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科生推甄心理諮商研究所經驗分享(114年-市北/實踐/淡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需要的只是決心而已,拼命累積的東西絕對不會背叛自己。努力過的人都是戰士-葬送的芙莉蓮

這一篇,可能比較適合在職場中的非本科考生參考^^

在這一年備考中,透過網路各種分享以及考生群組中的資訊,讓我得到很多方向跟力量。想盡一己之棉薄心力,在這邊將自己走過的面試經歷記錄下來。如果有想詢問細節或有關書審,也可以私訊我,不敢說多厲害但會盡我所能的幫助你!


《背景簡介及備考過程》

  • 學歷:台大工商管理學系科管組
  • 工作經歷:6年廣告製片、行銷企劃/10年街舞老師/10年教會輔導員
  • 書審:自傳10~15頁,研究計畫10頁。pages+canva排版。以一間學校的格式為基礎後,再看各校需求做微調。工作以及相關經歷、讀書計畫、看過的書用表格呈現,活動照片用canva排版後加入pages,穿插在自傳內文中,我是覺得圖文搭配看比較生動,不會只有文字落落長。備考時間:2023.10~2024.12


  • 應考經歷
    2024.01 實踐 - 初試書審未過,差1.6分
    2024.09~12 推甄5間學校-
    國北 :初試沒過
    市北:進到面試,備取沒上。
    清大:初試沒過。
    實踐:進到面試,沒備
    淡江:正取
  • SWOT分析
    劣勢:非本科生、相關經歷少、沒有研究背景、帶職備考、不年輕XD優勢:社會工作經歷多,擁有豐富的團體舞蹈教學、善創意企劃、善資源整合、助人實戰經歷多機會:由街舞教學切入舞蹈治療相關的表達性藝術治療研究威脅:報考人數眾多,錄取率低
  • 備考心法:「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善用特質、明確抓出自己想走的研究方向,透過自傳加以放大優勢。綜合上述SWOT分析以及推甄準備過程,發現自己不適合走筆試途徑,要走也可以但第一年可能會太過焦慮,耗掉生活中其他要做的事情能量,實在不太值得,備考的生活平衡非常重要!透過寫書審以及研究計畫可以好好地檢視自己想走這條路的決心跟初衷,也可以把過去的經歷慢慢整理出來,跟所讀到的學派、理論等做結合。發現在寫書審的過程意外地享受,痛苦並快樂著的那種XD,也漸漸看到自己的輪廓與模樣。


  • 備考方式:「將諮商融入生活」
    因為工作忙無法去現場上課,也怕自己時間很難跟大家湊造成別人麻煩,所以沒有去找讀書會。補習班的課程就當線上課程狂刷,用來作基礎知識打底用。比起刷題目,我更喜歡找自己有興趣的相關教科書籍來看。另外為了寫研究計畫,讀了大量的論文、期刊,意外地可以更貼近寫書審需求,也可以用來跟剛唸完的理論相互應,增加記憶度,也能不斷確認自己走上這條路,想要的是什麼。


《市北面試心得》

時間:共約25分鐘,一間教室內做兩位教授,一對一諮商演練。

內容:諮商演練10分鐘、反思5分鐘,問答10分鐘

提早30分鐘抵達,先熟悉感覺與環境,不斷禱告與深呼吸,告訴自己平常心就好。然後再想一次自己報考的動機與初衷,提醒自己過去演練時容易沒做到的部分。走進去後,面試我的兩位教授分別是林蔚芳老師跟洪瑩慧老師。

個案議題:想了解心理師對交友軟體的看法。

我先場構後,想瞭解她為何想探討這個議題,他一開始支支吾吾,就說想聽我的意見。後來才慢慢說出,是跟男友分手的議題。


5分鐘反思

我先針對剛剛的演練反思後,教授問:「這是一個悲傷的議題,為何你剛剛面露微笑?」「你一開始的自我揭露,是用了哪個學派的技巧?」「你怎麼知道她男友是愛他的?」教授們真的看得很細,我的表情、說過的話他們都有在記錄。考驗的是你是否清楚自己剛剛為何要那樣做、要說那些話。


10分鐘問答

洪:介紹一下你自己,為何想報考市北?林:你的已讀完書籍(比較偏大眾入門款心理諮商書籍)跟正在讀的書籍(教科書等級)類別差很大,你覺得差別在哪?(我:三年前開始閱讀還沒決定要報考,去年底開始決定報考後就開始讀教科書等級的書,蠻難的但是我很喜歡。因為可以讓我更有架構、知道歷史發展脈絡地去反思我過去遇到的事情、面對的個案)


林:你不覺得很艱澀嗎?

(我:的確有一點,但我還是喜歡並且會沈浸其中)

洪:我好奇你的研究計畫怎麼寫的?你還有報考哪些學校?

差不多到這邊就結束了~

結束時我還轉過身,正面面對教授關門,偷偷看到教授微笑才把門帶上。


總結:市北是我面試的第一間,也是演練最不足的一間。其實面試後我就覺得不太妙,真的是有點太緊張而無法發揮平日最真實的自己。但也透過市北讓我知道理論熟悉度以及演練上我有哪些不足、思考不周的部分,並想著能進到市北面試就已經非常謝天謝地的滿足心情,繼續唸書、預備。



《實踐面試心得》

面試過程:40分鐘

一組6個人同時進去,6人坐一橫排面對三位教授。文宜老師開場,請每個人先自我介紹1分鐘,自由舉手發表,沒有規定順序。介紹後由志豪老師帶團體。大家在教室內自由走動,找一個夥伴說一個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食物跟玩什麼,再換一個夥伴說說童年時住哪?青少年時住哪?

接下來兩兩一組,會換3次夥伴。

暖身活動:兩人輪流數123,一輪結束會換夥伴,數的過程如果有卡拍就擊掌一下。每一次數的方式都不一樣,例如:1用食物代替,3用動作代替,123都用動作代替等。教授也會在旁邊看兩人如何互動、如何討論出動作。

漸漸進入正題:在教室內到處走ㄧ走,想像若自己不幸生了一場病,這病讓記憶全部都會消失,只能留下一個畫面,這個畫面會是什麼?

我不知怎麼的,腦中出現非常清晰的一個家人畫面,竟然就開始默默地落淚。接下來分成兩組各3人,分享彼此腦中的那個畫面,分享過程我也無法克制地落淚。分享過程老師也會在旁邊觀察、打分數。

最後各組選一個人的畫面,然後家庭雕塑重新呈現出來。一組呈現時,另一組在旁觀察,老師會問你看到什麼?接下來我們這組呈現,另一組觀察並發表。都發表後,最後還剩十分鐘,大家坐回一排的原位,教授要大家自由地發表心得,每個人都講了一些,溫馨收場結束。

走出教室外頭暖陽撒下,好像一切都充滿希望。

總結:實踐果然如傳聞所說,就算之前搜集再多情報,到了現場一切都不一樣,很看「緣分」XD。但我個人是蠻喜歡這過程,很像參與一場團體治療,面試完同時也被療癒了。後來看到面試分數不是很高,我回顧當下整個經過~可能是自己在當下太過「真情流露」而表現不夠穩妥,有點太把過程當團體而忘記其實在面試,有點忽略「團體他人」的感覺,在感想發表上也有點太在乎「錄取」這件事,忘記照顧到「當下」,最後10分鐘總結發表自己的感想時,可以多說一點對整個過程、團體的覺察,但我當下很莫名的自我情緒很滿而忽略了這點。

這些是自我反思還有跟錄取的朋友討論出來的,不確定教授們看的是不是這樣。但總的來說~能經歷實踐面試,很值得!


《淡江面試心得》

一大早又濕又冷的到了淡江,看到蠻多業界人士感的考生,莫名地有一股親切感。想著這是我面試的最後一間,有我喜歡的取向以及想要做研究方向的教授,就全力以赴、毫無後悔的做吧!

英文筆試(90分鐘):我沒料到這次有英文作文(題目:怎麼看社群媒體對年輕人帶來的焦慮?試論優缺點,以及該怎麼做來降低焦慮),結果竟然沒有帶細的2B鉛筆(哭啊),用畫卡的筆寫得手好痛,這是當下最悔恨的一件事QQ

面試:進去一間教室,共三桌,一桌坐一位教授,每桌大約會問2~3個問題,時長4分鐘。有點像跑關,會不小心聽到前後考生的回答,但當下會非常專注在自己身上。

第一關:貴傑老師


先自我介紹,然後抽題目(我抽到的:你認為心理師需要的特質、未來職涯發展、想在淡江得到什麼?有考生抽到:淡江可以給你什麼?你的個人特質?)


BTW,去市北跟淡江前,我都有特別先看那間學校近兩三年的指導畢業碩論,特別是跟我的研究主題相關的,加強自己與該校的連結。

第二關:玉樺老師


問研究計劃(為何想訂這主題?怎麼寫出來的?)、未來修課計畫(未來想在淡江修哪些課?)也可以提到自己的校外進修計畫。


第三關:哲修老師


問:依照你的過去個人經驗形塑出來的你,對於將來做心理師的優勢與劣勢可能各會是什麼?

這一題在寫自傳時就有想過並且修改了很多次,所以回答起來蠻順暢的。


《後記總結》

我認為走心理諮商這條路,比起考試分數高低,更需要適配度。就好像鞋子合腳、整骨喀喀到位一般,因為喜歡而投入的過程,會有很多收穫。沒有任何一場考試或經歷是浪費時間的,走過後都成為自己的養分。

其實到了準備淡江前,已經不斷地把自己的「動機」翻了又翻,人生已經好久沒這麼通透自我,焦慮、恐慌、隱隱作怪的壓力等該有的都有。透過前面兩次經驗檢視自己的感受,以及如何看待心理諮商、哪邊可以再加強、可以再優化。這整趟過程,找了很多心理師朋友以及正在唸教心研究所的學弟幫我做演練、修研究計畫,讓我更知道在這個領域中的人是如何看「我」,以及我準備的程度。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軟弱跟無助,也表達需要幫助的地方,我認為是很重要的,真誠表達以及求助的過程,力量會不知不覺湧入,自己也會產生好想法、新方向。這讓我更能聚焦、專注當下,往我要的目標更準確地前進。

真的非常感謝,幫助過我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分享、每一個鼓勵以及安慰^^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心理諮商所研究生|Pilates考照中|紫微斗數練習生|廣告製片企劃|街舞老師|基督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這篇文章分享了準備諮商所面試的完整過程,包括面試前的準備、實戰演練到面試後的反思,特別針對諮商演練的細節進行深入探討。作者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讀者寶貴的建議和心態調整方式,以幫助同樣在追求夢想的考生們提升面試自信,取得更好的成果。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今年有幸上岸研究所,雖然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相關資料,但我想提供除備審資料撰寫以外的建議與可能性!希望可以為各位帶來點幫助或力量~
Thumbnail
整理高中考大學各學群常見面試問題,學生可做為參考練習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Thumbnail
網路上的備考與面試經驗分享很多,大部分在於如何準備備審資料、調整心態、以及筆試用書與科目的準備。我在人資領域擔任面試官的角色將近八年,想從比較不一樣的策略角度來分享:當時間與精力有限時,考生可以如何更有策略的準備應考?如何站在學校的立場看自己?用什麼心態準備與呈現,來達到最大被錄取的機會?
Thumbnail
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看了許多前輩的分享,獲益良多。雖然目前最終結果尚未放榜,還是將備審資料的準備過程與心得記錄下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幫助到未來的考生。 我現在為全職媽媽,但先前已有10年工作經驗,其中約8年的時間擔任人資負責人,審閱過無數的履歷,因此此系列文的分享內容也會設想從面試官(教授)的角度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這篇文章分享了準備諮商所面試的完整過程,包括面試前的準備、實戰演練到面試後的反思,特別針對諮商演練的細節進行深入探討。作者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提供讀者寶貴的建議和心態調整方式,以幫助同樣在追求夢想的考生們提升面試自信,取得更好的成果。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今年有幸上岸研究所,雖然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的相關資料,但我想提供除備審資料撰寫以外的建議與可能性!希望可以為各位帶來點幫助或力量~
Thumbnail
整理高中考大學各學群常見面試問題,學生可做為參考練習
Thumbnail
正緊鑼密鼓準備面試的18歲的你:首先,請放下「臨時抱佛腳」的奢望,直面現實吧!同時,也請切莫放棄「臨陣磨槍」的機會
Thumbnail
網路上的備考與面試經驗分享很多,大部分在於如何準備備審資料、調整心態、以及筆試用書與科目的準備。我在人資領域擔任面試官的角色將近八年,想從比較不一樣的策略角度來分享:當時間與精力有限時,考生可以如何更有策略的準備應考?如何站在學校的立場看自己?用什麼心態準備與呈現,來達到最大被錄取的機會?
Thumbnail
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看了許多前輩的分享,獲益良多。雖然目前最終結果尚未放榜,還是將備審資料的準備過程與心得記錄下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幫助到未來的考生。 我現在為全職媽媽,但先前已有10年工作經驗,其中約8年的時間擔任人資負責人,審閱過無數的履歷,因此此系列文的分享內容也會設想從面試官(教授)的角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