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Babylon) 大概會被我納入演藝行業的人生電影之一。 首先,我在觀影前就知道評價兩極,看完之後大致上明白原因,不過我會說這部電影更像是一封只有相愛之人能讀懂的情書。對我而言«巴比倫»相較於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上一部膾炙人口的«樂來樂愛你»更為私密,群眾面向也更為特定。但凡有踏足一丁點演藝行業相關的工作或影視製作,想必會被本片那種瘋狂而至死不渝的浪漫打動。或許劇情些許過於荒謬甚至誇張,但我認為導演透過這種跨飾特意去渲染出「電影」(或任何演藝之路,甚至藝術產業)這個行業背後那些眾星懷藏的瘋狂與美麗。我們內心都有個極為狂熱的妮莉、傑克與曼尼,正如電影中出現數次的台詞:
「要麼你就是個明星,要麼不是。」
身為演藝人員,布萊德彼特在山丘上的那幕戲深深擊中了我。看起來是挺搞笑的,在喝醉的狀態下要趕在日落之前登上山頂拍出一顆鏡頭,所有人摒棄凝神地看著他,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到底能演還是不能。而當導演喊完開拍的那個尾音剛落,奇蹟就好像發生了一樣。 那一刻沒有傑克這個演員,只有他的角色。黃昏時分剛好地落下,和湊巧飛進鏡頭畫龍點睛的蝴蝶。這個畫面很巧妙的拍出演藝人員心中的神蹟。
上一秒還緊張的要命,手腳冰冷甚至都在發抖,連自己都不曉得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但只要一開拍、一出場、第一個字剛出口、第一個音剛落下,就是截然不同的人,和幾乎讓人瞠目結舌的表演。自我懷疑,恐懼,和挑戰自我極限的張力在一瞬間拉伸至大,既不能全然相信,卻也不能就此放棄,而每一場表演都是一場對於自我及藝術最誠懇的祈禱,和上天臨幸的祝禱。 不光是布萊德彼特這一幕,瑪格羅比也有好幾幕在描繪演員和所有團隊不顧一切只為了一顆短短幾秒的鏡頭。而從事任何其他藝術產業的我們不也是嗎?有人熬了無數個夜晚只為寫出一本小說最後的結局,有人練習了大半輩子只為了達成人琴合一的那短短一瞬間,有人耗時無數個月只為了畫出第一眼就震撼內心的一幅畫。而單單為了那幾乎如同神蹟般的一瞬間,這樣的我們何嘗不是最瘋狂的一群人? 而為什麼片名是採用聖經故事中的巴比倫呢?藝術是否是我們的巴比倫塔,而我們拼了命也想試著觸摸到神的一點光芒呢? 更加重要,讓生命看起來更加有意義的事物,除了日復一日的睜眼與閉眼,一件讓人甘願費盡心血及一生,而頓時無數人與它產生了共鳴,那一刻,所有的演員都消失了,只剩下藝術,只剩下當下,及存在本身。
我個人也非常喜歡本片的拍攝鏡頭,採用了許多較長的鏡頭,讓畫面本身具有強烈的流動感,就像一場夢或不可思議的盛宴般行雲流水。瑪格羅比讓我最難忘的就是開頭的派對,一舉一動都讓人著迷,特別是當她跑出城堡的那一幕,彷彿隔著畫面都能感受到山頂上天色漸亮時的風,而徹夜狂歡後的萬物看起來如此平靜(我本人表示感同身受,這根本學生喝到早上五點的真實感受)。迪亞哥卡爾瓦貫穿整片的神色也讓人印象深刻,當他望向瑪格羅比及布萊德彼特時,那種眼裡的崇拜、愛慕及嚮往,他看見的不光是兩個才華洋溢的演員,還有他那電影的夢想。
還有一幕個人也是非常喜歡,當布萊德彼特在酒店巧遇過去的好友時,他大勢已去慢悠悠地擺手跳舞回到房裡,而鏡頭擺在房門外,只透過門縫偷窺著房內,視線剛好集中在只佔畫面不到三分之一的浴室及浴缸。一個才子的瀟灑,浪漫,和不甘屈就於平凡。 而這些才子也只是普通人。不幸的童年,錯誤的決定,痛苦的沉淪,才華是他們一生的救贖,也是終結他們一生的死神。 總結來說我相當推薦這部電影,演員的演技都無話可說,瑪格羅比近年來逐漸在我心目中和艾瑪史東相提並論,去年看了她演的«阿姆斯特丹»也是非常出色。至於布萊德彼特就更是高竿,他的戲總是有種很順暢甚至絲滑的面部表情轉換,使總能巧妙地處理很多複雜的情緒。或許有人會說«巴比倫»的劇情略顯鬆散甚至贅戲過多,但在我看來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並不想只將鏡頭著墨在演員身上,而是整個產業興盛背後所有工作人員的血汗與努力。
其中有個小支線我超愛,就是那個黑人爵士樂手,吐槽都很好笑,卻也同時帶出了音樂如何從影片的背景配樂到登上銀幕前面成為主角,然後幾個音樂梗也很好笑。另外此次的音樂也是和«樂來樂愛你»中的音樂製作人賈斯汀·赫維茲合作,剛才提到酒店的那一幕,配樂非常像«樂來樂愛你»中的<City of star>,乍聽之下我真以為是刻意安排的小彩蛋(應該是啦,但和<city of star>還是不太一樣)。 隨著最後瑪格羅比消逝在黑暗中,布萊德彼特自殺,迪亞哥卡爾瓦從墨西哥回來後重新回到電影院,重新回到這個令他癡狂著迷的地方,回到他的青春,回到他的電影前,一行眼淚悄然落下。導演打破了第四名牆,穿插許多經典之作的畫面,和片中的剪輯,播放著家喻戶曉的<Singin’in the rain>。 落幕。 這就是我眼裡的«巴比倫»,一場追夢,一場盛宴,藝術人的信仰,和寫給同行的一封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