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否威脅你的工作?看AI如何幫助而非取代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常常有人會討論"AI取代人類"的話題,也有不少學子擔心自己的工作將來會被取代。如今,只要敘述具體場景、應用角色、成果格式等命令,就能讓AI寫出程式碼、創作出漂亮的文章。近來這些事情更是變得輕而易舉。隨著科技日新月異,AI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元與靈巧。對於學會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AI的人來說,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與時效性。無論是處理大量數據還是編寫簡單的文件,AI都能快速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時間。

AI是否會取代人類?

AI是否會取代人類?


然而,談到"取代"這個兩個字感覺有點沉重。

AI的強項主要集中在人類左腦所負責的領域,比如邏輯推理、數據計算、程式編寫以及其他助理角色,對於文科生而言,這無疑是一大福音。只需一句指令,AI便能協助完成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的程式設計或數學運算,這樣的功能對許多人來說是驚喜且不可思議的。然而,這並不代表AI完全無所不能。事實上,AI的表現也會出現錯誤,尤其是當它處理複雜或新穎的情況時。


經常使用AI的人都知道,AI的答案並非總是正確或可依賴,機器的學習仍然存在許多局限性。比如在程式碼生成過程中,AI可能會提出一個看似正確,但實際上無法執行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專業人才的判斷仍然是至關重要的,他們需要對AI給出的結果進行核查,並進行必要的調整。

以程式設計為例,AI確實能幫助寫出許多基礎的程式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程序流程。但若涉及到高階架構設計或複雜的邏輯關聯,AI仍然難以完全理解並給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比如在開發產品時,AI可以協助撰寫小段的代碼,但如何協調不同模塊的整合、考量使用者需求以及如何提升程式碼的可讀取性及容易維護,這些仍需要開發者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因此,儘管AI能為開發者提供很大的幫助,但它並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專業人才的角色。

與此同時,AI在處理與人類右腦相關的功能時則顯得更加不足。右腦主要負責情緒處理、同理心、創意和設計理念等方面,而這些正是AI目前最難以模仿的領域。即便現在已有一些AI技術試圖模擬情緒反應或創意過程,親身體驗後仍能感受到其回答缺少了人類的情感與人性。例如,當我們向AI述說心情時,儘管它可以根據語言模式生成回應,但這些回應常常顯得冰冷、機械,並未真正理解我們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AI很難真正取代心理醫生或社會工作者等職業的原因,這些職業需要高度的同理心和人際互動,而這些是AI無法提供的。

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人正在經歷生活中的困難,想尋找情感支持。雖然AI可以扮演一個聆聽者的角色,但它無法像人類一樣提供真正的情感共鳴。例如,我將主管的壞話誤傳到了公司群組😁(相信大家都有經驗),心情五味雜陳又焦慮。但AI的回覆實在理性得太不像人類。

與AI訴說焦慮

與AI訴說焦慮


而當情感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或涉及深層心理問題時,AI則完全無法代替專業的心理輔導或治療。

因此,我認為人們不必過於懼怕AI的發展,反而應該學會如何善用AI的優勢。正如有人所說,真正需要擔心的是那些不會使用AI的人。AI應該被視為我們的神隊友,而不是隊長。它能夠協助我們完成那些繁瑣且重複性的工作,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專注於需要創造力和情感交流的領域。比如,在創意產業中,AI可以幫助進行初步的設計或編排,從而減少時間成本,但最終的設計理念、藝術風格以及與群眾的情感連結,仍然需要人類的參與。

目前使用人數較多的AI模型

目前使用人數較多的AI模型


總的來說,AI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很多可能性,但它仍然有許多局限性。學會如何與AI合作,而不是單純依賴它,將是未來職場成功的關鍵。透過充分發揮人類的情感與創意優勢,再加上AI的高效處理能力,我們一定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達到更高的效能與成就。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按下愛心❤️、分享你的看法!你的支持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也能讓我持續創作出更多值得分享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蘋心而論
1會員
14內容數
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和靈感,生活對我來說就像一座寶藏,總能激發源源不絕的想法和故事。 我同時也是一名華語教師,有意願請來信或私訊。
蘋心而論的其他內容
2025/03/27
一位新手華語老師分享她的線上教學經驗,從零到一找到第一位學生,並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與建議,包含教學方法、教材準備、平臺選擇和自我行銷。
Thumbnail
2025/03/27
一位新手華語老師分享她的線上教學經驗,從零到一找到第一位學生,並提供一些寶貴的經驗與建議,包含教學方法、教材準備、平臺選擇和自我行銷。
Thumbnail
2025/03/16
二月底離開冰島後,短暫造訪荷蘭三天,遊歷阿姆斯特丹與贊代克風車村。文章詳細描述荷蘭的交通、建築、生活習慣與文化,例如:便捷的公共交通、自動化且無障礙的設計、獨特的狹長型建築風格、自行車友善環境、以及超市的自助掃碼結帳系統等。並分享在阿姆斯特丹超市採購的經驗,以及在風車村欣賞美麗風景與野生動物的見聞。
Thumbnail
2025/03/16
二月底離開冰島後,短暫造訪荷蘭三天,遊歷阿姆斯特丹與贊代克風車村。文章詳細描述荷蘭的交通、建築、生活習慣與文化,例如:便捷的公共交通、自動化且無障礙的設計、獨特的狹長型建築風格、自行車友善環境、以及超市的自助掃碼結帳系統等。並分享在阿姆斯特丹超市採購的經驗,以及在風車村欣賞美麗風景與野生動物的見聞。
Thumbnail
2025/03/06
建立個人品牌,成為獨一無二的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個人品牌是你的最大資產。透過持續的累積與曝光,讓世界看見你的價值與熱情。
Thumbnail
2025/03/06
建立個人品牌,成為獨一無二的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個人品牌是你的最大資產。透過持續的累積與曝光,讓世界看見你的價值與熱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是否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AI的優缺點及應用前景。 1. 優點: 效率提升: AI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 精準度提高: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近年來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是否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AI的優缺點及應用前景。 1. 優點: 效率提升: AI可以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數據,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和成本。 精準度提高: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人類是否會因為人工智慧,出現大規模失業潮,讓絕大多數的人們,未來都找不到工作,因為機器人與 AI 都做得比他們更好?如果上述這樣的情景真的發生,那代表人類社會在過往千年運作的經濟體系,很可能會徹底被打掉重練
Thumbnail
人類是否會因為人工智慧,出現大規模失業潮,讓絕大多數的人們,未來都找不到工作,因為機器人與 AI 都做得比他們更好?如果上述這樣的情景真的發生,那代表人類社會在過往千年運作的經濟體系,很可能會徹底被打掉重練
Thumbnail
AI真的很方便,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遺忘自己要如何去執行。
Thumbnail
AI真的很方便,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遺忘自己要如何去執行。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AI)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AI技術引起了很多關注,使人們不禁思考它是否有可能取代傳統的教師工作。 本文將從不同角度探討這個問題,包括AI在教育中的優勢和局限性,以及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獨特角色。💻📚🧑‍🏫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AI)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AI技術引起了很多關注,使人們不禁思考它是否有可能取代傳統的教師工作。 本文將從不同角度探討這個問題,包括AI在教育中的優勢和局限性,以及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獨特角色。💻📚🧑‍🏫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AI來勢洶洶,我們的未來該怎麼辦? 世界變化太大太急,讓我們不知所措!
Thumbnail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Thumbnail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Thumbnail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AI的類神經網絡系統的學習方式,能夠在分析大量數據後,學習某些特定的技能,比如說只要分析過數千張狗的相片後,AI就能知道如何辨認狗,這項技能,讓手機聽得懂我們的口語指令,也能夠即時翻譯,自駕車能辨識機通號誌。 甚至在分析了網路上巨量的文章後,就能夠學會從一串文字裡預測下一個用那個字詞最適當(使用頻率
Thumbnail
AI的類神經網絡系統的學習方式,能夠在分析大量數據後,學習某些特定的技能,比如說只要分析過數千張狗的相片後,AI就能知道如何辨認狗,這項技能,讓手機聽得懂我們的口語指令,也能夠即時翻譯,自駕車能辨識機通號誌。 甚至在分析了網路上巨量的文章後,就能夠學會從一串文字裡預測下一個用那個字詞最適當(使用頻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