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退休,我的偏鄉巡診:傷口照護的傳承與溝通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現在是樂活退休的狀態,想把生活步調慢下來,好好梳理一下十多年來的職涯生活,這過程中的高光、或是失落時刻,對我人生的功課和意義為何?

不過我仍有受邀到偏遠農村和漁村去巡診,協助當地居民獲得良好的傷口照護,以及教導年輕人,習得正確的傷口照護觀念。

為什麼還接受這樣的邀約呢?一方面雖然經過記帳和計算,一個月一萬元的生活費,對我而言應該是足夠的,但面對物價通膨,心裡還是會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安。另一方面,實在也捨不得把多年來累積的寶貴經驗,就這樣完全放掉了。既然有這樣的機會,就當做最後的專業回顧洗禮,如果他們願意學,我也樂意將經驗傳承下去。

所以我的巡診生活,是在收集農村和漁村居民,來看診時的對話故事,記錄下每一個傷口背後的獨特故事。


今天是到漁村巡診的日子。一位兩週前手指切傷,已經拆線了,今天來追蹤傷口癒合的情形。她說想要有個確認、保證,心裡才會比較安心。

看完跟她說明傷口已經沒有問題了,等切傷下面的新皮長好,把上方乾燥的舊皮推掉,就會回復她粉嫩的手指了。

她聽完解釋和衛教後,小小的感嘆道:

「怎麼在傷口照護上面的意見,都沒有同步呢?妳建議用敷料來照護,但是醫師說不用,只要蓋紗布就好了。可是我覺得用敷料換藥,在感受上還不錯啊!這段時間傷口也不太痛,為什麼我拿著敷料去換藥,他們還是跟我說蓋紗布就好呢?」


唉!這也是我在這小漁村,面對其他一同巡診的老醫師們,溝通上面的困難啊!

「嗯…..,傷口照護的觀念革新,大概已經是有一甲子的時間,這些新的觀念是從國外慢慢的推廣進來的。有些〝很有資歷〞的老醫師們,或許在唸書或訓練的時候,可能都還沒接觸到,也可能對敷料也不是很認識啦。」

「當然,以前的舊觀念,保持傷口乾燥,也不能說完全是錯的啦!乾燥的傷口的確比較不容易感染,老醫師或長輩們,一般都會擔心感染的問題,若以這個部份的考量,他們給妳的建議也不是沒有道理。」

「只是說…,我們現在對於感染的理解和控制,越來越清楚了;對傷口癒合和組織生長的架構,也越來越清晰了,所以可以有一套更符合自然法則、正常規律的模式,來預防感染的發生、和促進傷口的癒合。這些就是新的傷口照護的觀念。」

我試圖幫〝前輩們〞做點解釋。


「對啊!我覺得我的傷口用敷料換,很方便、過程也覺得很舒服!妳應該要跟其他醫師,還有跟診的護理師說一下,多多學習用這種敷料來換傷口啦!真得很有幫助。」


「呵呵~,謝謝妳的肯定,我會繼續努力的。」

真的很感謝這位民眾給出的正向回饋。


傷口照護的推廣,真的不是那麼容易。還有很多人對它有深厚的偏見、誤解 (尤其是要用自費敷料這一部份),更是有許多人接受到,太多、太雜亂的資訊內容,太多的說法和推薦,被搞得暈頭轉向,要糾正、重新導引到「對的方向」,更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既然有這樣的一個巡診機會,藉由接觸到民眾各式各樣的問題,理解他們的困惑,再好好的說明解釋給他們聽,讓他們可以理解並接受指導,然後一起看著傷口慢慢的變好,那是種莫大的成就感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可能不適合護理
2會員
50內容數
走了18年護理臨床,現在才發現不適合,會不會太晚了?
2025/02/09
努力拼搏,為的不就是能夠三餐溫飽,能有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後來人類的能力越來越好,開始往上追求更高品質、更高理想的生活型態,就更加努力、加倍努力、拼盡全力的工作,以求可以達到那個崇高的夢想目標。 但回到原點,不還是為了一日三餐。
Thumbnail
2025/02/09
努力拼搏,為的不就是能夠三餐溫飽,能有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 後來人類的能力越來越好,開始往上追求更高品質、更高理想的生活型態,就更加努力、加倍努力、拼盡全力的工作,以求可以達到那個崇高的夢想目標。 但回到原點,不還是為了一日三餐。
Thumbnail
2024/11/16
一位租屋族如何將每月支出控制在一萬元的親身經驗。透過選擇便宜的住宿,利用大眾交通工具,選擇經濟的餐飲搭配,以及簡化購物和生活開支的方法,讓生活過得不必委屈,反而更加怡然自得。文章提供了具體的日常生活策略,針對節約的飲食、休閒娛樂與保養等多方面的建議,適合想要精打細算生活的人參考。
Thumbnail
2024/11/16
一位租屋族如何將每月支出控制在一萬元的親身經驗。透過選擇便宜的住宿,利用大眾交通工具,選擇經濟的餐飲搭配,以及簡化購物和生活開支的方法,讓生活過得不必委屈,反而更加怡然自得。文章提供了具體的日常生活策略,針對節約的飲食、休閒娛樂與保養等多方面的建議,適合想要精打細算生活的人參考。
Thumbnail
2024/08/14
本文分享了我提早退休的計劃與準備,探討瞭如何有效管理住宿、醫療和日常生活開銷。雖然社會普遍認為退休需要千萬資金,但實際上透過詳細規劃和適當的保險配置,我發現只需776萬就能達成目標。文章提供了關於年金險、醫療險等不同保險的見解,並鼓勵讀者不必過度害怕退休金的國際數字,而應專注於自身的財務規劃。
Thumbnail
2024/08/14
本文分享了我提早退休的計劃與準備,探討瞭如何有效管理住宿、醫療和日常生活開銷。雖然社會普遍認為退休需要千萬資金,但實際上透過詳細規劃和適當的保險配置,我發現只需776萬就能達成目標。文章提供了關於年金險、醫療險等不同保險的見解,並鼓勵讀者不必過度害怕退休金的國際數字,而應專注於自身的財務規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退休生活寫照:結合個人經驗與專業,分享偏鄉醫療巡診點滴與傷口照護的挑戰與成就。
Thumbnail
退休生活寫照:結合個人經驗與專業,分享偏鄉醫療巡診點滴與傷口照護的挑戰與成就。
Thumbnail
你有過受傷的經驗嗎? 跌倒了,身體疼痛,還在身上留下擦痕、瘀青,在還沒褪去之前,每回碰到都會記得那份痛。刺傷了,傷口流血,得緊緊按壓止血,在血小板發揮作用前,感受自己心裡也湧起恐懼,原來皮肉如此脆弱。也有開刀手術的傷,在麻醉退場後愈見燒灼,傷口愈大、撕裂感也愈深,肌肉組織被切開後失去力量...
Thumbnail
你有過受傷的經驗嗎? 跌倒了,身體疼痛,還在身上留下擦痕、瘀青,在還沒褪去之前,每回碰到都會記得那份痛。刺傷了,傷口流血,得緊緊按壓止血,在血小板發揮作用前,感受自己心裡也湧起恐懼,原來皮肉如此脆弱。也有開刀手術的傷,在麻醉退場後愈見燒灼,傷口愈大、撕裂感也愈深,肌肉組織被切開後失去力量...
Thumbnail
或許你們覺得這只是一般對話,但對於我來說,這是你們信任我的表現 護理師都是有話直說 我不會說好聽話來敷衍你們 也不會有過多的話術包裝 你們千里迢迢來我這保養,為的是什麼? 效果好不該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的 你們能聽我的意見,並且配合我的方式 那我保證你的皮膚可以永遠維持這麼好的狀態 過去已經過去,既
Thumbnail
或許你們覺得這只是一般對話,但對於我來說,這是你們信任我的表現 護理師都是有話直說 我不會說好聽話來敷衍你們 也不會有過多的話術包裝 你們千里迢迢來我這保養,為的是什麼? 效果好不該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續的 你們能聽我的意見,並且配合我的方式 那我保證你的皮膚可以永遠維持這麼好的狀態 過去已經過去,既
Thumbnail
大家好 我是護理師舒舒 轉職居家護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覺得居護真的是護理的淨土,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我的文章。
Thumbnail
大家好 我是護理師舒舒 轉職居家護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覺得居護真的是護理的淨土,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我的文章。
Thumbnail
那些成長過程中,身體的、心裡的擦傷,只要活著,雖然不知道會花上多少時間,但都抱持著癒合的希望。
Thumbnail
那些成長過程中,身體的、心裡的擦傷,只要活著,雖然不知道會花上多少時間,但都抱持著癒合的希望。
Thumbnail
傳説中,在每個禮拜四晚上,在高醫十全路那棟大樓最靠近校園的診間走道,不時就會傳來哀嚎求饒聲,在因勞基法而大幅縮減夜診的醫院裡,聽起來格外的淒厲⋯⋯。 難道是流傳在日本的校園七大不可思議事件,在高醫也出現了嗎?還是說有柯南或金田一出沒在高醫裡嗎? 其實都不是啦!那是外傷科的醫師在門診幫病人做清創啦!
Thumbnail
傳説中,在每個禮拜四晚上,在高醫十全路那棟大樓最靠近校園的診間走道,不時就會傳來哀嚎求饒聲,在因勞基法而大幅縮減夜診的醫院裡,聽起來格外的淒厲⋯⋯。 難道是流傳在日本的校園七大不可思議事件,在高醫也出現了嗎?還是說有柯南或金田一出沒在高醫裡嗎? 其實都不是啦!那是外傷科的醫師在門診幫病人做清創啦!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天在持誦《地藏經》時,有很神奇的感應,這是我人生50多年來第一次有這麼神奇的親身經驗,心裡一直告訴自己,一定要分享出來,讓有緣人都能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今天在持誦《地藏經》時,有很神奇的感應,這是我人生50多年來第一次有這麼神奇的親身經驗,心裡一直告訴自己,一定要分享出來,讓有緣人都能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
Thumbnail
  每年準備□□醫院的內科醫師講習課程,如果不在用途及內容上費心,兩小時的上課內容,準備起來不困難。如果將目標設定在專業分享,以及難得進入研究場域蒐集醫護的第一手經驗上,從題目到研討問題則都需要花很大的時間設計思考。 溝通要進入醫療場域 這次我回鍋了一個多年前在另一個場合分享的題目「醫病關係的新里程
Thumbnail
  每年準備□□醫院的內科醫師講習課程,如果不在用途及內容上費心,兩小時的上課內容,準備起來不困難。如果將目標設定在專業分享,以及難得進入研究場域蒐集醫護的第一手經驗上,從題目到研討問題則都需要花很大的時間設計思考。 溝通要進入醫療場域 這次我回鍋了一個多年前在另一個場合分享的題目「醫病關係的新里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