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想要活絡一下自己的韓文閱讀能力,便到網絡書店隨便選了一本看起來輕鬆有趣的書。《每天都去便利商店》(매일 갑니다, 편의점)的作者봉달호(奉達鎬)以店主視角,揭露各種超商經營秘辛,這個貼近日常生活的主題馬上勾起了我的興趣。
整本書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為四大章節,講述在不同季節裡的營業趣事、產業秘辛和人生百態。

圖片來源:Yes24
其中,我特別喜歡「冬天」篇。作者透過三篇文章不僅描述了從經營獨立便利店到加盟連鎖品牌的心路歷程,更深入分析獨立與連鎖便利店兩者的優劣利弊。不只是收入的差異,兩者在支援配套、產品選擇、吸客能力等等方面都各有高低。獨立便利店的圈子往往會視轉型為連鎖加盟店的業者為「叛徒」,是向大企業投降。但無可否認,連鎖加盟店的品牌威力和資源能為店家帶來更多客源,能夠善盡店舖的潛能。雖然經營加盟店讓店主更勞累,而且營銷額的增幅也不算顯著,但作者認為凡事不能只衡量利潤,經營便利店也需要有職業精神,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才能無愧於心。
內容亮點
書中還透露不少營業小秘密:
- 韓國超商的香菸櫃並沒有標示號碼,店員需要記下上百種香煙的品牌和品名,而日本和台灣超商的香菸櫃都有號碼,顧客只需要喊號碼就好。
- 鮮食的最佳食用日期並非基於食品變壞時間,而是按照特定公式計算。例如:販售期限的70%作為食用期限。如此一來,即便已經過了販售期限,食品還有30%的緩衝時間,不會變質。部分食品更會將運送及保管方式等因素納入考量,進一步縮短食用日期。
- 母公司每月會派專員到加盟店清點庫存,如果下單數量與實際庫存有差距,當中差額需由店主承擔。作者坦言,有時候自己會率先試吃新商品,或者在肚子餓的時候直接拿店裡的東西來吃,不知不覺吃出了上數十萬韓圜的差額。

圖片來源:freepik
- 母公司為吸引加盟店參與宣傳或優惠活動,會提供金錢回饋給店主,鼓勵他們下單並陳列重點推廣的商品。每個企劃的回饋機制不同,有些是每上架一份特定商品,便能獲得獎勵金;有些則是每售出一份,就能按比例獲得獎勵金。由於獎勵金非常可觀,因此店家們都非常熱衷於參與推廣活動。至於「買一送一」這類折扣活動則有兩種機制,一種是在活動期間,店家能以較低的批發價購入特定商品,賺取更高利潤。但弊端在於店家會趁低價大量購貨囤積,活動期過後再以原價售出以獲利。而第二種機制則沿用原本的批發價,但店家每售出一組優惠商品,就能獲得相應比例的回饋。
- 香菸是利潤最低的商品,但卻能吸引更多顧客來店,進而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
結語
我一直覺得日韓台的便利商店就像社區中心,服務非常多元,店員更像是會分身術一樣身兼數職,例如寄發包裹、沖泡飲料、收銀結賬、清理打掃等等,讓我心生佩服。這本書的確為我解開了對便利商店的一些好奇和幻想,也讓我知道這些服務並非必然,在背後支撐著的是店主和員工的勞苦和職業精神。
(2023年8月5日)
===
嗨!感謝您讀到這裡。我是櫻桃,一位在台灣生活的香港女生,也是中英粵三語口筆譯員,目前在努力拯救生鏽的韓文。如果您也對翻譯、語言和閱讀有興趣,歡迎追蹤我的沙龍,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