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佩羅(Susan Perrow)是一位來自澳洲的資深幼兒教師,擁有超過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她致力於研究故事在教育中的作用,被譽為「故事醫生」。1986年,蘇珊在拜倫灣創辦了澳洲的第一所華德福幼兒園。2000年,她在澳洲南十字星大學開設了說故事的課程。2001-2003年,她參與了由澳洲政府資助的「兒童故事治療」研究計劃。如今,她在世界各地為教師、家長和治療師們舉辦故事工作坊和討論會,足跡遍及非洲、歐洲和美國。
《故事知道怎麼辦》是蘇珊‧佩羅根據自己多年來在教育領域的經驗,以及在全球各地講授故事療癒課程的經歷而撰寫的。她深刻體會到故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希望透過這本書,向更多的教師和家長傳授如何利用故事來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各種挑戰。因此,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更是結合了豐富的實例,展示了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這些技巧。
在《故事知道怎麼辦》一書中,蘇珊‧佩羅用「生而為王」的例子來說明說故事的意義,特別是故事對於幫助孩子建立內心秩序和療癒效果的重要性。
這個例子的主角是一位小男孩,他在三歲時曾遭受保母的虐待,並因此患上了疾病。儘管生理上的疾病已經痊癒,但心理上的恐懼依然存在,導致他不敢自己上廁所,必須要媽媽一直陪伴和安慰他。為了幫助這個孩子,蘇珊‧佩羅為他創作了一個名為《生而為王》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從前有一位小王子,他一出生就注定要成為國王。小王子整天和夥伴們在皇宮的花園和森林裡玩耍。有一天,一個大孩子把王子推下圍牆,王子撞上了石頭,全身的很多骨頭都斷了。醫生用繃帶把王子的手腳包起來,讓他無法動彈。長時間的休養後,小王子已經忘記了怎麼走路,只想繼續躺在床上,無論父母怎麼勸說都沒有用。
王子的奶奶也很著急,於是她帶著一個大鏡子來到王子的房間,對他說:「孩子,你一出生就注定要成為國王。你的皇冠金燦燦的,像陽光一樣。」王子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看到自己頭上的皇冠在昏暗的房間裡顯得暗淡無光。他激動地說:「請帶我出去!」奶奶回答說:「你可以自己走出去。」幾個星期之後,小王子恢復了,他又能像以前一樣在森林和花園裡玩耍,他的皇冠再次像陽光一樣閃耀。
這個故事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即即便經歷了創傷和困難,我們依然可以找到內在的勇氣,重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故事中的隱喻(王子摔傷和小男孩的心理創傷)幫助孩子在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並透過故事中的解決方案(王子克服恐懼,重新學會走路)重建內心的秩序和勇氣。
兩個月後,這位小男孩的母親告訴蘇珊‧佩羅,孩子現在能自己上廁所了。這個例子展示了說故事的療癒效果,故事透過隱喻和具體的解決方案,幫助孩子逐步克服恐懼,恢復內心的平衡和健康。
在《故事知道怎麼辦》中,蘇珊‧佩羅透過「生而為王」的例子,深入說明了隱喻的機制。隱喻是一種將兩種相似經驗連結起來的思考方式,能幫助孩子在虛構的情境中一次次經歷挑戰,最終重建信心。
這個故事描述了一個小王子,他在遊玩時遭遇了嚴重的摔傷,全身的很多骨頭都斷了。長時間的休養後,小王子忘記了怎麼走路,只有在奶奶的鼓勵下,才重新找回了勇氣,學會走路。這個故事的隱喻在於,王子摔傷和不能行走的經歷,象徵了小男孩遭受保母虐待後的心理創傷和恐懼。
當小男孩聽這個故事時,他能夠感受到自己與故事中的小王子之間的相似之處。故事中的困境和解決方案成為他內心情緒的映射,使他能夠透過小王子的經歷,看到克服恐懼和恢復自信的可能性。這樣,隱喻就幫助孩子在故事中重新經歷了自己的困難,並透過故事中的解決方案找到了重建內心秩序的方法。
隱喻的機制在於,它不僅讓孩子在安全的故事世界中體驗現實中的挑戰,還能讓他們在情感上建立連結,從而有效地進行情感和行為的鍛鍊。這正是故事作為模擬人生的重要作用所在,遠比單純講述道理更具有療癒效果。故事幫助孩子以間接的方式面對和處理困難,逐步建立起內在的勇氣和信心,最終實現正向的成長。
要講好一個故事,讓孩子不僅是聽眾,更是參與者,關鍵在於運用「隱喻 + 情節 + 解決方案」的公式。讓我們用書中的小鯨魚的故事來說明這個公式如何運作。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隻小鯨魚,它經常用刺耳的聲音干擾別人,讓其他海洋動物不開心。這讓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療癒故事,幫助孩子理解如何利用自己的聲音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隱喻是療癒故事的基底。在這個故事中,小鯨魚代表了孩子,而刺耳的聲音則代表了孩子的抱怨行為。透過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故事中的隱喻,我們可以讓孩子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並且更容易接受故事所傳遞的信息。
情節的設計需要包含障礙隱喻和幫助隱喻。在小鯨魚的故事中,刺耳的聲音就是小鯨魚的障礙。其他海洋動物因為小鯨魚的聲音而不開心,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鯨魚遇到了一隻智慧的老海龜,老海龜教導小鯨魚如何用它的聲音來唱出美妙的鯨魚之歌,這就是幫助隱喻。
解決方案是故事中最需要花心思的部分。療癒故事的目的是為孩子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法,而不僅僅是講大道理。在這個故事中,解決方案是小鯨魚學會了用自己的聲音唱出美妙的鯨魚之歌,而不是用刺耳的聲音干擾別人。這不僅幫助小鯨魚找到了聲音的正確用途,也讓其他海洋動物重新接納它,重建了和諧的海洋生活。
透過這個故事,小鯨魚不再發出噪音,而是用聲音來帶給大家歡樂。這個隱喻讓孩子理解到,自己的行為可以改變,並且可以找到更有意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講這個故事時,可以使用一些道具來加強效果。例如,可以用一個小鯨魚的玩偶作為故事的主角,讓孩子手拿玩偶,參與到故事中。重複講述這個故事,孩子會對故事中的隱喻和解決方案產生深刻的印象,從而內化這些積極的行為模式。
這樣,透過隱喻、情節和具體解決方案的結合,孩子不僅能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還能從中學到如何面對和解決自己的問題,真正成為故事的參與者。這就是講好一個故事的關鍵。
重複講述故事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有非常積極的意義。蘇珊·佩羅在書中透過《野獸國》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野獸國》這本著名的繪本講述了一個叫麥克斯的小孩,他因為淘氣被媽媽罰關禁閉。麥克斯生氣之下進入了一個幻想世界——野獸國,並成為那裡的國王。後來,他開始想念媽媽,決定回家。在這個故事中,有很多語句和情節的重複設計。
例如,麥克斯來回穿梭時,繪本中描述他花了一天、一個月和一整年來到了野獸國,後來又花了一整年、一個月和一天回到了家。這些重複的語句和時間的閉環設計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安全感,讓他們感覺到即使經歷了冒險和衝突,最終還是可以回到原點,找到穩定和安全。
重複講述同一個故事也有奇效。孩子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給他們帶來熟悉感和安全感。這種熟悉感讓孩子在聽故事時更能專注,並且更容易內化故事中的教訓和解決方案。
重複還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節奏感和語言能力。每次重複講述,孩子都會對故事的細節有更深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內化故事的意義和隱喻。蘇珊·佩羅強調,故事就像藥,需要重複服用一段時間才能見效。
因此,不要怕重複,反覆講述同一個故事,不僅能讓孩子更深入地體會故事的內涵,還能幫助他們建立內心的秩序,增加安全感,最終實現正向的成長。重複是讓故事發揮最大療癒效果的關鍵之一。
書中提到了一個關於愛因斯坦的小故事。一位母親深信她9歲的兒子天賦異稟,將來必定能成為一名科學家。為了讓兒子走上成功之路,她特意去向愛因斯坦求教,問他該讓孩子讀哪些書籍。愛因斯坦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給他講故事。」
這位母親驚訝地反問道:「講故事?您是認真的嗎?」她覺得愛因斯坦可能在開玩笑。但愛因斯坦堅定地說:「如果你想讓他聰明,就多講故事給他聽;如果你希望他有智慧,那就講更多的故事。」
愛因斯坦這番話看似簡單,卻蘊含深意。科學天才的見解指出,知識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創新和智慧來自於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而故事正是開啟這些想像之門的關鍵。透過故事,孩子能夠發展豐富的想像力,培養探索精神,從而具備更高的智慧和創造力。這個例子生動地說明了故事在教育中的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