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薪資中位數52.5萬 高低薪差距縮小,貧富差距有變小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最近威利看到一篇政府的文章,是在講說112年薪資中位數是52.5萬元,那高低薪差距縮小到4.05倍,是12年來的最低。貧富差距有變小嗎?

 

大綱

1.薪資中位數與高低薪差距現況
2.高低薪差距縮小的原因
3.薪資統計數據的可信度與爭議
4.稅收公平與未來改革方向
5.台灣生活成本與薪資負擔的矛盾
6.短期貧富差距縮小的觀察
7.高薪與長工時的生活壓力
8.中位數薪資與通膨的挑戰
9.統計數據的局限與勞工代表性
10.善用資源與投資的建議


關鍵字

#薪資中位數 #高低薪差距 #貧富差距 #薪資統計 #數據可信度 #稅收公平 #生活成本 #通膨挑戰 #長工時 #投資建議

 

高低薪差距縮小,貧富差距有變小嗎

 

那我看了這個主計處裡面所公告的平均薪資,就是112年工業以及服務業總薪資跟薪資中位數的數據。平均薪資是70.1萬元,年增0.71%,薪資中位數是52.5萬,年增1.22%。那就代表說有一半的受雇員工是低於52.5萬。

 

薪資差距的縮小,最高薪10%跟最低薪10%的薪資差距縮小到4.05倍,相較於前年的4.21倍來說,是大幅的縮小,那是12年來的最低值。

 

你光看這樣子的標題,你會不會覺得說是不是貧富差距縮小了?你會有這樣子的感受嗎?那因為從數據上來看,好像是這個樣子。

 

薪資差距縮小的原因與景氣分析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變化呢?其中裡面新聞有在分析是關於景氣放緩的關係,比如說中端需求疲弱,導致製造業的分紅跟獎金減少,高薪者的薪資增幅較小。所以基本工資的上調,就等於是讓比較低薪的人薪資可以增高一點點,然後縮小了高低薪的差距。

 

關於這個論點,我覺得他這裡寫的是對的。的確,雖然說你各位看現在股市好像還蠻熱絡的,雖然有一些跌啦,但是從總體來說是算熱絡。但是實際上在這種製造業,尤其像科技業這種製造業來說,他的需求並沒有說有升溫,需求這邊還是屬於比較疲弱的狀況。

 

的確這個分紅跟獎金就沒有這麼好了,那當然等於是發的好的人沒這麼多了。那低薪的人因為基本工資上調的關係,的確高薪高低薪的差距會比較縮小一點點。

 

薪資統計與數據可信度的疑慮

 

那我看有一些網友有一些疑慮啦。網友有一些論點,比如說薪資統計的疑慮。另外這個討論到說數據的可信度,因為這些數字其實低估了實際收入。比如說有些高收入的人群,像自營業跟房東就沒有被充分反映。另外受僱員工的數據還不包含自營業、夜市攤販,這些沒有繳稅的群體可能造成誤解。

 

稅收公平與未來改善方向

 

我覺得這的確是政府應該要未來改善的一個方向。像有些自營業者或者是夜市攤販這些,他們到底要不要收稅金呢?那我想因為我們有很多朋友,他可能也是做這方面的。可是我認為啦,像這種你是有收入的,但是卻沒有繳稅的這一群人來說啊,他可能會覺得說,我幹嘛要繳稅?我又自己做生意,自己承擔風險,我本來風險就比較高啊,為什麼要繳稅?

 

可是對有繳稅的這些勞工來說,他會覺得為什麼大家都是台灣人民,我們社會上這些建構的這些基礎設施,比如說你各位去一些什麼巨蛋去看演唱會,那或者是你搭的一些捷運啊,這些交通車啊,政府做的,那為什麼你們這些民眾是屬於營業者、自營業者、夜市攤販就不用繳稅?

 

也有一部分的民眾可能會有這樣子的思考跟論點。所以我認為其實這部分應該是政府未來在稅基啊,在收稅的時候,他其實應該慢慢去思考怎麼讓這些沒有辦法收到稅金的人,他也可以負擔一定比例的稅金呢?

 

這我覺得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不是代表說一定都不收,或者是因為徵收很困難而放棄掉這一些可以納入稅金的部分的群體。那因為畢竟大家生活在台灣,你所利用到的基礎設施,或者是你享受到的一些福利,的確是全民共有。

 

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的時候,當然全民要一起來徵收到稅金這件事情,他應該是要發生。那很可惜就是目前是這樣子的狀況。

 

台灣生活的困境與薪資負擔

那有些網友會覺得說,52.5萬的中位數薪資覺得不相信那他們會認為說這樣薪資其實在台灣生活困難啊,很難去支付日常開銷,比如說住房跟一些基本的需求,那跟這種房價生活成本是嚴重不匹配。


以中位數薪資52.5萬來說,我覺得要看地區怎麼生活。因為有些地區的確他的消費是沒有這麼高,但是如果你在台北市或是大台北地區要生活,的確就是有點辛苦,甚至應該講很困難。


那這樣子的生活困境,的確在某些城市裡面會發生。但是他畢竟這個統計是全台灣,也不是全台灣的房價都是非常非常的貴,所以比較不好這樣子的論斷啦。


短期貧富差距縮小的觀察

貧富差距到底有沒有縮小的觀點,我認為只是在這個年度,這幾個年度因為需求還沒有增溫的關係,所以你可能會看到這樣子貧富差距縮小的數據。


那只是因為高薪族的收入減少,但是實際上在未來如果薪資又增長回去,那的確他的貧富差距又回去啦。所以他這等於也是一個短期的調整而已,並不是說真實的狀況。


 

高薪長工時與生活困境

那有人會認為說像一些科技業,他是屬於這種長工時,但是高薪的狀況,他未必是真正就是他們過得很開心的意思啦。


沒有辦法反映到人民生活的困境。我想數據上真的很難去反映到每個人,在台灣百百款人,你不可能都表彰到每個人的真實狀況,這是有困難的事情。


但是我們只能認為說這個貧富差距縮小,他並不是真實的,真的反映到整個台灣的群眾的情況。你可能只能認為說這是一個短期的現象而已。


 

中位數的定義與通膨的挑戰

那有些朋友會認為中位數啊,這種定義混淆,認為說52.5萬的年薪過低,不能去反映現實的高房價跟通脹。那也有人認為說這個中位數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


那我想因為網友們會對於發布的數據有些質疑啦,比如說難以支撐生活啊這些情況,那甚至會懷疑這個數據到底是不是真的。


就我認為中位數50幾萬,這個東西已經講好幾年了,我認為他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幅的增長,看起來連通膨的表現都還沒有啊。


你看現在賣東西啊買東西,你去買東西好了,這邊新聞裡面提到薪資中位數年增1.22%,平均總薪資是年增0.71%。你各位去買便當啊,隨便買都超過這個1%了啦,1% 2% 隨便買都超過。


所以你會發現說人民的生活會感受到越來越辛苦,可是你的薪資收入好像是一直在減少。因為隨著通膨的關係,你的薪資收入又沒有如期的提升,那你就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品質在被剝奪當中。


 

貧富縮小的錯覺與生活感受

所以人民會覺得有點怎麼講,薪資收入好像看起來貧富差距變低了,可是為什麼我買東西還越買要花越多錢,會覺得說心情就不是這麼美麗啊,不是這麼快樂。


當然我覺得啦,這種東西就代表說我們可以去觀察一部分的人,他可能會有這樣子的表現跟情況。


 

統計數據的局限與勞工代表性

就我自己的觀察來看,薪資的這種統計數據啊,沒有辦法真的是真實代表台灣貧富差距的狀況。因為就如新聞所說,真的有很大一群人他們是不繳稅的,那或者是說本來就很有錢,他就不叫做勞工。


那你只是去看這種服務業總薪資啊,工業跟服務業總薪資的中位數來去反映台灣的狀況,其實這不是這麼客觀。


因為勞工在整個台灣裡面,他也只是佔一部分,並不是全部的人口都是屬於勞動能口,也不能這樣說。所以他只能是代表一部分的狀況而已。


 

善用資源與投資建議

當然我想有很多網友會覺得說真的大家的生活好像過得越來越困苦啊。所以沒辦法,你只能夠善用手上你僅有的這一副牌,盡量打出一副好牌啊,也只能這個樣子。


就盡量改善自己的財務狀況跟生活。有機會就多投資,投資在正確的東西上,那你就有機會幫自己多加一點薪,這樣子的感受。


分享總是單純的快樂,期待下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29.7K會員
892內容數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2025/04/15
● 美國街頭的反川普情緒與關稅影響  最近幾天在美國街頭有很多人反對川普,反對他的關稅政策。對美國人來說,這項關稅政策的影響其實蠻大的。比如說,假設你是一般老百姓,你會遇到物價上漲的問題。 因為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自然增加,而進口商的成本上升,最後一定會轉嫁給消費者。所以
Thumbnail
2025/04/15
● 美國街頭的反川普情緒與關稅影響  最近幾天在美國街頭有很多人反對川普,反對他的關稅政策。對美國人來說,這項關稅政策的影響其實蠻大的。比如說,假設你是一般老百姓,你會遇到物價上漲的問題。 因為關稅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自然增加,而進口商的成本上升,最後一定會轉嫁給消費者。所以
Thumbnail
2025/04/14
關稅戰導致經濟大蕭條,跌幅約90%,並花了25年(至1954年)才恢復。   閱讀資料時,看到這段歷史: 美國歷史上,#關稅戰導致經濟大蕭條,道瓊工業指數從1929年的381點高位跌至1932年的41點,跌幅約90%,並花了25年(至1954年)才恢復。 Grok3的整理: ● 《斯姆特-霍
2025/04/14
關稅戰導致經濟大蕭條,跌幅約90%,並花了25年(至1954年)才恢復。   閱讀資料時,看到這段歷史: 美國歷史上,#關稅戰導致經濟大蕭條,道瓊工業指數從1929年的381點高位跌至1932年的41點,跌幅約90%,並花了25年(至1954年)才恢復。 Grok3的整理: ● 《斯姆特-霍
2025/04/14
#川普關稅政策是否會導致經濟大蕭條? AI的分析很有意思,如果經濟輕度衰退大概需要1到2年回復,大家撐住。 Grok3分析: ● 要判斷川普目前的關稅政策是否會導致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那樣的後果,我們需要比較兩者的背景、規模、全球經濟環境以及可能的反應,並分析當前的獨特因素。以下是逐
2025/04/14
#川普關稅政策是否會導致經濟大蕭條? AI的分析很有意思,如果經濟輕度衰退大概需要1到2年回復,大家撐住。 Grok3分析: ● 要判斷川普目前的關稅政策是否會導致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那樣的後果,我們需要比較兩者的背景、規模、全球經濟環境以及可能的反應,並分析當前的獨特因素。以下是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威利看到一篇政府的文章,是在講說112年薪資中位數是52.5萬元,那高低薪差距縮小到4.05倍,是12年來的最低。貧富差距有變小嗎?   大綱 1.薪資中位數與高低薪差距現況 2.高低薪差距縮小的原因 3.薪資統計數據的可信度與爭議 4.稅收公平與未來改革方向 5.台灣生活
Thumbnail
最近威利看到一篇政府的文章,是在講說112年薪資中位數是52.5萬元,那高低薪差距縮小到4.05倍,是12年來的最低。貧富差距有變小嗎?   大綱 1.薪資中位數與高低薪差距現況 2.高低薪差距縮小的原因 3.薪資統計數據的可信度與爭議 4.稅收公平與未來改革方向 5.台灣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最低工資持續調漲的背景與影響。自2016年以來,最低工資已增長42.9%,但面對物價漲幅和生活成本上昇,許多人感受並不樂觀。文章分析了最低工資上漲對整體薪資、企業成本控制及勞動文化的影響,同時探討了社會與心理層面的正面效益。透過數據和案例,本文希望為最低工資相關議題提供一個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最低工資持續調漲的背景與影響。自2016年以來,最低工資已增長42.9%,但面對物價漲幅和生活成本上昇,許多人感受並不樂觀。文章分析了最低工資上漲對整體薪資、企業成本控制及勞動文化的影響,同時探討了社會與心理層面的正面效益。透過數據和案例,本文希望為最低工資相關議題提供一個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先說結論: 主計總處時隔30年,再次發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從16.8倍擴大至66.9倍。前20%家庭資產淨值平均每戶5133萬元,與最貧窮20%家庭資產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進一步觀察,前20%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為3,809萬元,後20%的家庭只有222萬元,差距超過17倍。而房
Thumbnail
先說結論: 主計總處時隔30年,再次發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貧富差距從16.8倍擴大至66.9倍。前20%家庭資產淨值平均每戶5133萬元,與最貧窮20%家庭資產77萬元差距高達66.9倍。 進一步觀察,前20%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為3,809萬元,後20%的家庭只有222萬元,差距超過17倍。而房
Thumbnail
最近財政部公布了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資料,很多媒體也發了很多這類地區所得排名新聞,我也去找了財政資訊中心網站找了相關資料,裡面除了平均數還有第一分位數、中位數、第三分位數、標準差能讓我們對資料評估的更正確。 平均數(Mean)是一組數據之和,除以這組數據個數,目的是表徵數據集中趨勢。
Thumbnail
最近財政部公布了110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資料,很多媒體也發了很多這類地區所得排名新聞,我也去找了財政資訊中心網站找了相關資料,裡面除了平均數還有第一分位數、中位數、第三分位數、標準差能讓我們對資料評估的更正確。 平均數(Mean)是一組數據之和,除以這組數據個數,目的是表徵數據集中趨勢。
Thumbnail
本文分享重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低薪定義(低於薪資中位數三分之二)。 110年全台有超過405萬人,約有一半員工平均月薪資低於4.2萬元。 104人力銀行調查近兩年求職會員,發現今年全體63個產業的平均月薪約為4.3萬。低薪產業高達三分之二。 產業K型發展拉大薪資M型化結構。 經濟成長
Thumbnail
本文分享重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低薪定義(低於薪資中位數三分之二)。 110年全台有超過405萬人,約有一半員工平均月薪資低於4.2萬元。 104人力銀行調查近兩年求職會員,發現今年全體63個產業的平均月薪約為4.3萬。低薪產業高達三分之二。 產業K型發展拉大薪資M型化結構。 經濟成長
Thumbnail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日,星期二。 一篇在《環球郵報》討論加拿大中產階級的文章非常吸引我。當然我很想知道自己離「中產」的標準有多遠…… 不同省份從富有、中產到低收入的各項均值又有不同,這跟各地房價也有關。產石油的亞伯達省的中產收入到了別省就有可能是高收入。但中產階級總之房貸繳起來很輕鬆,帳單付來也沒問題。
Thumbnail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日,星期二。 一篇在《環球郵報》討論加拿大中產階級的文章非常吸引我。當然我很想知道自己離「中產」的標準有多遠…… 不同省份從富有、中產到低收入的各項均值又有不同,這跟各地房價也有關。產石油的亞伯達省的中產收入到了別省就有可能是高收入。但中產階級總之房貸繳起來很輕鬆,帳單付來也沒問題。
Thumbnail
受前兩年歐美國家寬鬆貨幣政策、俄烏戰爭及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問題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真的是全球都在面對高通膨的壓力。但在台北不開車(對油價無感)和不自己做飯(不怎麼上超市採買食品)的我,對物價波動一向比較沒有感覺。不曉得大家覺得台灣物價上漲的厲害嗎?
Thumbnail
受前兩年歐美國家寬鬆貨幣政策、俄烏戰爭及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問題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真的是全球都在面對高通膨的壓力。但在台北不開車(對油價無感)和不自己做飯(不怎麼上超市採買食品)的我,對物價波動一向比較沒有感覺。不曉得大家覺得台灣物價上漲的厲害嗎?
Thumbnail
最近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好奇… 新聞的主要內容是說,十年來月薪5萬的買房人口減少很多,一般上班族愈來愈負擔不起高房價…
Thumbnail
最近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好奇… 新聞的主要內容是說,十年來月薪5萬的買房人口減少很多,一般上班族愈來愈負擔不起高房價…
Thumbnail
每個月,行政院主計總處都會發佈「國情統計通報」,最近發佈的一則通報(2019.04.12)說明平均薪資有所成長,但通常報喜不報憂,過於形式,久而久之就略過不讀了。
Thumbnail
每個月,行政院主計總處都會發佈「國情統計通報」,最近發佈的一則通報(2019.04.12)說明平均薪資有所成長,但通常報喜不報憂,過於形式,久而久之就略過不讀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