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吃副食品?4-6個月可以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老掉牙的主題,但還是有許多有趣的事物可以發現~

-

📌副食品是什麼?

WHO的定義,指「當單純餵養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因而有需要將其他食物和母乳一起提供」,因此副食品有時又稱為<離乳食品>。


🔑在嬰兒6個月以前,是以母乳作為主要營養來源,然而4到6個月開始,母乳哺餵的嬰兒體內儲存的鐵質逐漸耗損(特別是台灣的嬰兒缺鐵比例較高),因此單純僅提供母乳,已無法滿足嬰兒生長所需的營養素,此時就須逐漸添加副食品進入飲食中。

-


📌什麼時候開始加入副食品?

除了上述的營養需求,留意嬰兒的<免疫系統>、<感覺系統>、<動作發展>的「機會之窗」也是考量開始時間的許多因素之一。


🔑免疫之窗(The immunity window):各種研究顯示,似乎是在嬰兒接近 6個月大時。

Dr. Alice Callahan幾項研究總結,當嬰兒第一次開始吃固體食物時,新的蛋白質會”轟炸”腸胃道,而似乎有一個最佳時機點讓免疫系統認識這些蛋白質。太早引入,腸道和免疫系統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做出適當的反應。但是引入得太晚了,窗口可能已經關閉,免疫系統可能只能對蛋白質做出反應,而不是學會忍受它。在3個月大之前或6-7個月之後給嬰兒加入麩質似乎會增加患有乳糜瀉/麩質敏感(celiac disease)的風險;在4個月之前或6-7個月之後引入穀物,包含飯和含麩質的穀物,與增加第一型糖尿病的風險有關。(Callahan, A., 2021)


🔑味覺之窗(The flavor window):有一個敏感期(約在4-6個月之間),嬰兒在那時接觸,更有可能接受新口味和更複雜的口味。重點是要儘早開始,提供多種口味和質地,早期接觸能促進在較大年齡對於不同味覺的接受度。(Harris, G., & Mason, S., 2017)

➡️這篇太有趣,之後要來另開一篇分享


🔑動作發展之窗(The motor window):嬰兒口腔動作與其口腔反射動作整合與消退同時進行,嬰兒會在6到10個月大時在口腔動作學習上有很大的突破,此也與其所被提供、被暴露的食物質地很有關聯。


#副食品 #嬰幼兒 #餵食治療 #語言治療師 #餵食困難 #偏挑食 #口腔動作發展 #兒童發展 #阿久老師 #一粒麥子語言治療所 #挑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粒麥子語言治療所附設兒童早期口腔功能發展促進中心
2會員
8內容數
一所關注「兒童早期口腔功能發展及複雜溝通需求」的語言治療所 - 在這裡,我們期待透過「個別化管理及跨專業整合的服務」能提升個案家庭及社會民眾的身心靈健康。 - <一粒麥子>如同基督因著奉獻與對生命的愛而種下的希望種子,我們將以著基督的內心、成為祂的手腳來照顧生命。
2025/01/27
本文探討兒童餵食困難的常見徵兆,包含呼吸、進食時間、體重、口腔動作技巧、營養、消化道問題及用餐壓力等面向,並提供相關參考資源,協助家長及醫療專業人員早期發現及介入。
Thumbnail
2025/01/27
本文探討兒童餵食困難的常見徵兆,包含呼吸、進食時間、體重、口腔動作技巧、營養、消化道問題及用餐壓力等面向,並提供相關參考資源,協助家長及醫療專業人員早期發現及介入。
Thumbnail
2025/01/27
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里程碑,從副食品到自主進食,家長須知。本文探討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階段,包含6個月至4歲的進食能力變化,以及良好口腔動作發展對咀嚼、吞嚥、發音、消化和顱顏發育的重要性。
2025/01/27
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里程碑,從副食品到自主進食,家長須知。本文探討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階段,包含6個月至4歲的進食能力變化,以及良好口腔動作發展對咀嚼、吞嚥、發音、消化和顱顏發育的重要性。
2024/08/31
分享過去服務的一位個案畇畇的故事, 我服務至他們去做幹細胞移植之前⋯⋯ 除了是第一位讓我諮詢到差點哭出來的家長(也許也是聖靈的感動🥹), 也是一位讓我在技術上突破與學習很多的個案, ——請點入影片看畇畇的「咀嚼肌」😆 ✅流口水的治療不會只是想辦法讓雙唇閉起來而已。 感謝 神,
2024/08/31
分享過去服務的一位個案畇畇的故事, 我服務至他們去做幹細胞移植之前⋯⋯ 除了是第一位讓我諮詢到差點哭出來的家長(也許也是聖靈的感動🥹), 也是一位讓我在技術上突破與學習很多的個案, ——請點入影片看畇畇的「咀嚼肌」😆 ✅流口水的治療不會只是想辦法讓雙唇閉起來而已。 感謝 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寶一歲半開胃造口後,終於能像一般小孩一樣,開始吃副食品了! 出院前,醫院營養師來進行營養評估,並教我們如何準備副食品,這篇文章即是營養師衛教的內容及我實際執行的心得,提供給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參考。 內容可能不適合每個小孩,像是健康的小孩活動量大,需要的熱量會更多;對需要生酮飲食控制癲癇
Thumbnail
大寶一歲半開胃造口後,終於能像一般小孩一樣,開始吃副食品了! 出院前,醫院營養師來進行營養評估,並教我們如何準備副食品,這篇文章即是營養師衛教的內容及我實際執行的心得,提供給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參考。 內容可能不適合每個小孩,像是健康的小孩活動量大,需要的熱量會更多;對需要生酮飲食控制癲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副食品引入的時機及方法,不同孩子的發展狀況需要量身定製的餵食策略。隨著研究顯示,提前在4-6個月引入副食品可能有助於降低特定食物過敏的風險,但每位嬰兒的發展速度不同,家長需根據個體差異進行調整。此篇作者同時提供相關建議和專業諮詢服務,以解決教養與育兒問題,讓每位家庭都能獲得客製化的支持。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副食品引入的時機及方法,不同孩子的發展狀況需要量身定製的餵食策略。隨著研究顯示,提前在4-6個月引入副食品可能有助於降低特定食物過敏的風險,但每位嬰兒的發展速度不同,家長需根據個體差異進行調整。此篇作者同時提供相關建議和專業諮詢服務,以解決教養與育兒問題,讓每位家庭都能獲得客製化的支持。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歐醫師有提過,副食品建議不要太晚開始比較好,目前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是寶寶4~6個月就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一歲前盡量讓孩子嘗試過各類「原型食物」,可以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耐受性,也能減少對食物過敏的可能。今天這篇來自門診問題集,特別幫新手爸媽們釐清一些副食品的問題。
Thumbnail
在之前的文章歐醫師有提過,副食品建議不要太晚開始比較好,目前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是寶寶4~6個月就可以開始嘗試副食品。在一歲前盡量讓孩子嘗試過各類「原型食物」,可以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耐受性,也能減少對食物過敏的可能。今天這篇來自門診問題集,特別幫新手爸媽們釐清一些副食品的問題。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看診的時候,都會詢問歐醫師關於副食品的準備細節, 尤其是有一歲內小寶寶的新手爸媽,對於寶寶幾個月要吃副食品?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今天歐醫師就把大方向一次整理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如果孩子不吃副食品,這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包括偏食、口味偏好、食物敏感或其他身體上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可以幫助處理這種情況: 尋求醫學專業意見:如果孩子持續拒絕副食品或有明顯的營養不良跡象,建議儘早諮詢兒科醫生或營養師的專業意見。他們可以評估孩子的營養狀況,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增加
Thumbnail
如果孩子不吃副食品,這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包括偏食、口味偏好、食物敏感或其他身體上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可以幫助處理這種情況: 尋求醫學專業意見:如果孩子持續拒絕副食品或有明顯的營養不良跡象,建議儘早諮詢兒科醫生或營養師的專業意見。他們可以評估孩子的營養狀況,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增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