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搞錯的事情說到幸福,很多人其實都有點「誤解」。不管是工作、金錢、愛情還是物質,大家總以為「得到了,就會開心」,但實際情況往往沒那麼簡單。
學生的目標和期待通常很明確:拿好成績、暑假搶高薪實習,未來進名校、找到理想的工作。然而,很多人都低估了「預期幸福」和「實際感受」之間的差距。比方說,你以為拿到夢寐以求的工作會超開心,但事實是,幸福感可能只維持短短一段時間。研究發現,當你沒拿到工作時,覺得自己會超痛苦;可一旦真的發生了,影響其實比你想的要小。薪水也是一樣。有趣的是,收入越高的人對「理想薪水」的標準也越高。當你年薪3萬美金時,會覺得5萬就很完美;但當你賺到10萬時,又覺得25萬才是真正的理想收入。這種不斷往上的期望,讓幸福變成了一個永遠抓不到的目標。重點:工作和薪水的確重要,但它們帶來的快樂不如我們以為的那麼持久。靠外在條件來追求幸福,可能走錯方向了。
我們來聊聊金錢的問題。每個人都覺得「多一點錢會讓日子更好過」,這沒錯,但這種「更好」有個上限。研究指出,當年收入達到一定水準後,錢對幸福感的影響幾乎停滯了。也就是說,當基本需求被滿足後,多賺的錢可能只會讓你覺得「自己生活過得不錯」(這叫生活評價),但對你的日常快樂感受(情感幸福)幫助有限。更有趣的是,從歷史來看,我們現代人的物質條件比1940年代好了很多,但幸福感卻沒有提升,甚至略低。為什麼?因為「比較心」和「適應性」在作祟。我們習慣了新買的東西、習慣了高收入,然後又開始跟別人比較,結果就是永遠不滿足。重點:錢確實能解決一些煩惱,但別把它當成幸福的終極來源,因為這條路其實走不通。
除了工作和錢,大家還常把希望寄託在物質、愛情、外貌和學業成就上,但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
既然幸福不是靠外在條件,那該怎麼辦?問題就在於我們的「直覺」經常出錯。舉個例子,很多人認為壞事(如失業或分手)會讓自己痛苦很久,但實際上這種痛苦通常是短暫的;而好事(如升職或買新車)也不會像預期中那樣長久地帶來快樂。這是一種心理偏見,叫做「情感預測不準確」。我們高估了好事的快樂,低估了壞事的恢復能力,結果導致追求錯誤的目標。再加上社會比較(尤其是社交媒體的影響),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但這些感覺根本不真實。
其實,幸福感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我們的「意圖和努力」。心理學家Sonja Lyubomirsky指出,雖然基因和環境會影響幸福,但我們的行為才是決定幸福的關鍵。問題是,很多人把努力花在了錯的地方——像是追求名牌、金錢或完美外貌,結果適得其反。下一步,我們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目標,問問自己:「我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它真的能讓我長期快樂嗎?」通過正念練習、自我觀察,以及調整期望,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幸福來源,並從根本上改善生活。結語幸福,從來都不是來自外在條件的堆砌。它更多來自內心的平靜和對生活的真實熱愛。與其一味追求社會定義的成功,不如花點時間,找出什麼才是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不再被錯誤的幸福觀牽著走,或許幸福,就在那裡等著我們發現。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