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創作只是面對自己的過程到結果。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如果把人世間所發生的事情拿來類比,也都是一種在過程當中產生的狀況,連過程都還沒走完,更遑論結果。
用這樣的想法來產生信念,就會發現所有的問題只是一種狀態,而不是結果,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去改善狀態,如果還是不行,那就接受吧!
很多人的思維觀念在這邊產生了分歧,於是就產生了不一樣的人生,有些人努力去改善、改變到解決所遭遇的人生課題,有些人則是一看到困難就覺得這是天生注定的命運,然後命運就真的成了命運了。
為什麼我會把改善和信念當作篇文呢?事實上是因為大部份的人在無意識的狀態底下將改善這個信念概念偷換成改惡的信念而不自覺,然後總是事與願違,而不能心想事成。
舉個例子來說,很多人因為擔心懼怕所以祈求神靈,表面上是希望事事順心,可是真正的想法卻是擔心恐懼事情沒有辦法順利,結果表面的祈求沒有達成,真正的擔心反而成真,因為這種屬於人的矛盾特性常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一再迴圈。
有時這些兩極對立的想法,限縮了我們對於事物的真實理解,我以前教書所在的學校附近有一個原住民部落,有一天一個居民中了上億的大樂透,他本著分享喜悅的理念給了左鄰右舍各十萬元,結果不到三天,消息傳了出去,一堆黑道白道全找了過來,嚇得他們一家連夜搬家,不知所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樂透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撇開對立,發現事物有好也有壞,人類的智慧只能處理或選擇到好極大化而壞極小化而已,能夠到全然的好或全然的壞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當你好壞兩個極端你都想過,知曉好中有壞、壞中有好的人生道理時,這時你就比較能夠用平常心來看待你所想改善或祈求的事物了,甚至你就能得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智慧了。
因為不管得到也好,沒有得到也罷,對你都有好處,也都有壞處,只在大小多寡的問題而已!
我們當然不可能全然如此超然,只是我們可能在心態上朝著比較正面的態度去想,像是「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沒有的」之類的想法,用平常心去面對、解決或改善我們所面對的問題,而不是惶惶不可終日,平白憑添了一些白髮。
反正我現在的人生態度就是能改善盡量改善,真的不能改善那就算了!人生海海,也不太可能事事盡如人意,只能在盡如人意的時候心懷感恩,不如人意的時候要嘛想辦法改善,要嘛就忍耐靜待風雨經過,再不然就接受,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