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林場進入新太平山時代後,雖然大量使用堀田式索道做為山地運材的設備,但山地運材軌道仍是相當重要的運輸系統。這些運材軌道多半隨著伐木結束與林場轉型而消失,只剩下見晴線與茂興線的舊線跡是易於一般人親近的。走訪完迷霧森林鐵道:見晴懷古步道漫遊之後,明明從下午到晚上一直被雲霧籠罩,連晚上都沒有星星可以看,沒想到一早卻是相當適合進行舊線跡踏查的好天氣。於是,太平山之旅的第二天我來到了茂興線,繼續尋找太平山運材軌道的舊線跡,以及體驗名聞遐邇的蹦蹦車。
茂興線是目前唯一還有火車運行的運材軌道,根據《太平山開發史》的資料這條線從分歧點到終點全長20.9公里,共有303座橋梁,不論長度或橋梁數量都是太平山山地運材軌道之最。至於「分歧點」和「終點」分別指的是哪裡呢?依據前一篇文章的航照判斷,分歧點應該還是在今日的翠峰林道入口附近,接著軌道沿著今天的公路在(24.494531, 121.536889)的附近切進聚落,經過今天蹦蹦車庫的所在地,再繼續沿著莫很溪支流右岸的半山腰往作業地而去,並一路延伸到舊稱給里洛山的見晴山一帶,沿途經過萬石(今茂興)、曙、壽、吉野等地點。
茂興線結束伐木之後,太平山森林遊樂區重新修復了太平山到茂興共3公里的路段,於1991年取得機械遊樂設施證明後開始營運(對!蹦蹦車並不是鐵道路線,而是遊樂設施)。車輛採用柴油機車和附有車頂的小型台車,車內外只用鐵鍊作為安全措施。據官方網站的說法,「蹦蹦」的由來有兩種,一是車輛經過鐵軌接縫時候的聲音,二是柴油機車煙囪蓋開闔的聲音。不論是哪一種聲音,都說明了山地運材軌道的輕便性。
太平山蹦蹦車的來回票價為180元(成人),班次表定一日有8往復。由於全線為單線無閉塞區間,在班次安排上採每整點30分時從太平山發車,每整點從茂興發出返程列車。運行區間為太平山到茂興站長約3公里的路線。不過這段僅存的動態保存路線曾在2012年蘇拉颱風風災遭遇重創,期間又遇上多個颱風讓修復工程打回原形,所幸林業單位並沒有放棄,終於在2018年9月恢復營運。當時園方還特別引進具有空氣軔機的客車來增加安全性,不過或許是舊車就足以應付日常營運,這次拜訪並沒有搭乘到。
上午9點半的蹦蹦車準時從太平山發車,出發後路線往右轉入溪谷,並在一處U型橋跨越溪流,接著來到太平山右側的半山腰上,開闊的視野彷彿在半空中移動著。在這段路程剛好可以遠望太平山聚落,從位置最低的太平山莊沿著中央樓梯而上到太平山俱樂部全部盡收眼底。經過大約20分鐘,列車終於來到了茂興站。
正當其他乘客下車後還在車站留連時,我趕緊前往列車前方等著拍火車進入儲車區。儲車區內有兩股道,由於上午7點半的去程列車並不會立刻在8點折返,所以在後續班次一去一回的安排下,茂興站的儲車區持續會有一列車停放。等我剛剛搭的車進入儲車區交會後,另一列車便駛入月台,等著載乘客回太平山。至於才剛到茂興的司機在停好車之後,便將柴油機車解聯、駛往路線末端的轉車盤,機車轉向後再經由儲車區空下來的股道到客車的另外一端聯掛,等一小時後開行返程列車。
不過有趣的是,遇上搭乘返程列車人數過多時,在儲車區調車完的火車也不會乖乖等一小時,而是在正班車離開後進入月台載客。但因為這條「遊樂設施」並沒有閉塞機制,所以兩班車採取最古老的隔時法,讓加班車與正班車間隔數分鐘發車來拉開列車之間的距離。
看完柴油機車轉向之後,繼續沿著路線往前走便是茂興懷舊步道的路線。茂興懷舊步道和見晴懷古步道一樣,都是以最小干擾、利用原有運材軌道的路廊闢建而成的步道。茂興懷舊步道從車站起算,長度約為1.1公里,里程標上也貼心地寫上回到車站的步行時間,方便遊客掌握時間,避免錯過回程的蹦蹦車。不過,雖然步道終點寫著回程需要35分鐘,但實際上若沒有停下來拍照的話單程只需花費13分鐘就能走完。
步道遇上的第一座橋梁是在300公尺標旁的21號橋,在橋頭有一塊寫著「二十一號」的鐵牌,不知道是否為鐵道運行時代的物件。但這座橋神奇的是明明兩邊都有軌道遺留,兩端卻有相當明顯的高程差,一副被斷層切過的樣子。過了橋之後不少路段的鐵軌路基都流失掉,幾乎在掉落山谷的邊緣,讓人真實見識到一條產業鐵道的宿命。
第二座橋梁在600公尺處左右,從前一座橋走過來大概花了7分鐘左右。這座22號橋橋面也比步道路基高得多,但實際上是後來新蓋的步道橋,左側與橋梁平行的位置還看得到舊鐵橋的橋墩。
過了22號橋之後的路段,鐵軌留存還算完整,但還是有零星路段路基掏空,步道得要從旁邊繞過的狀況。下一座23號橋位於900公尺標前,從22號橋走過來大約花了6分鐘,這座橋同樣也已經被改建為步道橋。
在23號橋後不久,終於看到真正的鐵路橋梁。兩支鐵軌被三座木造橋墩撐住、掛在半空中,上頭的枕木早已不知去向。步道從橋的左側向下到溝底再向上。從這座橋開始到步道終點不少路段的步道得從鐵軌的谷側往下繞過,旁邊的鐵軌掛在半空中,陳年的青苔與歲月攀附其上,兩支鐵軌則靠著本身的支撐力繼續為尋路人指引。
上午10:15從轉車盤出發,我在10:36抵達步道的終點。終點與見晴線同樣被一堵木牆擋住去路,後方雖然還有一點路基,但接下來路線會向溪流上游以橋梁方式跨越,會被擋下大概是那座橋梁已經不存在了吧。回來透過農林航空測量所的1976年歷史航照發現,在終點一河之隔的對岸有拍到建築物,可能就是以前的曙車站,不過在1992年航照似乎就已經消失了,近代航照又因為森林遮蔽而拍不到。如果有一天有機會可以到河的對面看看,真想確認看看曙車站是不是還存在。
更多太平山相關:
參考資料:
林清池,《太平山開發史》(1996),頁22、80-92。農林航空測量所AFASI圖台
探訪時間:2022.10.
完稿時間:2022.12.
本文原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