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內心平靜是重要的修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

🎧觀看影音開示▸ https://bit.ly/3WmHeGc
🎧聆聽Podcast▸ https://bit.ly/40kuUr1

▌慈悲 龍德上師:內心平靜是重要的修行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第一偈頌:「苦惱若我眾行徑。」

有的人身體不好,又得重病,就知道活不了幾年了;有的年紀很高,器官退化 、關節也退化了,各方面都不好了等。歷經年老不知死之將近,還攀緣很多世間法,還要去搞投資......

有的人說:「我年輕的時候很苦,沒享過福。我現在開始要吃好吃的,要去環遊世界。」還有這種宏圖大略?你可能還要多活五百年?!像康熙帝國的主題曲、片尾曲,他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有辦法嗎?有的時候,無常一到,拚命做放生、保育放流、戒殺護生、修長壽法增壽,增壽不到五年,哪裡來的五百年?要知道求壽有多難!每天守戒、累積福德,不敢亂做,有沒有辦法增壽五年都不一定。當然有,有的做了大德,增壽一紀(十二年)。

也就是說,年紀已經老了,身體也差了,不要再去攀緣。有的人已經退休,年輕的時候、中年的時候沒修好,結果老年的時候業力現前,變成還要去兼差做警衛、管理員。你就不要再生出事情,安分守己度日,早晚定課,規規矩矩。有一個晚年,讓心越來越平靜。

常常夜深人靜、白天或晚上,人前人後,心常常會不平,甚至會難過、甚至會痛苦,都是有冤結、有孽債、有冤親債主,還有造的罪惡,在你的相續之中,那是你心裡的三惡道。

人的修行,只要靜下來,修行好的叫「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所以密勒日巴尊者講:「在死亡時,俯仰無愧,就是我的宗教。」尊者是修大手印 、拙火定、那洛六法的人,怎麼會講出這麼直白的話?大手印、那洛六法、拙火定,修到最後可以心平靜而契入法界,俯仰無愧會證得本性,就是這麼樣地自然自在。

所以,內心無諍、能夠平靜的人,就是不簡單。去注意看,包括現世很多老的喇嘛、宗教領袖,他們知道自己住世時間不長,有機會跟弟子善信開示的時候,都講什麼?祝大家內心平靜。當內心不平靜,就是心中有愧、有罪孽,沒懺悔、沒彌補、沒有還債,當這些都處理掉,內心可以平靜。

重要的修行,年老加倍精進。

raw-image

https://youtu.be/lkPTzwz2k10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avatar-img
26會員
2.5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odcast 心匙|龍德上師:前往收聽《心匙》教法內容 ▣ 第十九偈頌 熾燃柴薪燒骨肉,收骨灰時終將臨。 此身厚衣亦難忍,終被埋於窄地坑。 本集影音版: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
現代人要做慈善、做功德,他都想:「是不是詐騙?你們真的都用在慈善,用在佛事的用途嗎?」現在的人被騙多了,所以當你去跟他講的時候,不好講還是要有慈悲心,替他想一想。你看他的生活已經這麼欠修了,還什麼善事都不做。第一、欠修,零零落落,顧此失彼;第二、不願意面面俱到地去行眾善,然後會有災禍劫。
佛法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指引眾生走向光明的大道。佛陀在《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中開示:「修行學佛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超越凡夫之境界而進入聖賢之列。如果我們能以謙卑恭敬的心態聆聽佛法,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實踐,並且發起弘揚佛法的大願,引導更多人來學習禪修,精進修行,那麼我們就能夠自利利他,使人間成為淨土。」
💎觀音山 薈供法會 快速聚福之法。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https://bit.ly/3Xh1rLq 慈悲 龍德上師:薈供上供下施的修行法。不淨「施」,得不淨「果」。對供品有沒有貪執的毒,如「薈供狼食」。「薈供」是在比如藏曆初十薈供日。
以前我們還沒有建寺廟,但是我覺得要廣傳佛法利益有情、弘法利生,必須由具足淨戒、具足發心的僧寶,在我們道場住持傳承佛法。念頭一動,沒有告訴任何人。第二天,早期學佛的一位師兄弟已經出家了,他打電話來開玩笑地稱呼,他都叫我「道友」:「道友!昨天菩薩跟我說,你道場要分樓上、樓下。」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慈悲 龍德上師:人生比你以為的短暫,《心匙》第二個偈頌:勸告自己衷心語,《心匙》心中當牢記。
Podcast 心匙|龍德上師:前往收聽《心匙》教法內容 ▣ 第十九偈頌 熾燃柴薪燒骨肉,收骨灰時終將臨。 此身厚衣亦難忍,終被埋於窄地坑。 本集影音版:觀音山 龍德上師YouTube
現代人要做慈善、做功德,他都想:「是不是詐騙?你們真的都用在慈善,用在佛事的用途嗎?」現在的人被騙多了,所以當你去跟他講的時候,不好講還是要有慈悲心,替他想一想。你看他的生活已經這麼欠修了,還什麼善事都不做。第一、欠修,零零落落,顧此失彼;第二、不願意面面俱到地去行眾善,然後會有災禍劫。
佛法如同黑暗中的明燈,指引眾生走向光明的大道。佛陀在《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中開示:「修行學佛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超越凡夫之境界而進入聖賢之列。如果我們能以謙卑恭敬的心態聆聽佛法,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實踐,並且發起弘揚佛法的大願,引導更多人來學習禪修,精進修行,那麼我們就能夠自利利他,使人間成為淨土。」
💎觀音山 薈供法會 快速聚福之法。超薦蓮位、除障祿位、護持薈供供品▸ https://bit.ly/3Xh1rLq 慈悲 龍德上師:薈供上供下施的修行法。不淨「施」,得不淨「果」。對供品有沒有貪執的毒,如「薈供狼食」。「薈供」是在比如藏曆初十薈供日。
以前我們還沒有建寺廟,但是我覺得要廣傳佛法利益有情、弘法利生,必須由具足淨戒、具足發心的僧寶,在我們道場住持傳承佛法。念頭一動,沒有告訴任何人。第二天,早期學佛的一位師兄弟已經出家了,他打電話來開玩笑地稱呼,他都叫我「道友」:「道友!昨天菩薩跟我說,你道場要分樓上、樓下。」
《策勵自他一切人等痛念無常歌‧心匙》法義教授 全套23集。慈悲 龍德上師:人生比你以為的短暫,《心匙》第二個偈頌:勸告自己衷心語,《心匙》心中當牢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龍德上師佛王誓約🎧前往收聽:Podcast 生死思辨。在輪迴中流轉,永遠是苦多於樂,應當把握時間勤修佛法、斷惡修善,上供下施,努力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供養吉祥八瑞物,如法觀想供養,佛菩薩必定慈悲攝受!
Thumbnail
妳要多度一些人,自己要穩定地共修,聆聽上師開示,開始為自己水兒、冤親債主懺悔迴向。「因緣際會下得到《劉有生善人講病》,並勤修懺悔特別相應。每日在佛前懺悔半小時至一小時,會出現打嗝、排氣,每每懺悔後身心感覺輕鬆許多。」現在漸入佳境,妳自己都有感應。大家都想要功德力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龍德上師佛王誓約🎧前往收聽:Podcast 生死思辨。在輪迴中流轉,永遠是苦多於樂,應當把握時間勤修佛法、斷惡修善,上供下施,努力累積往生淨土的資糧。供養吉祥八瑞物,如法觀想供養,佛菩薩必定慈悲攝受!
Thumbnail
妳要多度一些人,自己要穩定地共修,聆聽上師開示,開始為自己水兒、冤親債主懺悔迴向。「因緣際會下得到《劉有生善人講病》,並勤修懺悔特別相應。每日在佛前懺悔半小時至一小時,會出現打嗝、排氣,每每懺悔後身心感覺輕鬆許多。」現在漸入佳境,妳自己都有感應。大家都想要功德力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