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誤解5/5] 學習目標與心態:追求真正的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學習目標與心態:追求真正的學習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學習已成為每個人追求成功的必經之路。然而,許多人在追求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將焦點放在成績上,認為高分數就是幸福的代名詞。這樣的觀念不僅讓學生感到壓力,還可能導致他們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事實上,成績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密切。

許多研究顯示,成績的高低對於學生的幸福感影響微乎其微。Levine 等人的研究指出,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預測往往不準確,實際上,成績並不是決定幸福感的唯一因素。當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獲得好成績時,學生的內在動機會受到削弱,學習變得乏味且機械。這樣的情況下,學習不再是探索知識和自我成長的過程,而是變成了一種為了分數而進行的任務。

在學習的動機方面,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外在動機是指為了獲得獎勵(如成績)或避免懲罰而學習,而內在動機則是因為對學習本身的熱愛而參與學習活動。Deci 的研究表明,當參與者在玩益智遊戲時,被分為有獎勵和無獎勵兩組,結果發現獲得獎勵的參與者在後續的自發性參與中顯著減少。這一發現提醒我們,內在動機才是持久學習熱情的關鍵。

然而,過度關注成績的學生,往往在進入大學後,因為成績的壓力而失去對學習的熱情。他們可能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新的挑戰,這樣一來,他們的學習潛能就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這時,成長心態的概念便顯得尤為重要。

成長心態是指相信能力和智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學習來提升,而固定心態則認為智力和能力是固定的,無法改變。Carol Dweck 的研究顯示,成長心態的學生在面對挑戰時,會更加努力,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固定心態的學生則容易因為失敗而放棄,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種心態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未來的發展。

成長心態的好處不僅在於學習與表現,還包括情緒管理。當學生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時,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會增強,從而提升整體的學習效果。這樣的心態轉變不僅對學習有利,還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為了幫助學生轉變心態,教育介入的有效性不容忽視。透過提供有關神經科學的資訊,讓學生了解成長心態的好處,可以有效改變他們的觀念。例如,某些實驗顯示,接受成長心態教育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顯著提高,這表明心態的轉變能夠直接影響學習成果。

總結來說,追求的不是好成績,而是良好的心態和內在動機。當我們將焦點轉向學習的過程,而非僅僅結果時,才能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學習不應該僅僅是為了獲得好成績,而是應該成為一個探索和成長的過程。


追求真正的快樂:善行與幸福的關聯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許多人往往忽略了善行的重要性。研究顯示,友善行為能顯著提升個人的幸福感。這讓我們重新思考,幸福的來源不僅僅是物質的擁有,還包括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和互動。

許多人認為,高薪和好成績能帶來幸福,但實際上,這些因素的影響有限。真正的快樂來源於內心的滿足和人際關係的連結。研究者將人群分為快樂和不快樂兩組,並調查他們的善行行為。結果顯示,快樂的人更傾向於進行善行,並且對善行的記憶更深刻。

在一項實驗中,參與者被要求回想自己最近的善行,並測量他們的幸福感。結果發現,僅僅回想善行就能顯著提升幸福感,這表明善行對於幸福感的正面影響。Sonja Lyubomirsky 的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在一周內進行五次隨機善行,結果顯示,在同一天內進行多次善行的參與者,幸福感提升最顯著。

此外,花錢做善事的效果也值得關注。在 Happy Money 實驗中,參與者被給予一定金額,必須選擇花在自己身上或他人身上。結果顯示,花錢給他人比花錢給自己更能提升幸福感。這一發現進一步強調了善行對於幸福感的正面影響。

在跨文化研究中,即使是在經濟條件不同的文化中,花錢給他人的幸福感提升效果依然存在。這表明善行的影響是普遍的,無論文化背景如何。

總之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內在的動機和善行都是我們獲得真正快樂的關鍵。透過改變心態和行動,我們能夠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意義與快樂。追求快樂的方式不必依賴外在的成就,而是可以通過內心的善行和關懷來實現。

avatar-img
7會員
47內容數
想發什麼就發的人,就如同我的名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迷茫人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追求幸福是現代人的終極目標,但我們常將幸福與物質財富畫上等號。本文探討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於外在的擁有,而是來自於內在的滿足和意義的追尋,並說明如何透過發揮個人特長、體驗心流、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來提升幸福感。
運動、睡眠與幸福心理學息息相關,透過增強運動習慣、改善睡眠品質及培養正面思維,提升幸福感。文章探討運動和睡眠對身心健康的益處,並說明如何克服心理偏見,珍惜生活經驗,提升整體幸福感。
探討心理學家提出的「錯誤渴望」概念,說明人們對未來幸福的預測常與實際情況不符,並分析導致此現象的幾個因素,例如心智偏見、社會比較和享樂適應。文章指出,瞭解這些因素,並避免不合理的比較,將有助於提升幸福感。
重新思考幸福: 我們常常搞錯的事情說到幸福,很多人其實都有點「誤解」。不管是工作、金錢、愛情還是物質,大家總以為「得到了,就會開心」,但實際情況往往沒那麼簡單。 工作是否帶來幸福 學生的目標和期待通常很明確:拿好成績、暑假搶高薪實習,未來進名校、找到理想的工作。然而,很多人都低估了「預期幸福」
即將前往日本自助旅遊的注意事項整理,包括Suica西瓜卡購買地點、Visit Japan Web QR Code簡化、購物滿額退稅、感冒藥限購、京都大型行李搭乘巴士禁令等。
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我便從夢中醒來。我伸個懶腰,從我的軟綿綿的睡床上躍下開始新的一天。
追求幸福是現代人的終極目標,但我們常將幸福與物質財富畫上等號。本文探討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於外在的擁有,而是來自於內在的滿足和意義的追尋,並說明如何透過發揮個人特長、體驗心流、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來提升幸福感。
運動、睡眠與幸福心理學息息相關,透過增強運動習慣、改善睡眠品質及培養正面思維,提升幸福感。文章探討運動和睡眠對身心健康的益處,並說明如何克服心理偏見,珍惜生活經驗,提升整體幸福感。
探討心理學家提出的「錯誤渴望」概念,說明人們對未來幸福的預測常與實際情況不符,並分析導致此現象的幾個因素,例如心智偏見、社會比較和享樂適應。文章指出,瞭解這些因素,並避免不合理的比較,將有助於提升幸福感。
重新思考幸福: 我們常常搞錯的事情說到幸福,很多人其實都有點「誤解」。不管是工作、金錢、愛情還是物質,大家總以為「得到了,就會開心」,但實際情況往往沒那麼簡單。 工作是否帶來幸福 學生的目標和期待通常很明確:拿好成績、暑假搶高薪實習,未來進名校、找到理想的工作。然而,很多人都低估了「預期幸福」
即將前往日本自助旅遊的注意事項整理,包括Suica西瓜卡購買地點、Visit Japan Web QR Code簡化、購物滿額退稅、感冒藥限購、京都大型行李搭乘巴士禁令等。
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我便從夢中醒來。我伸個懶腰,從我的軟綿綿的睡床上躍下開始新的一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滿足與幸福來自於珍惜與內在的力量,而不是外在情緒和生命難題。瞭解情緒的作用,並尋找穿越生命難題的方法以提升自身力量。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從前有一個人叫阿森,父母告訴他,努力讀書拿高分,以後才有保障。於是他緊張又焦慮,努力念書,進入好高中,再拚進理想大學,如願以償的他以為終於解脫。 幾個月後,他擔心要是不夠努力,以後沒有職場競爭能力。於是他繼續努力,挑課不求自己的興趣,而是以能維持出色的成績為目標,快畢業時,得到一份知名企業的工作。
Thumbnail
成功與幸福是每個人所希望達到的境界,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的定義,追求不卑不亢的自信,以及通過具體練習方法逼近理想中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於個人定義成功模樣的思考和探索過程。這些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分享將為讀者提供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過去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或是「吃苦當作吃補」,勉勵我們想要成功就必定要經歷過艱辛的階段,也因此有些人深信做某一件事肯定要讓自己很痛苦才能嚐到收穫的果實。 但這樣的思維難道沒有自虐的成份存在嗎?甚至有些人還不斷宣揚自己過去慘痛的經歷來凸顯自己現在的成就,並且告訴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蓄積能量,找回由谷底反彈的快樂,走出上揚的幸福曲線
Thumbnail
滿足與幸福來自於珍惜與內在的力量,而不是外在情緒和生命難題。瞭解情緒的作用,並尋找穿越生命難題的方法以提升自身力量。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從前有一個人叫阿森,父母告訴他,努力讀書拿高分,以後才有保障。於是他緊張又焦慮,努力念書,進入好高中,再拚進理想大學,如願以償的他以為終於解脫。 幾個月後,他擔心要是不夠努力,以後沒有職場競爭能力。於是他繼續努力,挑課不求自己的興趣,而是以能維持出色的成績為目標,快畢業時,得到一份知名企業的工作。
Thumbnail
成功與幸福是每個人所希望達到的境界,這篇文章探討了成功的定義,追求不卑不亢的自信,以及通過具體練習方法逼近理想中的自己。作者分享了對於個人定義成功模樣的思考和探索過程。這些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分享將為讀者提供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過去的教育總是告訴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或是「吃苦當作吃補」,勉勵我們想要成功就必定要經歷過艱辛的階段,也因此有些人深信做某一件事肯定要讓自己很痛苦才能嚐到收穫的果實。 但這樣的思維難道沒有自虐的成份存在嗎?甚至有些人還不斷宣揚自己過去慘痛的經歷來凸顯自己現在的成就,並且告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