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挑食陣線聯盟!集合!

「我挑我驕傲!」苦瓜、香菜、芋頭、榴槤、芹菜、香菇、臭豆腐;不吃冷的、不吃生的、不吃有眼睛的、不吃水裡游的;肉圓不能炸、皮蛋豆腐必須拌⋯⋯還有三、色、豆,人家就是不吃嘛!無論是用一篇貼文貼上你最嘔嘔嘔的食物照片,還是寫篇文章分享你對「挑食」的見解與經驗,只要發佈內容加上「挑食」關鍵字標籤就能參加投稿,作品將顯示在主題策展頁面中,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挑」!也歡迎芋頭黨民、香菜擁護者等等護食者聯盟(?)大膽迎戰!
目前共 108 篇活動截止 2024/09/17
含有「挑食」共 10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兒童餵食困難的常見徵兆,包含呼吸、進食時間、體重、口腔動作技巧、營養、消化道問題及用餐壓力等面向,並提供相關參考資源,協助家長及醫療專業人員早期發現及介入。
Thumbnail
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里程碑,從副食品到自主進食,家長須知。本文探討兒童口腔動作發展階段,包含6個月至4歲的進食能力變化,以及良好口腔動作發展對咀嚼、吞嚥、發音、消化和顱顏發育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討論副食品的相關知識,包含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添加副食品的時機,以及免疫系統、味覺和動作發展的考量。文章中引用了WHO的定義和多篇研究,說明在嬰兒4到6個月大時添加副食品的益處和重要性,並強調及早讓寶寶接觸多元口味和質地的食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孩子挑食是許多家長共同的煩惱,本文探討孩子挑食的五個原因:天生味覺偏好、感官敏感性、自主意識發展、負面飲食經驗和模仿學習。並提供六個改善方法:營造正面用餐氛圍、創意引導、參與做飯、循序漸進嘗試、身教和避免零食過量。重點在於耐心引導和與孩子溝通,而非強迫,將挑食視為親子互動機會。
Thumbnail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均衡的飲食至關重要,尤其是蔬菜的攝取。不過,許多孩子對蔬菜抱有抵觸情緒。本文分享了多種創意擺盤和美味料理的技巧,幫助家長有效引導孩子接觸蔬菜,如透過可愛的擺盤、將蔬菜融入喜愛的食品以及鼓勵孩子參與烹飪,讓用餐變得有趣。
Thumbnail
這是小五暑假視障夏令營到訪木柵動物園的回憶,當時視力漸近式惡化到剩下光覺,剛剩光覺的時刻,聽著解說員講解右邊觀察動靜。如今翻出來,有一種有如尋找老照片的感覺。
Thumbnail
作為母親,我常常思索,如何在育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我的孩子阿仁平常不算挑食,但也有他不愛吃的食物。對我來說,食育的重點不僅僅是讓孩子們吃得健康,還要讓他們感受到與食物之間的連結,從中找到樂趣。 最近,我在這條路上偶然得到了一個小小的啟發,而這一切的開端,竟然來自一隻杯子——一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對飲食的偏好,就是對某些食物會有挑食的情況。然而有些食物雖然具有高營養價值,但基於部份原因,例如:口感,氣味....... 等等,就是讓人無法克服心理障礙來接受它。
Thumbnail
過貓,龍鬚菜。以前不敢吃,後來別人送菜, 覺得不錯, 很嫩喔!
面對孩子的挑食行為,許多父母難免感到困惑與擔憂。無論孩子是否偏好肉類或蔬菜,關鍵在於營養的均衡,讓孩子在愉快中探索飲食的多樣性。
Thumbnail
沒錯,青菜蘿蔔各有喜好。強壓改變偏食絕對會反效果。 飯桌是開心的親子場域,時間也不長,就自然歡喜就好。教育嘛,放長線,有的是機會和方法。再說,很多小孩的愛不愛吃,長大以後,全變了。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