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適合的球具訂製技師準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不時會有球友email我有關球桿問題和訂製需求,但因為現在住紐約,很多狀況都無法和球友面對面進行討論、交流和測試訂製。所以今天我要來聊聊,你如何去你附近的工坊來瞭解球具訂製師本身的專業和能力?因為這個領域的水很深,不見得做的久的人就一定比較專業或懂訂製。而是要看技師本身對球具訂製的垂直耕耘來決定。

raw-image


首先,對我來說一位好的技師必須對球具有一定的熱情,不能說這是一個生意或銷售產品。因為這樣的態度,你絕對無法對產品本身和訂製分析上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不說別的,單就產品來說,每年都有一堆新產品,你如果對新產品不熟或沒有用過,如何去和球友說明特性及優缺點?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都不斷去添購新球桿的原因。這絕對不是照本宣科去讀廠商的產品說明,而是用你的話和經驗去表達給球友。我看過不少就是說的很簡單,一聽就是完全沒有用過。比如,很好打、很遠等。如何的好打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手感不錯是利用什麼技術或材質?


越有深度的技師對事物和技術是不會說絕對的,沒有絕對,只有比例問題。而球具訂製很大部分是靠技師的實力去把桿頭、桿身和握把的不足部分給補起來。這是完全靠技師的硬實力來做改變。但好的技師是可以確保最後的球桿結果。我聽過不少球友反饋,坊間的工坊技師做出來的球桿,完全和當初說的不一樣,也無法達到當初的預期。問技師後,把問題都歸咎於球友本身,比如動作不對、身體條件和其他因素不足等。


對我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我對球友的訂製需求都是可以被檢驗。要對得起技師這個名稱和頭銜,必須要能對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負責和肯定。球友本身就是有問題,不然他為什麼要來找你,花錢讓你幫忙解決擊球問題?如果負責不了,那就做組裝的工和費用。訂製過程和專業是非常複雜不是靠張嘴去坑蒙拐騙!還有就是,訂製服務不是給你一堆桿子去打,看哪個組合是最好結果。這根本就是亂槍打鳥,沒有根據和邏輯。

raw-image


這是沒有效率和不正確,好的技師必須先就球友本身身體條件、動作狀況和需求,進行分析和瞭解,進而去挑選你喜歡和適合的產品組合讓你來做測試比較。桿頭、桿身和握把都有其特性在,哪些特性可以滿足需求和解決球友問題是選擇測試產品的核心。一般我做測試大多3種不同桿子組合,就3支桿子去比較測試,這樣球友可以有效去瞭解使用和設定差異。重點不是給最貴、最新的產品才是好。這點就可以看出技師本身對產品的瞭解深度,如果沒有一定時間的使用,很難能設定出好的組合,進而去推薦給適合的球友。


通常在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你絕對可以瞭解技師本身的硬實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擊球結果?都是必須要有所本,不是他說這樣,就一定會有。任何事情都是因果關係、環環相扣,如果無法說出為什麼和原因,那就不是真的有實力和專業。因為所有的組合結果,都是建立在基本的人體力學、物理學、機械/材料學裡。不是複雜的理論和邏輯原理,不見得要是理工科出身,但需要對這些基本知識有瞭解,才能解釋原因和過程。

raw-image


最後就是你實際使用的結果,不能以一次或兩次結果來下定論。最好是一個時間範圍來分析,比如一個月或2~3週範圍。因為每個人狀況每次都很難維持在一個好的水準,如果你剛好用的時候,身體沒有伸展開,或是沒有集中精神等,都會影響你的使用結果。在一個時間範圍內,在不同狀況、球場和外在環境的使用結果會比較完整和全面。更重要是觀察狀況不好時,球桿如何反應出結果?當然,如果球友打球頻率高這個時間就可以短,最好不要以在練習場的使用結果,而是以下場3~5次的表現來決定。通常第一次做訂製的球友,需要給技師2~3次的調整機會,進而去建立屬於你的球具特性和規格瞭解度。


訂製球桿很重點在做好後,使用階段,要不時和球友交流,瞭解使用的狀況和問題,進行後續的調整。通常對於新的客人我在球桿規格設定上,會保留一個空間來進行後續調整。比如長度、重量和產品的調整空間等。因為實際使用是球友,必須有實際使用反饋才能知道這樣的設定是否適合?需不需要進行一些調整?如果已經和我有固定訂製的球友,通常不需要說太多,瞭解他對新產品的需求,就可以做出來他要的東西,都是一次到位。


最後有一點是,請球友們不要有數據迷失。因為現在訂製都是以室內的擊球模擬器來得到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但數據只是一個參考,不是絕對,不需要把數據一直掛在嘴上。對數據控有時真的很累,如果沒有實際在外面看擊球飛行結果,那些數據就是數字,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我只看結果,數據就參考罷了,不是絕對因素。

raw-image


另外在解釋數據是看技師對模擬器的瞭解程度和專業,每個人得到的數據結果都不會一樣,而且每支球桿得到的數據也不會和另一個球桿一樣。厲害的技師是知道依據不同球友的狀況、力量,就可以知道他的數據範圍。所以如果你需要高一點彈道,那有很多方法可以得到,比如桿面角度、倒旋量增加等。這是看技師如何依據你的需求去設定球桿組合。


這就是技師需要的實力與能力,都可以從交流和討論中瞭解。如果技師無法說明很多技術特性,那就很難相信他可以做好球桿。好的技師需要把難懂的技術,用他的方式去說明和詮釋,但必須建立在物理基礎上。再加上你實際測試得到的感受和結果,就可以驗證。再來就是最好測試球具是在戶外,我只相信我眼睛到的結果。因為這樣你可以看出球的飛行過程和速度,在室內是做不到,光看數據是沒有實際感受的衝擊效果。也歡迎大家有問題都可以來討論交流。


chien,Peargolf網站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avatar-img
40會員
2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也到了2024年的尾巴了,在這5年來也用了不少新球桿、桿身和握把,也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經驗。現在球桿的精細度真的要比10年前的產品提升很大,這也說明,產品的生產技術和精細度真的和坐電梯一樣快。當然因為通膨導致產品價格提升,也讓產品的耐用度也沒有以前的好,不過產品的性能消耗是漸進式不是斷崖式
用刀背式的推桿桿頭是我的最愛,要推好,就靠不動如山的身體穩定性和推法熟練度,同時對操控上,著重在手臂掌握上。換句話說,推的好壞就是你自己的問題。當然我不時也會買小烏龜/Mallet款式桿頭來玩玩,我手上就收藏不少這類推桿。這次選了Odyssey 2024年新款Ai One Seven T推桿來玩。X
去年年底購入的TM Stealth 2 鈦合金球道木3號和5號,趁著休假時間就把桿子給組裝起來,配上不同的桿身和規格,雖然有到練習場去測試,但還是要到球場去見真章。而在紐約可以打球的時間就要到3月了,已經在練習場打了幾回,對桿頭和桿身的特性也有點掌握,接下來就是我個人對這款鈦合金3木和5木的使用分享
這款推桿是個人私藏,之前從朋友那邊購入來私藏,今年忍不住就裝起來推。那時候朋友是美國Vega的總代理所以就順便買下來。這款黑色表面鐵絲紋的推桿真的非常有質感,而且桿底位置有一條切割槽,應該是用來提升手感。而它的材質也是不鏽鋼日本鍛造,對於手感來說應該是拉滿,外觀上是沒話說了。
2024年的新款木桿有不少狠角色,就想下手一支來玩看看,以Taylormade Qi10或Callaway的Ai Smoke來選。都是訴求高容錯/high MOI,我最後買了Ai Smoke,因為我自己有Stealth木桿,用起來的經驗是;如果你的力量和速度沒有在一個等級,很難炸裂它的碳纖維桿面的“
2024也快過完了,到了最後一季我也換血一些新球桿,對於目前球桿的特性來說,合我八字,所以運用和配合我的身體與動作自如。我球桿的八字是以習慣的規格為基礎,所以對桿身,桿頭和握把特性才能抓出來。體驗是所有事情的核心,而體驗過後就是要進行調整的任務。或是作為下次新球桿選擇和購買的基礎。 以木桿來說
也到了2024年的尾巴了,在這5年來也用了不少新球桿、桿身和握把,也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經驗。現在球桿的精細度真的要比10年前的產品提升很大,這也說明,產品的生產技術和精細度真的和坐電梯一樣快。當然因為通膨導致產品價格提升,也讓產品的耐用度也沒有以前的好,不過產品的性能消耗是漸進式不是斷崖式
用刀背式的推桿桿頭是我的最愛,要推好,就靠不動如山的身體穩定性和推法熟練度,同時對操控上,著重在手臂掌握上。換句話說,推的好壞就是你自己的問題。當然我不時也會買小烏龜/Mallet款式桿頭來玩玩,我手上就收藏不少這類推桿。這次選了Odyssey 2024年新款Ai One Seven T推桿來玩。X
去年年底購入的TM Stealth 2 鈦合金球道木3號和5號,趁著休假時間就把桿子給組裝起來,配上不同的桿身和規格,雖然有到練習場去測試,但還是要到球場去見真章。而在紐約可以打球的時間就要到3月了,已經在練習場打了幾回,對桿頭和桿身的特性也有點掌握,接下來就是我個人對這款鈦合金3木和5木的使用分享
這款推桿是個人私藏,之前從朋友那邊購入來私藏,今年忍不住就裝起來推。那時候朋友是美國Vega的總代理所以就順便買下來。這款黑色表面鐵絲紋的推桿真的非常有質感,而且桿底位置有一條切割槽,應該是用來提升手感。而它的材質也是不鏽鋼日本鍛造,對於手感來說應該是拉滿,外觀上是沒話說了。
2024年的新款木桿有不少狠角色,就想下手一支來玩看看,以Taylormade Qi10或Callaway的Ai Smoke來選。都是訴求高容錯/high MOI,我最後買了Ai Smoke,因為我自己有Stealth木桿,用起來的經驗是;如果你的力量和速度沒有在一個等級,很難炸裂它的碳纖維桿面的“
2024也快過完了,到了最後一季我也換血一些新球桿,對於目前球桿的特性來說,合我八字,所以運用和配合我的身體與動作自如。我球桿的八字是以習慣的規格為基礎,所以對桿身,桿頭和握把特性才能抓出來。體驗是所有事情的核心,而體驗過後就是要進行調整的任務。或是作為下次新球桿選擇和購買的基礎。 以木桿來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動家知道何時該作什麼,每個決定都是千錘百鍊的專業。 至於旁邊喊熱,跟著三分鐘熱度高興的觀眾,就像跟著世界頂尖高手逛了一趟大觀園,想想柴米油塩的生活中,多久不曾如此緊張興奮、心跳不已?能夠見識到此般美技,體驗到熱血沸騰的賽事現場,千萬觀眾將自己投射在選手身上,如同身歷其境,躋身奧運賽事的殿堂……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是丹尼爾室內棒球訓練場 將推出一個全新的活動
Thumbnail
球員視角、裁判視角,這是這星期二亮師帶我們討論的主題,經過兩天的思考與今天的觀察,產出了新的觀點與想法,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在教育現場實踐球員視角,引導孩子達成目標。
知道為何,才能忍受任何 前言 球場幾件小小事,值得一提。 1。別人明顯排斥,為何無法改善 今天球場八點半開門,九點二十已接近滿場,我跟一位球友在最角落對打,有位球友來了後就站在旁邊的空桌旁。一個球友整裝後找不到球友,揮了揮手引我注意他,然後指指我,又指了指站在空桌旁的球友,意思是要我過去跟他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如何訓練投球?就是以下步驟: 1.分析投球動作 2.發現問題 3.分析原因 4.設計修正動作 5.訓練 如何設計投球訓練?就是以下步驟: 1.拆解目標 2.用小目標作為初始訓練 3.將小目標組合成大目標,作為後期訓練 4.設計不同情境,熟練並濃縮投球概念 5.搭配影像回饋正常投球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運動家知道何時該作什麼,每個決定都是千錘百鍊的專業。 至於旁邊喊熱,跟著三分鐘熱度高興的觀眾,就像跟著世界頂尖高手逛了一趟大觀園,想想柴米油塩的生活中,多久不曾如此緊張興奮、心跳不已?能夠見識到此般美技,體驗到熱血沸騰的賽事現場,千萬觀眾將自己投射在選手身上,如同身歷其境,躋身奧運賽事的殿堂……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是丹尼爾室內棒球訓練場 將推出一個全新的活動
Thumbnail
球員視角、裁判視角,這是這星期二亮師帶我們討論的主題,經過兩天的思考與今天的觀察,產出了新的觀點與想法,期許自己在未來能在教育現場實踐球員視角,引導孩子達成目標。
知道為何,才能忍受任何 前言 球場幾件小小事,值得一提。 1。別人明顯排斥,為何無法改善 今天球場八點半開門,九點二十已接近滿場,我跟一位球友在最角落對打,有位球友來了後就站在旁邊的空桌旁。一個球友整裝後找不到球友,揮了揮手引我注意他,然後指指我,又指了指站在空桌旁的球友,意思是要我過去跟他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如何訓練投球?就是以下步驟: 1.分析投球動作 2.發現問題 3.分析原因 4.設計修正動作 5.訓練 如何設計投球訓練?就是以下步驟: 1.拆解目標 2.用小目標作為初始訓練 3.將小目標組合成大目標,作為後期訓練 4.設計不同情境,熟練並濃縮投球概念 5.搭配影像回饋正常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