追蹤

▶ 寫作或演講邀約

[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5會員
97內容數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我們活在節奏飛快的世界裡,有更多時刻都忘了,好好從心而外的整理自己,以至於有時我們會對自己、對生活產生疑慮與擔憂。 我專注於自我成長,透過腦科學、職場發展、人際關係、人生哲學與感情經營的視角,探索生活中無數的大小議題,並藉由腦科學、領導力概念與各位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幫助你獲得更多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目前在你人生中的最大難題是什麼呢?每個人在人生的某些時刻,或許會覺得自己卡住了,無論是事業瓶頸、人生抉擇,還是情感困惑,因而讓我們感到沮喪。本文分享「2」個專注點,幫助你突破困境,轉為成長型心態。
我看過太多人遇到的感情難題,往往是因為分不清「我」與「我們」的界線。談戀愛時,我們多半專注於自己的感受;但進入長久關係,特別是婚姻後,如果還用戀愛思維看待彼此,可能會導致失望與衝突。本文與你分享,「我」與「我們」的差異與界線,為感情找到更好的經營之道,增進感情情商。
保持職場競爭力並持續成長,是每位職場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本文將分享三個看似老生常談,但卻至關重要且實用的核心心態,幫助你在混亂的思緒中,抓住解決問題的本質邏輯。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說過「我不夠好」不斷懷疑自己的價值呢?本文與你分享4個心態轉換,幫助你打破這種負面模式,走出「我不夠好」的困境;探討人為什麼需要他人肯定,以及與你分享,為什麼你應該更重視自己。
目前在你人生中的最大難題是什麼呢?每個人在人生的某些時刻,或許會覺得自己卡住了,無論是事業瓶頸、人生抉擇,還是情感困惑,因而讓我們感到沮喪。本文分享「2」個專注點,幫助你突破困境,轉為成長型心態。
我看過太多人遇到的感情難題,往往是因為分不清「我」與「我們」的界線。談戀愛時,我們多半專注於自己的感受;但進入長久關係,特別是婚姻後,如果還用戀愛思維看待彼此,可能會導致失望與衝突。本文與你分享,「我」與「我們」的差異與界線,為感情找到更好的經營之道,增進感情情商。
保持職場競爭力並持續成長,是每位職場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本文將分享三個看似老生常談,但卻至關重要且實用的核心心態,幫助你在混亂的思緒中,抓住解決問題的本質邏輯。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說過「我不夠好」不斷懷疑自己的價值呢?本文與你分享4個心態轉換,幫助你打破這種負面模式,走出「我不夠好」的困境;探討人為什麼需要他人肯定,以及與你分享,為什麼你應該更重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