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3P陷阱:如何避免被情緒困住?

擺脫3P陷阱:如何避免被情緒困住?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認知升級工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的大腦總愛在負面情緒中「添油加醋」,把一件小事變成看似無法承受的壓力。

它誇大問題的影響,讓我們覺得生活中到處是失敗的影子。更可怕的是,這些情緒常常悄無聲息地操控著我們的行為和判斷。3P陷阱就像無形的枷鎖,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與無助中。但只要了解其背後的邏輯,我們就有機會解開這些鎖鏈。


什麼是3P陷阱?

3P指的是 持久性 (Permanent)普遍性 (Pervasive)個人化 (Personal),是我們面對負面事件時常見的思維模式。如果不小心陷入這些陷阱,會讓我們覺得問題很大、很難解決,甚至影響整體的情緒和生活。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三種陷阱具體是什麼樣子,以及如何避免它們。

raw-image

1. 持久性 (Permanent):這件事是不是永遠無法改變?


當我們覺得問題會持續下去、永遠無法解決時,就落入了持久性的陷阱。這種思維模式會讓人對未來充滿悲觀,甚至喪失改變現狀的動力。很多時候,這種「永遠無法改變」的感覺其實只是暫時的挫敗感在作祟。關鍵是要學會區分暫時的挑戰與真正的無法改變,不要讓情緒把自己困住。

例子:

  • 「這次考試沒及格,我以後都不可能考好。」
  • 「這段關係變得冷淡,我們再也不會和好。」
真相:問題往往是暫時的,但我們的大腦卻喜歡把它無限延伸,讓自己感覺無望。實際上,很多事情只需要時間或一些小改變,就能逐漸改善。

怎麼辦?

  • 提醒自己:情況會變好。 問問自己:「這真的會持續到永遠嗎?」
  • 專注在當下能改變的部分。 把問題拆解成小步驟,逐步解決。
  • 尋求支持和建議。 和信任的人討論,可能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新角度。

2. 普遍性 (Pervasive):一件事搞砸了,我的人生也毀了?


普遍性的陷阱讓我們覺得,某件事情的失敗會影響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這種誇大的想法,會讓人感覺生活失控,彷彿每個領域都遭遇了挫敗。其實,問題通常只影響某個局部,但我們的大腦卻會放大它的影響,甚至讓情緒蔓延到不相關的領域。這樣的思維不僅會加重壓力,還會讓我們忽視生活中的其他亮點。

例子:

  • 「這次工作出錯,說明我根本不適合這個職位。」
  • 「和朋友吵架了,我的人際關係肯定很糟糕。」
真相:一個領域的問題並不代表你的整體能力,但我們常常誇大了它的影響,讓它占據我們的全部生活。

怎麼辦?

  • 學會分清局部和全局。 問問自己:「這件事是否只影響了某個領域,而不是整個人生?」
  • 重點關注正向部分。 找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成功,給自己信心。
  • 理性思考事件的影響範圍。 列出事件的實際影響點,避免過度延伸。

3. 個人化 (Personal):是不是都是我的錯?


當我們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因於自己時,就陷入了個人化的陷阱。這種思維模式會讓人過度自責,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其實,問題的發生往往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我們的大腦容易選擇性忽略外部因素,只看到自己的責任。過度個人化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會削弱我們的信心和行動力。

例子:

  • 「專案出問題,肯定是因為我不夠努力。」
  • 「朋友不主動找我,肯定是因為我太無趣了。」
真相:我們常常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影響,過度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不僅會讓我們感到內疚,還會削弱自信。

怎麼辦?

  • 評估外部因素。 問問自己:「這件事情有沒有其他原因導致?」
  • 不要過度自責。 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學會與他人和環境共同承擔責任。
  • 練習正向自我對話。 告訴自己:「我已經盡力了,剩下的事情也不全在我控制中。」

如何避免3P陷阱?

  1. 覺察自己的思維模式。 當你覺得情緒低落時,檢查自己是否正在陷入持久性、普遍性或個人化的陷阱。
  2. 挑戰自己的想法。 問自己:「這個想法真的合理嗎?有沒有其他可能性?」
  3. 專注當下可以改變的部分。 把注意力放在眼前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對未來的過度擔憂。
  4. 和他人交流。 有時候,他人的視角能幫助我們打破負面思維的循環。

結語:情緒不是敵人,而是你的導航燈


情緒是一種智慧,為你指出方向,而不是拖累你的負擔。當你感到被情緒困住時,試著問自己:「它想告訴我什麼?」負面情緒可能讓你感到挫敗,但它也能成為成長的契機。每一次情緒波動,都是一次機會,讓你更了解自己、更接近解決方法。與其抗拒,不如去接受,因為真正的力量來自於理解和接納。學會擁抱情緒,你會發現生活的難題變得更加簡單。

情緒是導航燈,帶領我們走出3P陷阱,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道路。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78會員
326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面對情緒混亂、想法打架,你需要的不只是「想開一點」,而是「讓孔明上線」。這篇文章教你認識三種思考角色:情資官幫你看清楚、軍師幫你想清楚、交涉官幫你說清楚。當你會辨聲音、看局勢、能回應,你就不再只是情緒的奴隸,而能真正成為行動的駕駛者。
我們常以為自己太情緒化,其實只是想法和感覺卡在一起沒被分清楚。這篇文章提醒我們:不是每個念頭都是真的,也不是每個情緒都該被壓下。透過簡單的三步驟,把混亂攤開、陪自己釐清,你會發現:你不是被情緒困住的人,而是正在學會好好理解自己的大人。
我們以為「懂」是知道答案,但其實真正的懂,是能分清楚看起來很像、其實不一樣的地方。模糊不清的問題常讓人卡住,而能把概念分開、說明白的人,才真的能推動事情。每一次把話說得更清楚,都是走向專業的一小步,也讓彼此的合作更順暢、更安心。
面對情緒混亂、想法打架,你需要的不只是「想開一點」,而是「讓孔明上線」。這篇文章教你認識三種思考角色:情資官幫你看清楚、軍師幫你想清楚、交涉官幫你說清楚。當你會辨聲音、看局勢、能回應,你就不再只是情緒的奴隸,而能真正成為行動的駕駛者。
我們常以為自己太情緒化,其實只是想法和感覺卡在一起沒被分清楚。這篇文章提醒我們:不是每個念頭都是真的,也不是每個情緒都該被壓下。透過簡單的三步驟,把混亂攤開、陪自己釐清,你會發現:你不是被情緒困住的人,而是正在學會好好理解自己的大人。
我們以為「懂」是知道答案,但其實真正的懂,是能分清楚看起來很像、其實不一樣的地方。模糊不清的問題常讓人卡住,而能把概念分開、說明白的人,才真的能推動事情。每一次把話說得更清楚,都是走向專業的一小步,也讓彼此的合作更順暢、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