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點都不想升級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育兒這件事已經夠苦,

如果有三個孩子更苦,

如果三個孩子中有兩個特殊兒,

應該不用多說,

很早在三寶小時候,

醫生就跟我說,我有點不想再給你更多教養建議,因為你們家是一團(我想她不好意思說出亂),實在太難了!

這幾年陪伴孩子,

總是在覺得已經比較能抓住方法時,

孩子又已經改變了,

雖然精神不變,

但總要更努力學習、改變,以幫助孩子跟自己,

有時候會進入撞牆期,

撞牆期分成,就是找不到方法,

或是更常見的是,

媽累了!真真切切他媽的累了,

這時候就進入“不情願”階段,

所有跟閨蜜或是老公說的是無止盡的為什麼是我跟抱怨……

這時候最常聽到的就是天將降大任說,

別人:妳就可以更能幫助孩子

我:不想!

別人:你就可以幫助更多人

我:為什麼是我

別人:跟著孩子升級

我:一點都不想升級

……總之……可能就像躺在地上打滾的小孩……

不想不要不行沒差

我已經盡力了啊!怎麼還是不夠!


然後最後再從這個泥淖裡面爬出來,

緩慢的打開頭腦,

升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thy Han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Cathy 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8
本文探討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正常化」概念,強調孩子天生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透過理解孩子的人類傾向,創造適合的環境並給予引導,幫助孩子發揮潛能,而非單純壓制或控制。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比較傳統教育與蒙特梭利教育的差異,指出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主體性,大人扮演激盪智慧、引導孩子發揮潛能的角色。
2025/03/08
本文探討蒙特梭利教育中的「正常化」概念,強調孩子天生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透過理解孩子的人類傾向,創造適合的環境並給予引導,幫助孩子發揮潛能,而非單純壓制或控制。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比較傳統教育與蒙特梭利教育的差異,指出蒙特梭利教育重視孩子的主體性,大人扮演激盪智慧、引導孩子發揮潛能的角色。
2025/01/07
《爸爸》裡有句台詞:「假如生活改變,然後我們自己不改變,生活只會越來越難。」 (以上採自公視文章) 改變有可能是心態, 有可能是實際的決定, 現代人因為年歲變長,社會更複雜, 四十不惑應該已經遞延了, 四十正惑恐怕才是正道, 正惑是因為,到底怎麼改變,往哪裡去?
Thumbnail
2025/01/07
《爸爸》裡有句台詞:「假如生活改變,然後我們自己不改變,生活只會越來越難。」 (以上採自公視文章) 改變有可能是心態, 有可能是實際的決定, 現代人因為年歲變長,社會更複雜, 四十不惑應該已經遞延了, 四十正惑恐怕才是正道, 正惑是因為,到底怎麼改變,往哪裡去?
Thumbnail
2025/01/06
凌遲母親的抱怨聲
Thumbnail
2025/01/06
凌遲母親的抱怨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成績,要求非常的嚴格。母親認為這是對孩子好,是愛孩子的。所以,才會對孩子如此的要求。   後來,這孩子交了男朋友,結果,成績就此一落千丈,因而遭受到母親的責罵。不久因為失戀了,這女孩子承受不了這個打擊,所以,就從自家的樓上一躍而下,而造成下肢的癱瘓。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成績,要求非常的嚴格。母親認為這是對孩子好,是愛孩子的。所以,才會對孩子如此的要求。   後來,這孩子交了男朋友,結果,成績就此一落千丈,因而遭受到母親的責罵。不久因為失戀了,這女孩子承受不了這個打擊,所以,就從自家的樓上一躍而下,而造成下肢的癱瘓。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成績,要求非常的嚴格。母親認為這是對孩子好,是愛孩子的。所以,才會對孩子如此的要求。   後來,這孩子交了男朋友,結果,成績就此一落千丈,因而遭受到母親的責罵。不久因為失戀了,這女孩子承受不了這個打擊,所以,就從自家的樓上一躍而下,而造成下肢的癱瘓。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寫著,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成績,要求非常的嚴格。母親認為這是對孩子好,是愛孩子的。所以,才會對孩子如此的要求。   後來,這孩子交了男朋友,結果,成績就此一落千丈,因而遭受到母親的責罵。不久因為失戀了,這女孩子承受不了這個打擊,所以,就從自家的樓上一躍而下,而造成下肢的癱瘓。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婚姻」不是方案,幻想幸福親子模樣 世界不會陪你演戲這毫無關注自主發芽的空洞劇本。 看看自己的個性與水準, 即可便知你會塑造什麼樣的環境與家庭。
Thumbnail
「婚姻」不是方案,幻想幸福親子模樣 世界不會陪你演戲這毫無關注自主發芽的空洞劇本。 看看自己的個性與水準, 即可便知你會塑造什麼樣的環境與家庭。
Thumbnail
正如所有那個年代的女子,結婚、生子是人生階段,追仔也是那麼自然的事。只會有人問:「你為甚麼還不生?」不會有人去問:「我為甚麼要生孩子?」 我媽就是這個年代的女子。
Thumbnail
正如所有那個年代的女子,結婚、生子是人生階段,追仔也是那麼自然的事。只會有人問:「你為甚麼還不生?」不會有人去問:「我為甚麼要生孩子?」 我媽就是這個年代的女子。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我真的很不喜歡媽媽這樣⋯⋯就因為她是媽媽,所以我就要一直包容她?」大女兒罕見、直白且忿忿不平地說出心底深處的感受。 「照理來說,的確是不需要。」我給出支持性的回應。 但是,與此同時,我順著大女兒直指核心的尖銳,在心裡面探勘到一個過去不曾被描繪過的「內在空間」,那是「超乎尋常的『子女對母親的寬容度』
Thumbnail
「我真的很不喜歡媽媽這樣⋯⋯就因為她是媽媽,所以我就要一直包容她?」大女兒罕見、直白且忿忿不平地說出心底深處的感受。 「照理來說,的確是不需要。」我給出支持性的回應。 但是,與此同時,我順著大女兒直指核心的尖銳,在心裡面探勘到一個過去不曾被描繪過的「內在空間」,那是「超乎尋常的『子女對母親的寬容度』
Thumbnail
因為她佔了一個位子,叫做《母親》 在世人大眾的眼光道德下,你得罪不起.
Thumbnail
因為她佔了一個位子,叫做《母親》 在世人大眾的眼光道德下,你得罪不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