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讓我愛的人讀讀這本書》在你和你愛的人之間搭起一座橋樑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本書的作者是菲利帕‧佩里(Philippa Perry),她是一位資深的心理諮商師,住在英國倫敦。佩里不僅在心理諮商領域經驗豐富,還致力於心理學知識的普及,經常在知名報紙和廣播電視節目中擁有自己的專欄。她的著作廣受歡迎,其中包括《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這本書自2019年出版以來,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她的最新作品《真想讓我愛的人讀讀這本書》出版於2023年。

這本書的寫作目的在於幫助讀者透過改寫舊有的思維定式和行為模式,來解決心理問題,並提升人際關係的質量。佩里希望讀者能理解,雖然童年的經驗對我們的心理有深遠的影響,但成年人具備更強的理智和成熟度,可以主動改寫這些“信念系統”,從而以更加健康和有效的方式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變化。

這本書特別強調了四個主題:如何建立健康的關係、有效化解衝突、應對生活中的重大變化,以及從愛的人那裡獲得滿足感。佩里透過大量真實案例,詳細介紹了這些主題,並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和建議,希望幫助讀者在心理上變得更加成熟和堅韌。

 

一、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例子:缺乏自信的媽媽

 

在書中,佩里用一位年輕母親的例子來說明如何建立良好的關係。這位母親在有了孩子後,嘗試融入同齡媽媽的圈子,但感到壓力重重。她覺得這些媽媽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團體,並且在互相攀比物質條件和育兒方法。一次燒烤晚會上,她感受到深深的自卑,因為與會的媽媽們住在豪宅裡,而她則住在租來的房子裡。她認為自己很難與這群年輕的貴婦成為朋友。

佩里指出,這位母親在嘗試交朋友時還沒有真正付出多少努力,就已經在心理上對這群人設立了高牆。她認為這些人屬於不同的階層,奢侈且愛慕虛榮,並結成了排外的小圈子。事實上,這些觀點可能只是這位母親內心焦慮感的投影,而這種焦慮感源自於她的不自信


方法:專注於當下的對話


佩里建議,在社交中要專注於當下的對話,這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全神貫注地傾聽:不要帶著全套的預設去交談。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在對方開口時專心傾聽,不打斷他們。

2.     真誠的興趣:培養自己對他人產生真誠的好奇心,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到對話對象身上。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感受。

3.     得體的追問:用適當的問題引導對方將話題進行下去。例如,當對方分享他們的經驗時,可以詢問更多細節或者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認同。

4.     表達認同或分歧:如果對方的觀點和你契合,可以真誠地表達認同;如果觀點不同,也不要勉強自己,只需在合適的時機起身離席即可。

這種方法能讓我們在社交中更自然地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時,我們的自我反而最放鬆、最伸展,從而更有效地建立真摯的友誼。

 

二、如何化解衝突?

 

「三扇門」:辨識對方的因應方式(思考、感受、行動)

在書中,佩里提到了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他因為中風無法行走,只能進行康復訓練。這位老先生一輩子從事科學研究,習慣用思考來解決問題。因此,他總是試圖研究出更有效的方法來促進康復,而不是按照醫生建議的日常運動。這讓他的妻子非常煩惱,她一直試圖勸他認真鍛煉,感覺自己像是丈夫的母親。

佩里用「三扇門」的比喻來解釋這對夫妻的衝突。每個人面對問題時都有三種基本的因應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動。你可以想像這三種方式就像是三扇門。在這個例子中,老先生的思考之門是開著的,而感受和行動之門是關著的;而他的妻子的感受和行動之門是開著的,但思考之門是關上的。


三扇門的比喻

·       思考:老先生習慣用邏輯和理性來解決問題,因此他的思考之門是開著的。他認為自己可以透過研究找到更有效的康復方法,而不是依賴現有的運動計劃。

·       感受:妻子感受到丈夫不願意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康復運動,她的感受之門是開著的。她對丈夫的態度感到失望和煩惱。

·       行動:妻子希望丈夫進行更多的康復運動,這是她的行動之門開著的體現。而老先生對這些建議並不採納,行動之門是關上的。

當這對夫妻面對同一個問題時,由於三扇門沒有一扇是接通的,他們之間的衝突就這樣產生了。佩里指出,解決這種衝突的方法之一就是理解和接納對方的因應方式。例如,妻子可以請一位醫學專家來向丈夫解釋康復運動的科學原理,幫助他理解這項必要的行動任務。當丈夫的病情逐漸好轉,情緒得以緩解,夫妻兩人也更容易達成相互理解。

這就是「三扇門」的比喻,透過辨識對方的因應方式(思考、感受、行動),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化解衝突。

 

化解衝突:避免陷入《卡普曼戲劇三角》

 

《卡普曼戲劇三角》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卡普曼在1968年提出的模型,它描述了衝突中人們常扮演的三種角色:受害者、加害者和拯救者。這些角色對衝突的解決都是不利的。佩里在書中透過一對老夫婦的例子,說明了如何避免陷入這些角色,從而有效化解衝突。

在這個例子中,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因為中風無法行走,只能進行康復訓練。他的妻子非常煩惱,因為老先生總是試圖用科學研究的方式來解決康復問題,而不肯按照醫生建議的運動計劃進行訓練。妻子感覺自己像是在照顧一個孩子,經常會對丈夫感到惱火,甚至責備他,而丈夫則對她的勸告置若罔聞,專注於自己的研究。


避免陷入「卡普曼戲劇三角」的三個角色

1.     避免成為「加害者」

o   妻子在這種情況下容易扮演「加害者」的角色,因為她對丈夫總是使用「你總是」「你應該」這樣的字眼,強硬地要求丈夫按照她的想法行事。

o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佩里建議用「我」開頭的陳述句來取代「你」開頭的陳述句。比如,妻子可以說:「我對你的康復進展感到擔心,希望你能試著按照醫生的建議來進行運動。」這樣的表達更容易讓丈夫接受,也能減少衝突。

2.     避免成為「拯救者」

o   妻子過度努力地幫助丈夫做出正確的決定,這讓丈夫感到被控制和不被尊重,反而產生抵觸心理。

o   為了避免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佩里建議妻子學會理解和體認丈夫的感受,給他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而不是強迫他接受她的幫助。這樣丈夫會感到被尊重,更容易接受康復計劃。

3.     避免成為「受害者」

o   在衝突中,妻子可能會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回應,容易陷入「受害者」的角色,認為丈夫的問題都是他的錯。

o   佩里建議在面對丈夫的不合作時,妻子可以平靜地重複他的話,例如「你認為這種運動方法無效,我知道了。」這樣可以讓丈夫感覺到他的想法被聽到了,同時也能讓衝突迅速降溫。

透過避免落入這三種角色,夫妻雙方可以更有效地溝通和理解對方的立場,從而有效化解衝突。

 

結語:如何獲得滿足感

 

佩里認為,滿足感主要來自與所愛之人的關係。她強調,我們的歸屬感、避免心理困境的方式,以及面對人生變故的智慧,都與我們如何處理和維護這些關係密切相關。我們試著融合解讀前三個主題

1.     建立關係

o   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是獲得滿足感的關鍵。專注於當下的對話,培養對他人的真誠好奇心,忠於自我,尊重他人。這能讓我們在社交中更自然地與他人建立深厚的聯繫。

2.     化解衝突

o   化解衝突是維持健康關係的重要部分。透過辨識對方的因應方式(思考、感受、行動),以及避免陷入「卡普曼戲劇三角」(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的角色,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化解矛盾,增進理解和互信。

3.     應對變化

o   面對生活中的變化,我們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接受友誼的流動性,並使用如“空椅子”等技術來調適情緒,這樣才能減少心理創傷,適應新環境,繼續前進。

綜合來說,佩里的書告訴我們,滿足感來自於我們所愛的人。透過建立良好的關係、有效化解衝突和適應生活中的變化,我們可以在心理上變得更加成熟和堅韌,並從中獲得深厚的滿足感和歸屬感。這些智慧不僅有助於個人的成長,也能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更深厚、更有意義的聯繫。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avatar-img
158會員
119內容數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七夕更名為 幸福沙龍 --於8/24將沙龍分成5個區 --於9/17中秋將沙龍改為不定期更新文章 --於11/23關閉廣告 🔵職場區 🔴情感區 🟡自我成長區 🟢健康區 🟣討論區 歡迎瀏覽、留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的其他內容
蘇珊‧佩羅是一位資深幼兒教師,她在書中探討了故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其療癒功能。透過富有啟發性的案例,如「生而為王」,佩羅展示了故事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創傷、建立內心秩序和勇氣。故事不僅可以傳遞知識,還能促進情感健康與成長。本篇文章深入分析故事的結構與運用方法,為教師與家長提供切實的指導。
《與內心的小孩對話》這本書告訴我們,雖然童年創傷可能對我們的心理和情感造成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走上療癒之路,與父母和解,並重塑自我。正如俗話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即使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犯下了錯誤,我們也應該嘗試理解和原諒他們,畢竟父母的愛往往是深沉且無私的。
《幸福的婚姻》由約翰·戈特曼撰寫,是深入研究夫妻關係及婚姻穩定性的傑作。戈特曼以其獨特的研究方法,提出「末日四騎士」和增進婚姻的三個方法,強調友誼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以及表達愛和讚美的必要性。透過這些理論和實用建議,夫妻們可以識別婚姻中的危機信號並建立更穩固的情感連結,從而維持幸福的婚姻生活。
《雪隱鷺鷥》深入探討《金瓶梅》的社會背景、思想內涵及寫作技巧。書中分析了西門慶的「經濟型人格」與「無善無惡」的價值觀,並揭示了人們在慾望和道德之間的掙扎。作品不僅探索了歷史與文化的深刻信息,還讓讀者重新認識這部經典名著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透過這本書,讀者能理解人性的複雜性及在變革中尋找平衡的重要性。
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為人父母,是園丁種花,給予他們成長所需要的環境,使孩子長成獨特的自己。 《園丁與木匠》這個書名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書中的核心理念。艾莉森‧戈普尼克教授在書中提出,為人父母的角色更像是園丁,而不是木匠。這個比喻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含義
蘇珊‧佩羅是一位資深幼兒教師,她在書中探討了故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其療癒功能。透過富有啟發性的案例,如「生而為王」,佩羅展示了故事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心理創傷、建立內心秩序和勇氣。故事不僅可以傳遞知識,還能促進情感健康與成長。本篇文章深入分析故事的結構與運用方法,為教師與家長提供切實的指導。
《與內心的小孩對話》這本書告訴我們,雖然童年創傷可能對我們的心理和情感造成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仍然可以選擇走上療癒之路,與父母和解,並重塑自我。正如俗話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即使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犯下了錯誤,我們也應該嘗試理解和原諒他們,畢竟父母的愛往往是深沉且無私的。
《幸福的婚姻》由約翰·戈特曼撰寫,是深入研究夫妻關係及婚姻穩定性的傑作。戈特曼以其獨特的研究方法,提出「末日四騎士」和增進婚姻的三個方法,強調友誼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以及表達愛和讚美的必要性。透過這些理論和實用建議,夫妻們可以識別婚姻中的危機信號並建立更穩固的情感連結,從而維持幸福的婚姻生活。
《雪隱鷺鷥》深入探討《金瓶梅》的社會背景、思想內涵及寫作技巧。書中分析了西門慶的「經濟型人格」與「無善無惡」的價值觀,並揭示了人們在慾望和道德之間的掙扎。作品不僅探索了歷史與文化的深刻信息,還讓讀者重新認識這部經典名著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透過這本書,讀者能理解人性的複雜性及在變革中尋找平衡的重要性。
為人父母,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為人父母,是園丁種花,給予他們成長所需要的環境,使孩子長成獨特的自己。 《園丁與木匠》這個書名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書中的核心理念。艾莉森‧戈普尼克教授在書中提出,為人父母的角色更像是園丁,而不是木匠。這個比喻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含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當有深度的一本書 可能需要原先就對身心靈有點研究、靈性生活議題有基礎認識 比較能讀懂其內容 涵蓋範圍深入淺出從個人自我成長 到人際互動 最終與世界連結 主要從三大面向切入 分別是意圖、恐懼與愛、創造理想關係(靈性交流) 讀完此書能對自我存在及宇宙運行有全方位的整合 知曉核心真理的層次
Thumbnail
適合給大家閱讀,因為和別人好好相處,是這一生幸福的關鍵!這本書作者有川真由美給予了多種人際相處的建議,包括接受批評指教、停止胡思亂想、勇敢面對事實等,相信可以為我們帶幸福養份。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也快要一年哩,斷斷續續地緩慢閱讀中,但一個不小心就被擱在旁好長一段時間。前陣子不知道怎麼地忽然在Podcast聽到這本書,於是我就又拿起來讀,同時,和它一起發呆的《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也被我一並給消化掉了。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Thumbnail
《借佩佩的書》 《佩佩的書籍套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vgIBEQAAQBAJ 寫這本書,是因為有時我們面臨人生的困境,不知如何面對,不知如何收拾,想從頭來過,於是想讓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讓別人「判若兩人」。我們在人生中遭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以下選取書中有關於助人的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以下整理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vAjtEAAAQBAJ 在人潮中,只要妳一停下來,就絕對不會有人讓妳,但人生是獨一無二的,妳應該想怎麼走,就怎麼走,這就是佩佩。 妳知道人間許多事都死無對證嗎?所以妳必須懷疑眼
警告⚠️本文揭示小說情節,不想被暴雷的讀者,請自行斟酌後閱讀。 書名:《我就是你啊:走進他人內心的7項修煉》 作者:(法)皮埃爾•佩利西耶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5月1日 語言:簡體中文 ISBN:9787559648525 平平無奇的不和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當有深度的一本書 可能需要原先就對身心靈有點研究、靈性生活議題有基礎認識 比較能讀懂其內容 涵蓋範圍深入淺出從個人自我成長 到人際互動 最終與世界連結 主要從三大面向切入 分別是意圖、恐懼與愛、創造理想關係(靈性交流) 讀完此書能對自我存在及宇宙運行有全方位的整合 知曉核心真理的層次
Thumbnail
適合給大家閱讀,因為和別人好好相處,是這一生幸福的關鍵!這本書作者有川真由美給予了多種人際相處的建議,包括接受批評指教、停止胡思亂想、勇敢面對事實等,相信可以為我們帶幸福養份。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也快要一年哩,斷斷續續地緩慢閱讀中,但一個不小心就被擱在旁好長一段時間。前陣子不知道怎麼地忽然在Podcast聽到這本書,於是我就又拿起來讀,同時,和它一起發呆的《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也被我一並給消化掉了。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Thumbnail
《借佩佩的書》 《佩佩的書籍套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vgIBEQAAQBAJ 寫這本書,是因為有時我們面臨人生的困境,不知如何面對,不知如何收拾,想從頭來過,於是想讓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讓別人「判若兩人」。我們在人生中遭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以下選取書中有關於助人的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以下整理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紫兒佩佩自我療癒作家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vAjtEAAAQBAJ 在人潮中,只要妳一停下來,就絕對不會有人讓妳,但人生是獨一無二的,妳應該想怎麼走,就怎麼走,這就是佩佩。 妳知道人間許多事都死無對證嗎?所以妳必須懷疑眼
警告⚠️本文揭示小說情節,不想被暴雷的讀者,請自行斟酌後閱讀。 書名:《我就是你啊:走進他人內心的7項修煉》 作者:(法)皮埃爾•佩利西耶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5月1日 語言:簡體中文 ISBN:9787559648525 平平無奇的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