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決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陣子之前聽到一句話,「父母做的都是對孩子最好的決定」。聽的時候我沒辦法肯定,過了一段時間常常回想,我還是沒辦法肯定。在我學習當父母的這段時間裡,常常感覺自己做的並不是對孩子最好的決定。很多時候我的決定出自下意識,回頭去看相當愚蠢。也有些時候,我絞盡腦汁也不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決定。


例如選學校,就是相當困難的決定。選私立小學,包辦英文和才藝,不用再另外找地方上英文課,環境和同學相對單純。但是一整天坐在學校,對六歲的孩子相當辛苦,晚上回家還要寫作業。筋疲力盡,幾乎沒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公立小學一年級只上半天,時間相對來說充裕很多,下午可以完成作業,還有時間去運動一下,感覺相當美好。但許多人都擔心遇到壞同學,就會怎樣怎樣。還有些人說公立小學教師是鐵飯碗,因此教學很古板。怎麼選?怎麼是最好的決定,真的是沒辦法知道。


還有一些相對簡單的事情,我有時候覺得我做的只是我想做的,也並非考慮對孩子最好。給孩子吃些甜甜的東西,讓他開心,我也圖個安靜。這樣對他好嗎?外生性的糖已經證明有許多害處。在晚上十點還叫他寫功課,明明他就累了,也該睡覺了,到底是對他好?對我好?還是對老師好?根本也分不清楚。


怎麼能夠這麼有自信,就能夠說父母做的決定都是對孩子最好的呢?除非能夠穿越時空到達未來,才有辦法知道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樹葉間透過的陽光
1會員
24內容數
紀錄生活中遇見的美好事物 把陽光留下來,照亮黑暗的地方
2025/04/11
昨晚發生了一件讓我既難過又生氣的事情。晚飯後我去洗澡,此時先生在陪大寶寫作業,小寶說她腿痛痛,我剛擦完藥叫她去床上休息。
2025/04/11
昨晚發生了一件讓我既難過又生氣的事情。晚飯後我去洗澡,此時先生在陪大寶寫作業,小寶說她腿痛痛,我剛擦完藥叫她去床上休息。
2025/03/28
天氣回暖,生活圈裡的木棉花開了。沒有葉子的樹上,滿是橘黃或是深橘色的花,整排排列著。深色的萼片中是五瓣橘色軟軟的花瓣,中間包圍許多黑色的花蕊,這種沒有香氣的花,因為鮮豔的顏色而有視覺上的震撼。同一條路上,前陣子才剛開過也是非常美麗的黃花風鈴木,最近則是木棉花接棒,讓我經過時時常停下腳步。
Thumbnail
2025/03/28
天氣回暖,生活圈裡的木棉花開了。沒有葉子的樹上,滿是橘黃或是深橘色的花,整排排列著。深色的萼片中是五瓣橘色軟軟的花瓣,中間包圍許多黑色的花蕊,這種沒有香氣的花,因為鮮豔的顏色而有視覺上的震撼。同一條路上,前陣子才剛開過也是非常美麗的黃花風鈴木,最近則是木棉花接棒,讓我經過時時常停下腳步。
Thumbnail
2025/02/14
2025年寒假,對我來說是一個里程碑,第一次長時間全時段一打二的時光。扣掉中間一週的過年,另外還有兩週。大寶喜歡在家,所以就沒有參加任何的寒假營隊。小寶年紀太小,本來就沒有甚麼營隊可以參加。所以我們三個人就一起在家了。
Thumbnail
2025/02/14
2025年寒假,對我來說是一個里程碑,第一次長時間全時段一打二的時光。扣掉中間一週的過年,另外還有兩週。大寶喜歡在家,所以就沒有參加任何的寒假營隊。小寶年紀太小,本來就沒有甚麼營隊可以參加。所以我們三個人就一起在家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一群孩子中,最好使的.....是哪個?永遠不會被叫到的,又是哪一個? 當你當孩子的時候,你是否很厭煩自己是那個每次都被叫到的人,而當你成為父母的時候,你是否也正做著你父母曾經做過的事情? 一天之中,最常被點名的是哪個? 做事的那個,和不做事的那個,你又是怎麼平衡他們的心理呢? 其實,我是很討
Thumbnail
一群孩子中,最好使的.....是哪個?永遠不會被叫到的,又是哪一個? 當你當孩子的時候,你是否很厭煩自己是那個每次都被叫到的人,而當你成為父母的時候,你是否也正做著你父母曾經做過的事情? 一天之中,最常被點名的是哪個? 做事的那個,和不做事的那個,你又是怎麼平衡他們的心理呢? 其實,我是很討
Thumbnail
以上這兩句話,很生活,很常聽到,很正常。 但這兩句話,如果是家長回答孩子的答案,而孩子的提問是: 我……
Thumbnail
以上這兩句話,很生活,很常聽到,很正常。 但這兩句話,如果是家長回答孩子的答案,而孩子的提問是: 我……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上週寫了「關於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做的幾件事」,本文來寫寫「要做」的幾件事情。畢竟,「不要」是比較消極,「要做」會必要積極。 . 我個人覺得要做的事情友 1、要給孩子最後決定,聽聽他的想法 這點跟上一篇文章說不要幫孩子最決定,是一樣的。就是希望可以讓孩子練習做決定。決定你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小孩沒問題 大人有問題》 其中五味太郎寫到 「父母已經活得精疲力盡,因此對孩子的事情總是採取一種“幫他決定”的態度」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