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2024 Q3財報:AI與記憶體推動新增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三星公司介紹

公司名稱: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成立時間:1969年

創辦人:李秉喆(Lee Byung-chul)

總部:韓國京畿道水原市

產業類別:電子科技、半導體、家電、智慧型手機

核心產品: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半導體、顯示面板、家電產品


公司簡介

三星電子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隸屬於韓國三星集團。自1969年成立以來,三星電子逐步成為全球科技產業的巨頭,擁有多元化的產品線,涵蓋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及電信設備。

三星以創新技術、卓越的設計和高品質產品著稱,特別在智慧型手機、半導體及顯示技術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其Galaxy系列智慧型手機更是全球銷量最高的產品之一。


主要業務領域

  1. 消費性電子(Consumer Electronics, CE)
    • 電視、顯示器、音響系統
    • 冰箱、洗衣機、空氣清淨機等家電產品
  2. 資訊與通訊技術(IT & Mobile Communications, IM)
    • 智慧型手機(Galaxy系列)
    • 平板電腦、穿戴式裝置
  3. 半導體(Device Solutions, DS)
    • 記憶體晶片(DRAM、NAND Flash)
    • 系統LSI晶片
  4. 顯示面板(Display Solutions)
    • AMOLED與LCD顯示技術



財報分析

📊 三星電子 2024 年第三季財報重點摘要


1. 財務表現概要

  • 總銷售額:79.1 兆韓元(較上季度增長 7%,年增 17%
  • 營業利潤:9.18 兆韓元(較上季度下降 1.26 兆韓元,年增 6.75 兆韓元
  • 淨利潤:10.1 兆韓元(較上季度小幅增長)
  • 每股盈餘 (EPS):1,440 韓元(較上季度微增)
  • EBITDA利潤率:25%
  •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11%

2. 業務部門表現

  1. 設備解決方案(DS,Device Solutions)
    • 銷售額:29.27 兆韓元(年增 78%)
    • 記憶體業務:銷售額達 22.27 兆韓元(年增 112%)
    • 持續推動高階產品(如 HBM、DDR5、Server SSD)銷售,應對 AI 伺服器需求增長。
  2. 設備體驗(DX,Device eXperience)
    • 銷售額:44.99 兆韓元(季增 7%,年增 2%)
    • 行動體驗(MX):銷售額 30.52 兆韓元(季增 11%)
    • 聚焦旗艦產品(如 Galaxy S 系列與可摺疊設備),推動 AI 功能整合。
  3. 顯示面板(SDC,Samsung Display Corporation)
    • 銷售額:8.0 兆韓元(季增 5%,年減 3%)
    • 預計 OLED 滲透率將持續提升,特別在 IT 與車載市場。
  4. 消費電子(VD/DA)
    • 視聽設備 (VD):銷售額 7.58 兆韓元(季增 1%,年增 4%)
    • 家電 (DA):銷售額 14.14 兆韓元(季減 2%,年增 3%)
    • 聚焦 AI 家電市場,透過 BESPOKE 系列產品擴大市場佔有率。
  5. Harman(車載與音頻解決方案)
    • 銷售額:3.53 兆韓元(季減 2%,年減 7%)
    • 聚焦車載音響市場增長,擴展消費音響市場。

3. 關鍵財務指標

  • 資產總額:491.3 兆韓元
  • 股東權益:386.3 兆韓元
  • 負債總額:105.0 兆韓元
  • 現金流狀況
    • 營運現金流:22.2 兆韓元
    • 投資現金流:-14.3 兆韓元
    • 融資現金流:-2.18 兆韓元

4. 技術與市場展望

  1. 記憶體部門
    • 將加速高密度 DDR5 和 LPDDR5x 技術的導入。
    • 持續擴展 HBM3E 銷售,滿足 AI 伺服器需求。
  2. 行動業務(MX)
    • 擴展 Galaxy S 系列與可摺疊產品銷售。
    • 進一步整合 AI 功能以提升用戶體驗。
  3. 顯示部門
    • 持續推動 OLED 在 IT 和車載市場的應用。
    • 加強旗艦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4. 家電與消費電子
    • 加速推廣 AI 家電,擴展 BESPOKE 系列全球市佔率。
    • 優化成本結構,提升獲利能力。

5. 主要挑戰與風險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通貨膨脹壓力。
  • 技術競爭加劇,特別在 AI、半導體及高端顯示技術領域。
  • 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不穩定因素。



📱 三星電子 – 設備體驗 (DX, Device eXperience) 業務說明

📊 1. 總覽

  • 業務範疇:涵蓋行動裝置(Mobile eXperience, MX)、網路業務(Network, NW)、視聽設備(Visual Display, VD)及家電(Digital Appliances, DA)等部門。
  • 2024 Q3 銷售額:44.99 兆韓元(季增 7%,年增 2%
  • 2024 Q3 營業利潤:3.37 兆韓元(季增 0.65 兆韓元,年減 0.36 兆韓元

📱 2. 行動裝置 (MX, Mobile eXperience)

業務表現:

  • 2024 Q3 銷售額:30.52 兆韓元(季增 11%,年增 2%
  • 旗艦產品表現:Galaxy S 系列與可摺疊智慧型手機持續推動銷售增長。
  • 平板與穿戴裝置:平板電腦與穿戴裝置銷售穩健,重點聚焦高階產品。

未來展望:

  1. AI 整合:加速在智慧型手機中整合 AI 功能,強化使用者體驗。
  2. 旗艦產品:擴大 Galaxy S25 系列與摺疊產品市場滲透率。
  3. 生態系統連結:提升平板、智慧手錶與 XR(擴展現實)設備的生態系統連結性。
  4. 全球市場策略:加強新興市場滲透,穩固成熟市場的市場佔有率。

📶 3. 網路業務 (NW, Network)

業務表現:

  • 銷售額:因季節性因素和電信業者減少投資而下降。
  • 技術發展:持續開發 5G 核心晶片,強化虛擬無線接入網路(vRAN)和開放無線接入網路(ORAN)技術領先地位。

未來展望:

  1. 5G 擴展:加速 5G 網路擴展專案,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2. 技術創新:持續優化 vRAN/ORAN 軟體解決方案,提高競爭力。
  3. 新訂單:加強與主要電信業者的合作,爭取更多新訂單。

📺 4. 視聽設備 (VD, Visual Display)

業務表現:

  • 2024 Q3 銷售額:7.58 兆韓元(季增 1%,年增 4%
  • 市場重點:聚焦高端產品,包括 QLED、OLED 及超大型螢幕電視。
  • 技術應用:強化 AI 技術應用,提升圖像和音效表現。

未來展望:

  1. AI 電視:整合 SmartThings 平台,實現家居設備的智慧連接。
  2. 高端市場:擴大 QLED 和 OLED 產品在高端市場的佔有率。
  3. 多功能化:將電視打造成智慧家庭的中樞設備,推動平台服務業務增長。

🛋️ 5. 家電 (DA, Digital Appliances)

業務表現:

  • 2024 Q3 銷售額:14.14 兆韓元(季減 2%,年增 3%
  • 重點產品:BESPOKE AI 系列家電產品持續擴展全球市場。
  • B2B 市場:提升系統空調及嵌入式家電的銷售。

未來展望:

  1. AI 家電擴展:透過 BESPOKE AI 系列,持續推動 AI 家電全球銷售。
  2. B2B 業務:強化系統空調、建築解決方案及內建式家電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3. 成本優化:改善物流與供應鏈成本,提升整體獲利能力。

🤖 6. AI 與生態系統整合

關鍵戰略方向:

  • AI 平台:SmartThings 作為三星 AI 生態系統的核心平台,連接多個設備與服務。
  • 安全性:Knox Matrix 技術強化設備間資料安全性。
  • 個人化服務:推動個人化 AI 功能,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 7. 總結

  1. 行動業務:持續擴展旗艦產品銷售,推動 AI 智慧手機滲透率。
  2. 網路業務:加速 5G 擴展及技術創新,爭取新訂單。
  3. 視聽設備:深化 AI 技術應用,強化高端產品市場佔有率。
  4. 家電業務:擴展 AI 家電及 B2B 市場,優化供應鏈成本。
  5. AI 戰略:以 SmartThings 為核心,打造連結性與個性化體驗的生態系統。



營業利潤大幅提升

📊 三星電子2024年第三季營業利潤大幅提升的原因

在2024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的營業利潤達到 9.18兆韓元,相比2023年第三季度的 2.43兆韓元,實現了 278% 的大幅增長。以下是營業利潤顯著增長的主要原因:


記憶體業務復甦(DS部門)

  • 記憶體市場需求回升:隨著AI伺服器需求增加,以及高效能運算(HPC)和數據中心的強勁需求,記憶體晶片銷售顯著增長。
  • 高階產品需求旺盛:高頻寬記憶體(HBM)、DDR5記憶體及伺服器SSD等高附加值產品需求增加,有效提升了利潤率。
  • 存貨結構改善:透過有效的存貨管理,三星優化了記憶體產品組合,減少低價產品庫存,提高高階產品銷售佔比。
  • 價格回穩:記憶體產品價格在2024年逐漸企穩,利潤率有所改善。

➡️ 記憶體部門銷售額年增 112%,是營業利潤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 記憶體市場需求回升:背景、影響與未來展望


📍 1. 背景

(1) AI 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激增

  • AI 伺服器需求: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尤其是生成式 AI 模型(如 ChatGPT)的爆發,對高效能記憶體(如 HBM 和 DDR5)的需求大幅增加。
  • 高效能運算(HPC):大型數據中心、雲端運算需求增長,推動記憶體市場對高頻寬、高容量記憶體的需求。

(2) 企業 IT 投資回溫

  • 大型企業在數位轉型和雲端基礎設施上的投資增加,帶動對伺服器記憶體及儲存裝置的需求。

(3) 手機與 PC 市場逐漸復甦

  • 手機市場:智慧型手機中對高階 LPDDR5X 記憶體需求增加,特別是高規格 AI 智慧手機。
  • PC 市場:個人電腦需求在經歷疫情後的低迷後逐漸回升,特別是高效能筆記型電腦對 DRAM 的需求增長。

(4) 記憶體價格觸底回升

  • 記憶體價格在 2023 年底觸底後,2024 年逐漸回升,進一步推動市場需求。
  • 減少庫存壓力:供應商減少低價產品庫存,轉向高階產品供應,利潤空間擴大。

📊 2. 影響

(1) 記憶體製造商業績改善

  • 三星電子SK 海力士 等主要記憶體供應商在高階產品(如 HBM3、DDR5)上的銷售顯著增長。
  • 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增加,拉高整體利潤率。

(2) 技術升級加速

  • 企業加快導入HBM3EDDR5,以滿足 AI 伺服器和高效能運算的需求。
  • 1b 奈米技術 與高密度模組(如 128GB DDR5 模組)的市場滲透率增加。

(3) 市場集中度提升

  • 由於技術門檻高,記憶體市場進一步向少數幾家大型廠商(如三星、SK 海力士、美光)集中。
  • 中國廠商在高階記憶體領域仍面臨技術和市場的挑戰。

(4) 價格趨穩

  • 供需平衡逐漸達成,記憶體價格穩定上漲,減少市場過度波動。

🚀 3. 未來展望

(1) AI 與高效能運算持續驅動需求

  • AI 模型的規模和參數數量不斷增長,對記憶體的需求將持續擴大。
  • AI PC 與 AI 手機將推動 LPDDR5X 和 DDR5 記憶體的普及。

(2) 伺服器市場擴張

  • 企業和數據中心將持續投資於高階記憶體技術,以支援高效能計算(HPC)和 AI 模型訓練需求。
  • 預計 HBM3E 將成為市場主流,2025 年後 HBM4 將進入市場,進一步提升市場價值。

(3) 技術創新加速

  • 三星將加速轉向 1b 奈米技術,提高記憶體單位密度和效能。
  • 擴展 128GB DDR5PCIe Gen5 SSD 的市場供應。

(4) 產能與供應鏈管理

  • 三星將擴大 HBM 產能,滿足 AI 伺服器市場的需求。
  • 進一步優化庫存結構,確保供需平衡,減少價格波動。

(5) 地緣政治風險管理

  • 三星將加強供應鏈管理,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對記憶體業務的潛在影響。
  • 在韓國本土和美國擴建先進製程晶圓廠,提升產能彈性。



有息負債大幅上升

📊 三星電子2024年第三季有息負債大幅上升的原因

根據三星電子2024年第三季財報,有息負債從 2023年Q3的10.05兆韓元 增加到 2024年Q3的16.93兆韓元,同比增長約 68%。以下是導致有息負債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


📍 1. 半導體業務(DS部門)的高額資本支出

  • 擴大高階記憶體產能
    • 隨著AI伺服器及高效能運算(HPC)市場需求激增,三星大力投資於HBM(高頻寬記憶體) 和 DDR5 產品的擴產。
    • 同時,三星加速轉向 1b奈米製程技術,以維持技術領先地位。
  • 晶圓代工(Foundry)投資擴大
    • 大量資金用於 2nm GAA技術 的開發與產線擴建。
    • 三星加快布局於美國和韓國的晶圓代工廠,以滿足高端晶片市場需求。

➡️ 半導體部門的大規模資本支出成為三星增加有息負債的重要原因。


📍 2. 匯率波動影響

  • 韓元貶值
    • 韓元對美元持續走弱,導致以外幣計價的債務金額在報表中增加。
    • 部分美元計價的債務在韓元貶值後,轉換為更高的韓元負債金額。
  • 國際融資成本上升
    • 由於全球利率維持在較高水準,外部融資的利息成本增加。

➡️ 匯率變動與融資成本上升加劇了有息負債的增長。


📍 3. 優化現金流動性

  • 預防性資金儲備
    • 為應對全球市場不確定性(如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中斷等),三星透過舉債確保充足的現金流。
    • 企業在市場不穩定時,更傾向於維持較高的現金儲備來降低風險。
  • 穩定營運資金
    • 三星增加短期融資,以支持日常營運和高額研發支出。

➡️ 為維持流動性並確保資金穩定,三星增加了短期有息負債。


📍 4. 股息支付與股東回報政策

  • 穩定的股息發放
    • 三星電子持續維持穩定的股息支付政策,這對現金流造成一定壓力。
    • 部分現金流動性需求可能透過短期融資來滿足。
  • 股票回購與投資者回報
    • 若有進行股票回購,將增加額外的現金需求,可能導致短期負債上升。

➡️ 穩定的股東回報政策對現金流形成壓力,促使三星提高有息負債以應對短期現金需求。



競爭者分析

📊 三星電子競爭者分析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橫跨多個領域,包括半導體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消費電子。以下將根據各業務部門進行競爭者分析,並探討其市場地位和挑戰。


📍 1. 半導體(Device Solutions, DS)

(1) 記憶體晶片

  • 主要競爭者:
    • SK海力士(SK Hynix, 韓國):在高頻寬記憶體 (HBM) 市場領先,特別在 AI 伺服器需求上佔據優勢。
    • 美光科技(Micron, 美國):在 DRAM 和 NAND Flash 技術上具競爭力,並積極推動先進製程。
    • 長江存儲(YMTC, 中國):專注於 NAND Flash 技術,但受制於美國技術出口管制。
  • 三星優勢:
    • 技術領先:1b 奈米 DRAM 和 V8 NAND 技術。
    • 高附加值產品:HBM3E、DDR5、PCIe Gen5 SSD。
    • 垂直整合供應鏈,有效控制成本。
  • 挑戰:
    • 在 HBM 市場被 SK 海力士超越。
    • 高階記憶體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壓力大。
    • 全球供應鏈風險和地緣政治壓力。

(2) 晶圓代工(Foundry)

  • 主要競爭者:
    • 台積電(TSMC, 台灣):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技術領先(2nm 製程)。
    • 英特爾(Intel, 美國):積極進入晶圓代工市場,提供 IDM 2.0 模式。
    • 格芯(GlobalFoundries, 美國):專注於成熟製程市場。
  • 三星優勢:
    • 技術:積極開發 2nm GAA 製程。
    • 多元產品組合,涵蓋 AI、HPC 和移動晶片。
    • 自家生產設備,降低成本。
  • 挑戰:
    •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上的技術和市場領先地位。
    • 晶圓代工客戶依賴度較低。
    • 高額資本支出壓力大。

📍 2. 智慧型手機(Mobile eXperience, MX)

  • 主要競爭者:
    • 蘋果(Apple, 美國):在高階市場中以 iPhone 佔據主導地位。
    • 小米(Xiaomi, 中國):在中低階市場具有價格競爭力。
    • OPPO / Vivo(中國):在亞洲市場擁有強大銷售網絡。
    • 華為(Huawei, 中國):透過自家晶片(麒麟)重返市場。
  • 三星優勢:
    • 完整產品線:從入門機到旗艦機(Galaxy S 系列、Fold 系列)。
    • 技術創新:可摺疊手機技術領先。
    • AI 功能整合:透過 One UI 強化 AI 互動體驗。
  • 挑戰:
    • 蘋果在高階市場的品牌忠誠度極高。
    • 中國品牌在中低階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產品。
    •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長放緩。

📍 3. 顯示面板(Samsung Display Corporation, SDC)

  • 主要競爭者:
    • LG Display(韓國):在大型 OLED 電視面板市場上具領導地位。
    • 京東方(BOE, 中國):在中小型 OLED 面板市場競爭力強。
    • 天馬微電子(Tianma, 中國):主要在中小尺寸面板市場。
  • 三星優勢:
    • 技術領先:QD-OLED、柔性 OLED 面板技術。
    • 高階市場滲透:高端智慧型手機 OLED 面板供應。
    • 多元應用:擴展 IT 和車載顯示器市場。
  • 挑戰:
    • 京東方在中小型 OLED 面板的價格優勢。
    • LG Display 在大型 OLED 電視市場的強勢地位。
    • 技術授權風險與成本壓力。

📍 4. 消費電子與家電(Visual Display / Digital Appliances)

  • 主要競爭者:
    • LG電子(LG Electronics, 韓國):在高階電視(OLED)和家電領域具強勁競爭力。
    • 索尼(Sony, 日本):高階電視市場具品牌優勢。
    • 海爾(Haier, 中國):家電市場全球份額高,價格競爭力強。
  • 三星優勢:
    • 技術創新:AI家電技術、BESPOKE AI 系列。
    • 高階電視:QLED、Neo QLED、Micro LED 技術。
    • 生態系統:SmartThings 整合家電與物聯網(IoT)。
  • 挑戰:
    • LG 與索尼在高階電視市場競爭激烈。
    • 中國家電品牌在價格和市場滲透率上的優勢。
    • 家電市場需求增長放緩。
avatar-img
3會員
98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投資小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Merck為全球領先的製藥與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癌症免疫療法、疫苗及動物保健領域。2024年Q3營收穩健增長,研發投入加大。通過收購Elanco與Eyebiotech等,加速擴展動物保健及眼科市場,並聚焦於Keytruda、Gardasil等核心產品,展現長期成長潛力與全球市場領導地位。
雪佛龍是全球領先的能源公司,業務涵蓋石油與天然氣的勘探、開採、精煉與銷售。近期重點包括削減2025年資本支出、15億美元重組費用、530億美元收購赫斯公司,以及總部遷至德州。面臨油價波動、政策差異及併購仲裁挑戰,雪佛龍透過資產優化和成本控制,強化財務穩健性,推動低碳轉型及產能增長,維持市場競爭力。
**Hermès 愛馬仕:卓越工藝與稀缺性策略的奢侈品典範** 自1837年創立以來,Hermès 以卓越手工藝和嚴格稀缺性策略,打造出柏金包、凱莉包等經典產品。透過品牌忠誠度、全球市場佈局與持續創新,Hermès 在2024年維持穩健增長,展現出奢侈品市場中的領導地位與永恆價值。
T-Mobile US:2024 Q3財報亮點 總收入201.62億美元,淨利增長43%至30.59億美元。透過5G擴展、Ka'ena與US Cellular併購,推動用戶增長與成本優化,展現穩健成長動能。
貴州茅台是中國高端白酒龍頭企業,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1,207.76億元,淨利潤608.28億元,面臨市場價格波動,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與銷售渠道。
可口可樂是全球最大非酒精飲料公司,覆蓋200多國家,核心業務為濃縮液與完成品銷售。2024年受外匯波動及成本上升影響,營收微降,公司持續透過產品創新及永續發展穩定全球市占率。
Merck為全球領先的製藥與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癌症免疫療法、疫苗及動物保健領域。2024年Q3營收穩健增長,研發投入加大。通過收購Elanco與Eyebiotech等,加速擴展動物保健及眼科市場,並聚焦於Keytruda、Gardasil等核心產品,展現長期成長潛力與全球市場領導地位。
雪佛龍是全球領先的能源公司,業務涵蓋石油與天然氣的勘探、開採、精煉與銷售。近期重點包括削減2025年資本支出、15億美元重組費用、530億美元收購赫斯公司,以及總部遷至德州。面臨油價波動、政策差異及併購仲裁挑戰,雪佛龍透過資產優化和成本控制,強化財務穩健性,推動低碳轉型及產能增長,維持市場競爭力。
**Hermès 愛馬仕:卓越工藝與稀缺性策略的奢侈品典範** 自1837年創立以來,Hermès 以卓越手工藝和嚴格稀缺性策略,打造出柏金包、凱莉包等經典產品。透過品牌忠誠度、全球市場佈局與持續創新,Hermès 在2024年維持穩健增長,展現出奢侈品市場中的領導地位與永恆價值。
T-Mobile US:2024 Q3財報亮點 總收入201.62億美元,淨利增長43%至30.59億美元。透過5G擴展、Ka'ena與US Cellular併購,推動用戶增長與成本優化,展現穩健成長動能。
貴州茅台是中國高端白酒龍頭企業,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1,207.76億元,淨利潤608.28億元,面臨市場價格波動,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與銷售渠道。
可口可樂是全球最大非酒精飲料公司,覆蓋200多國家,核心業務為濃縮液與完成品銷售。2024年受外匯波動及成本上升影響,營收微降,公司持續透過產品創新及永續發展穩定全球市占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透過核心與未來事業的平衡發展與成長 公司創下第二季度營收及獲利新紀錄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本文為您帶來近期鴻海、技嘉和臺達電子的銷售額報告,以及全球科技行業的趨勢分析。透過評級和市場預測,解讀科技公司的表現,並分享庫存操作心得。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探索三星Galaxy S24 Ultra,搭載Snapdragon 8 Gen 3及Galaxy AI功能,提供即時語音翻譯、Chat Assist、Note Assist等多項智慧功能。討論手機成本與AI應用,探究NVC及MEC在未來的發展趨勢,AI伺服器與傳統伺服器的角力。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透過核心與未來事業的平衡發展與成長 公司創下第二季度營收及獲利新紀錄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本文為您帶來近期鴻海、技嘉和臺達電子的銷售額報告,以及全球科技行業的趨勢分析。透過評級和市場預測,解讀科技公司的表現,並分享庫存操作心得。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潛力股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u
Thumbnail
探索三星Galaxy S24 Ultra,搭載Snapdragon 8 Gen 3及Galaxy AI功能,提供即時語音翻譯、Chat Assist、Note Assist等多項智慧功能。討論手機成本與AI應用,探究NVC及MEC在未來的發展趨勢,AI伺服器與傳統伺服器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