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的人生怎麼辦?用這2個專注點打破困境,轉為成長型心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目前在你人生中的最大難題是什麼呢?每個人在人生的某些時刻,或許會覺得自己卡住了,無論是事業瓶頸、人生抉擇,還是情感困惑,因而讓我們感到沮喪。本文分享「2」個專注點,幫助你突破困境,轉為成長型心態。


▍害怕與恐懼,源自於我們根深蒂固的大腦記憶


我們的大腦演化過程中,生存本能讓我們對未知的情況感到警覺,這樣的反應幫助我們在危險時保護自己。但在現代生活中,這種本能有時會讓我們對挑戰產生不必要的恐懼,選擇迴避而不是面對。


  • 面對一項難題時,大腦往往會依循演化所留下的本能,將這個難題視為威脅。而威脅通常會引發害怕與恐懼的情緒,進而讓我們本能地選擇迴避。


  • 既然這種迴避行為是源於大腦的本能,那是否也意味著我們可以不被本能左右,而選擇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呢?


  • 例如,假設老闆因為賞識你的能力,決定將下一次的重要專案交由你全權負責。如果你平時在團隊中擔任的是輔助角色,突然要承擔計畫主持人的責任,可能會讓你感到壓力甚至產生想要逃避的念頭。


  • 這種反應其實並非來自你的能力不足,可能是因為習慣的牽制,或更具體地說,是舒適圈的影響。


面對挑戰,你是不行還是不想?



  • 如果此時你將思考的焦點轉向自己的能力,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心裡還有另一個聲音在悄悄的對你說:「其實,我想要接受挑戰。」相信這種情況大家都曾經歷過。


  • 為了幫助自己更清楚地辨識心態,下次當挑戰來臨時,試著問自己這個關鍵問題:「你是真的不行?還是單純不想?」


延伸閱讀:該不該跳出舒適圈?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探討這兩個問題再做決定
Photo by Resume Genius on Unsplash

Photo by Resume Genius on Unsplash



▍轉為成長型心態的兩大專注點


▶ 成長型心態是?

相信自己是可以將逆境轉為順境,每一次所遭遇到的失敗與挑戰都是很好的學習養分;認為一個人的智力、能力與人格可以靠後天努力來提升,成就更好的自己。

如何讓自己成功轉為成長型心態,你可以參考以下2個專注點:


1.)專注優點


在人際互動中,我們常會不自覺地拿別人的優點來與自己的不足比較,這種心態容易削弱自信。因此,學會認識並肯定自己的優點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 試著回想那些讓你感到成就感的經歷,問問自己:是哪些特點讓我能順利完成這些任務?這些特點就是你的優勢,也是你的專屬優點。


  • 當你善用自己的優勢時,便不再容易陷入與他人比較的迷思。同時,清楚了解自身的優點,也能讓你更有信心去迎接挑戰。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2.)專注結果


我們的大腦天生傾向聚焦於負面的事物,這些事物通常充滿不確定性,並且伴隨著各種問題。當我們只專注於問題時,很容易感到停滯不前,因為問題本身無法提供安全感,也無法指引具體的方向。


  • 但如果選擇專注於結果,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結果代表的是你設定的目標,是你期待達成的樣貌或狀態,也就是你心中的願景。


  • 願景具有吸引力,它美好且可行,並能成為激勵你排除萬難、持續前行的強大動力。


延伸閱讀:我「自律」卻不成功怎麼辦?自律不等於成功,5個你該知道的事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最後,讓我們回到文章一開始的提問:「目前在你人生中的最大難題是什麼呢?」現在的你,是否已經能夠辨識出,當面對這些難題時,你是真的做不到,還是其實不想去做?


下次感到人生卡卡時,不妨參考今天文章中提到的兩個專注點,幫助自己重新拾回信心。專注於自己的優點,並聚焦於事業或人生的願景,也許你會發現,隨著時間推移,人生不再卡住,生活也變得更加自在。


  •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篇見。部落格裡還有其他能啟發你思維成長的文章,記得逛逛喔。
📌你好,我是楷富,一名教練、播客與部落客。如果我寫的文章,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歡迎你到下方輸入E-mail訂閱我的《Wow這就是人生》部落格你將能第一時間收到新文章的上架通知,讓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推薦閱讀:情緒低落與專注力有關!2個低成本方法輕鬆提升專注力

▶️ Podcast推薦:歡迎你至《Wow這就是人生 Podcast》收聽《EP246|「9」個簡單表達善意的準則:最後一個超反直覺,但能大改人際關係!》節目內容,讓我們陪你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 邀你追蹤

▶ 寫作或演講邀約

[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楷富|Wow這就是人生
28會員
102內容數
你,認識自己最喜歡的樣子嗎?我們活在節奏飛快的世界裡,有更多時刻都忘了,好好從心而外的整理自己,以至於有時我們會對自己、對生活產生疑慮與擔憂。 我專注於自我成長,透過腦科學、職場發展、人際關係、人生哲學與感情經營的視角,探索生活中無數的大小議題,並藉由腦科學、領導力概念與各位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幫助你獲得更多的選擇。
2025/03/25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Thumbnail
2025/03/25
如果你對於閱讀這件事,總充滿著排斥感,甚至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個沒辦法看書的人,本文我要告訴你一個重點:閱讀真的超容易。我將與你分享4個大部分人的閱讀迷思與改善方式,以及分享我的閱讀技巧、如何善用ChatGPT增加知識吸收。相信我,看完本文,你將會大大改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推薦你收聽本集的Podcast
Thumbnail
2025/02/17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5/02/17
在溝通中,你是否曾因害怕衝突而選擇隱藏真實想法,最終讓自己委屈?我想在本文與你分享防備心如何影響表達與人際關係,並透過「動機」與「溝通界線」的概念,幫助你理解內心阻礙,學習勇敢說出需求。此外,藉由我的妥瑞氏症經歷,揭示如何透過坦承與正確的回應方式,突破對話盲點,建立更自在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5/01/22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2025/01/22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我們常覺得自己在原地打轉,其實不是沒努力,而是卡在「人生三關」:跌倒的地方變成心裡的陰影(A點)、曾經的成功反而限制了想像(B點)、而改變看似太麻煩就繼續走老路(C點)。每一關都不是沒得解,而是你還沒意識到自己的慣性。看懂了,才有機會重新選擇,找回那個真正想往前走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常覺得自己在原地打轉,其實不是沒努力,而是卡在「人生三關」:跌倒的地方變成心裡的陰影(A點)、曾經的成功反而限制了想像(B點)、而改變看似太麻煩就繼續走老路(C點)。每一關都不是沒得解,而是你還沒意識到自己的慣性。看懂了,才有機會重新選擇,找回那個真正想往前走的自己。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堅持與長目標努力的路上,更是充滿荊棘與挑戰。然而,這一些除了用負面的情緒與氣餒來解釋之外,也可以用正向的態度面對。本文想透過文字,嘗試鼓勵所有處於困頓、或瀕臨放棄邊緣的夥伴們,我們因堅持而燦爛,更因夢想而偉大。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堅持與長目標努力的路上,更是充滿荊棘與挑戰。然而,這一些除了用負面的情緒與氣餒來解釋之外,也可以用正向的態度面對。本文想透過文字,嘗試鼓勵所有處於困頓、或瀕臨放棄邊緣的夥伴們,我們因堅持而燦爛,更因夢想而偉大。
Thumbnail
人生充滿挑戰與機遇,我們無法掌控所有結果,但努力嘗試與釋懷的過程,才能讓生活變得豐富且有意義。本文探討努力、失敗與釋懷的重要性,鼓勵讀者珍惜過程,從挫折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人生充滿挑戰與機遇,我們無法掌控所有結果,但努力嘗試與釋懷的過程,才能讓生活變得豐富且有意義。本文探討努力、失敗與釋懷的重要性,鼓勵讀者珍惜過程,從挫折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不僅是考驗,更是成長的契機。透過解決問題,我們能夠提升自我的能力和智慧,不要畏懼困難,而是積極迎接挑戰。
Thumbnail
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不僅是考驗,更是成長的契機。透過解決問題,我們能夠提升自我的能力和智慧,不要畏懼困難,而是積極迎接挑戰。
Thumbnail
遇到困難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家庭,困難是無可避免的存在。然而,這些困難不僅僅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更是我們成長和進步的機會。本文將從心理學、社會學和現實生活的角度探討困難的意義及應對策略。 成長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困難是人類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Thumbnail
遇到困難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家庭,困難是無可避免的存在。然而,這些困難不僅僅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更是我們成長和進步的機會。本文將從心理學、社會學和現實生活的角度探討困難的意義及應對策略。 成長過程 心理學研究表明,困難是人類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Thumbnail
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有的人則會勇敢面對,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那些選擇逃避或放棄的人,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無法克服困難。他們認為,與其冒著失敗的風險,不如乾脆不去嘗試。 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然而,逃避並不能解決
Thumbnail
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的人在遇到困難時,會選擇逃避或放棄;而有的人則會勇敢面對,積極尋求解決辦法。那些選擇逃避或放棄的人,往往是因為害怕失敗,擔心自己無法克服困難。他們認為,與其冒著失敗的風險,不如乾脆不去嘗試。 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 然而,逃避並不能解決
Thumbnail
當面對人生中的困難時,我們可以從觀察周遭人及社會趨勢、保持平常心以及採取敏捷/迭代式調整的方式來應對。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個人的心得,希望能鼓勵到正在閱讀的您。
Thumbnail
當面對人生中的困難時,我們可以從觀察周遭人及社會趨勢、保持平常心以及採取敏捷/迭代式調整的方式來應對。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個人的心得,希望能鼓勵到正在閱讀的您。
Thumbnail
挑戰和困難 人生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困難,這些阻礙有時會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然而,當我們將焦點轉移到事情的好處時,我們就能夠找到內在的動力和力量,克服逆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因困難而沮喪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因為出現困難而感到沮喪。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確定性、個人的挑戰等等,
Thumbnail
挑戰和困難 人生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困難,這些阻礙有時會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然而,當我們將焦點轉移到事情的好處時,我們就能夠找到內在的動力和力量,克服逆境,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因困難而沮喪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因為出現困難而感到沮喪。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確定性、個人的挑戰等等,
Thumbnail
人生中不同階段難免會遇到有不同的挑戰,無論當下困擾你的是經濟或感情,健康或學業的種種生活壓力,靜下來問問自己內心,聽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誠實的面對自己並接受自己,生命自會找到方向。
Thumbnail
人生中不同階段難免會遇到有不同的挑戰,無論當下困擾你的是經濟或感情,健康或學業的種種生活壓力,靜下來問問自己內心,聽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誠實的面對自己並接受自己,生命自會找到方向。
Thumbnail
生命中所有問題的出現; 或是所有坡坎的絆足, 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自己, 而非改變他人。 當自己提升或是進化了, 其實,他人也相對改變了。 那種改變, 可能時間距離、空間距離, 甚至是社會距離所造成, 因為,產生了一種相對位置的挪移。 所以, 曾經視為問題因子者, 都有了不同的姿態與樣貌, 也可能,不
Thumbnail
生命中所有問題的出現; 或是所有坡坎的絆足, 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自己, 而非改變他人。 當自己提升或是進化了, 其實,他人也相對改變了。 那種改變, 可能時間距離、空間距離, 甚至是社會距離所造成, 因為,產生了一種相對位置的挪移。 所以, 曾經視為問題因子者, 都有了不同的姿態與樣貌, 也可能,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