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艾花的閱讀空間
思緒快照
方案
關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34
公開內容
雜食性閱讀者!在這個空間將會分享我的閱讀心得~
全部
「我的香港」
見證暴政
世界怎麼了
自我成長
與自己和解吧
文學小說
主題閱讀|荒謬
主題閱讀|二戰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艾花 aaaaalvaread
2025/01/24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沒有媽媽的超市:身份的掙扎與歸屬的迷茫
這篇文章探討Michelle Zauner的回憶錄《沒有媽媽的超市》,分享書中關於食物、家庭、文化認同和喪親之痛的動人故事,以及作者如何在這些體驗中找到自我和療癒。文章並觸及許多讀者可能感同身受的議題,例如亞裔移民家庭的高期待、含蓄的愛,以及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掙扎。
3/5
沒有媽媽的超市
#
媽媽
#
成長
#
家庭
22
留言
艾花 aaaaalvaread
2024/12/10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Rewire-神經可塑性:重塑人生腳本,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
曾經接觸過無數快餐式的雞湯讀物倡導著「與自己和解」、「相信自己」,但內容大多如出一徹難免讓人感到空洞和「如何和解」的空虛。而這次則是從神經科學)為切入點,了解如何能夠改變慣性的思維陋習。除了幫助人們面對創傷,也讓讀者了解到藉由建立神經連結,克服自我設限信念,並重新學會信任自己。
5/5
Rewire-神經可塑性
#
情緒價值
#
思維
#
神經
4
留言
艾花 aaaaalvaread
2024/02/19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我可能錯了:我們人類經歷的大多數心理痛苦,都是自願與自己造成的。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26歲就是成功的經濟學家的比約恩,在即將要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財務長的時間點,毅然辭職便前往泰國進行修行的故事。這一本並不是強迫讀者需要正面思考的書,卻是是一本幾乎每一頁都會畫重點的書。
5/5
我可能錯了
#
閱讀心得
#
與自己和解
#
我可能錯了
8
2
Essie
喜歡
謝謝你的分享,我會去看這本書的 ^^
艾花 aaaaalvaread
2024/01/07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能在病態社會游刃有餘者, 是真的健康嗎?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
憂鬱
#
憂鬱症
#
藥物
12
留言
艾花 aaaaalvaread
2023/10/26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情緒勒索:自我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比起憂鬱,恐懼才是佔據更多我的生活;憂鬱症只是恐懼的延伸,只是對自我失望的表達。 被恐懼與不安感圈養的孩子,往往都欠缺自信、內心深處無時無刻都懷疑著自己。從一開始被父母投餵的罪惡感,藉由順服他們的要求而獲得被肯定的感覺,並以此換取內心短暫的平靜並減輕不安與恐懼感。在這種原生家庭慢慢建立起慣性遷就及
#
情緒勒索
#
家庭
#
心理健康
12
1
破亂歸空
喜歡
到這樣的地步,只有物理上的遠離才有可能解決嗎?
艾花 aaaaalvaread
2023/10/26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愛的藝術:孤獨是人類焦慮的源頭
在這個分裂和加速的時代,我們更容易趨向透過外在事物填補內在的缺失。這導致我們對愛也更傾向被愛和向對方索取;或是把自身視為商品以作交換條件。「愛的本質…是一種尋求完整、同時也尋求獨立的本能動力。(個體化的過程)」正因如此,愛其實也涉及了面對孤獨的能力。只有能夠自處的人,才有真正愛的能力,而非因為逃避自
#
愛的藝術
#
閱讀心得
#
愛
5
留言
艾花 aaaaalvaread
2023/10/25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除了病,我什麼都沒有: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自從那年確診以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就像從此與我無關,我被關在一個名為加拿大的監牢。我被趕離了我賴以為生的「家」,漂泊到一萬多公里以外的冰天雪地,而這一切距離onset到離開只有半年不到的時間。半年很長嗎?我不知道,但原來長到足以讓我一無所有。
#
精神疾病
#
憂鬱症
#
自我成長
5
留言
艾花 aaaaalvaread
2023/10/19
發佈於
艾花的閱讀空間
讀後感 |活出意義來: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
作者就曾描述集中營的日子就像是一種暫時的生存,一種無明確日子的暫時生存(provisional existence)。我不曾有集中營的經驗,可我罹患憂鬱症的經歷對我而讓就像座心靈上的集中營,你無法走出去,也沒有人能夠走進來。
#
集中營
#
憂鬱症
#
讀後感
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