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為何 72 小時內決定病患預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一名內科急症病人進入急診室,前 72 小時是決定其生死、康復與長期併發症的關鍵時刻。這段時間內,醫療團隊的診斷速度、治療決策與病情監測,將直接影響患者的存活率與後續生活品質。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 72 小時 這個時間框架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利用這段時間做出最佳臨床決策。

raw-image



🔹 72 小時的黃金窗口:從急診到住院的關鍵分水嶺

內科急症的處理通常可以分為三個關鍵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與決策目標:

🚑 第一階段:0-6 小時內 —— 急診室的黃金決策

目標:快速診斷、立即穩定病患、啟動關鍵治療

  • 確保生命徵象穩定(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
  • 進行初步診斷與風險評估(心電圖、血液檢查、影像學)
  • 決定是否需要急救措施(如氣管插管、升壓劑、緊急透析)
  • 啟動內科急症的黃金治療時間(如心肌梗塞的 PCI、腦中風的 tPA)

🔹 臨床案例 1:急性心肌梗塞(STEMI)

  • 黃金時間:前 90 分鐘內 必須完成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或靜脈溶栓,否則心肌壞死範圍擴大,影響心臟功能。
  • 如果錯過這個時間,病人可能進展成心源性休克,存活率大幅下降。

🔹 臨床案例 2:敗血症與感染性休克

  • 前 1 小時內必須給予抗生素與液體復甦(Sepsis 1-hour bundle)
  • 如果延遲,每小時死亡率增加 8%,72 小時後可能已進入不可逆的多重器官衰竭(MODS)。

🏥 第二階段:6~24 小時內 —— 病情觀察與初步治療反應評估

目標:監測治療反應,調整治療策略,避免病情惡化

  • 持續監測生命徵象與器官功能(心臟、肺、腎、肝)
  • 調整初步治療方案,確保有效性(如敗血症的血流動力學管理)
  • 預防急性併發症(如腦水腫、急性腎損傷、急性肺水腫)

🔹 臨床案例 3:缺血性腦中風的 24 小時監測

  • 給予tPA 溶栓後的前 24 小時內,必須嚴密監測是否發生顱內出血(腦水腫或出血性轉化的風險)。
  • 高風險病人可能需要轉入加護病房(ICU)進行監測,以防止腦疝危及生命。

🔹 臨床案例 4:急性腎損傷(AKI)與電解質異常

  • 高血鉀(K⁺ > 6.5 mmol/L)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心律不整或心跳停止
  • 24 小時內必須監測腎功能變化,決定是否需要緊急透析。

⏳ 第三階段:24~72 小時內 —— 決定預後,預防惡化與長期併發症

目標:確定是否病情改善、進行長期管理決策、預防併發症

  • 決定病患是否可轉出 ICU,或是否需要長期住院觀察
  • 開始預防深層靜脈栓塞(DVT)、壓瘡、感染等住院併發症
  • 評估患者的預後,規劃出院後的二級預防(如心血管疾病的生活調整與藥物管理)

🔹 臨床案例 5:心肌梗塞後的 72 小時預後評估

  • 若 PCI 成功且心功能穩定,病人可轉出加護病房,開始心臟康復計畫。
  • 若 72 小時內出現心律不整、低血壓、肺水腫,表示病人可能發展為心源性休克,需要進一步治療(如主動脈內氣球幫浦 IABP)。

🔹 臨床案例 6:敗血症後的器官功能監測

  • 72 小時後,若病人仍有高乳酸、低血壓、腎功能惡化,表示感染仍未控制,可能需要更換抗生素或進行額外的介入治療(如引流感染源)。

📌 為什麼 72 小時內的決策會影響病人長期預後?

1️⃣ 72 小時內的治療是否成功,決定病人能否存活

  • 若在這段時間內無法穩定生命徵象,病人可能發展為 多重器官衰竭(MODS),進一步增加死亡風險。

2️⃣ 72 小時內的併發症管理,決定患者的住院時間與生活品質

  • 例如敗血症後的 急性腎損傷(AKI),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 慢性腎病(CKD),需要終身透析。

3️⃣ 早期復健與二級預防,影響患者的長期功能恢復

  • 例如腦中風患者若在 72 小時內接受早期復健,能顯著降低失能風險。

🛑 結語:內科急症的 72 小時,是生死交界的關鍵時刻

🔹 前 6 小時:決定患者的生死,是否能穩定病情?


🔹 6~24 小時內:決定治療是否有效,是否有危險併發症?


🔹 24~72 小時內:決定病人的預後,是否能出院,是否會有長期併發症?


急診與住院醫師的任務,不只是救活病人,更是幫助病人以最佳狀態活下去。


72 小時內的每一個決策,都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唯有精準診斷與果斷治療,才能贏得這場生死競賽。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救護車鳴笛疾駛,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已在準備迎接即將抵達的病人。在這個戰場上,病人進來的第一刻,我們就得迅速判斷:這是創傷急症還是內科急症?這個區分不只是名詞上的不同,而是影響救治策略、檢查順序與治療目標的核心決策。 在急診醫學中,我們最常面對兩大類型的急症——創傷急症(Trauma Emergen
當救護車鳴笛疾駛,急診室的醫護人員已在準備迎接即將抵達的病人。在這個戰場上,病人進來的第一刻,我們就得迅速判斷:這是創傷急症還是內科急症?這個區分不只是名詞上的不同,而是影響救治策略、檢查順序與治療目標的核心決策。 在急診醫學中,我們最常面對兩大類型的急症——創傷急症(Trauma Emergen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週從未想過會跟急診醫生一起上大夜班 完整看到一整個半夜就醫的循環 因為我們情況嚴重不能離開必須等病房 真的剛好我時間較彈性才有辦法去解決這個臨時的緊急狀況 但應該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這樣的角色 回想起來我真的覺得這裡是個"因緣俱足"具現化的地方 好事壞事都在這裡真實的發生 可能壞事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20240424 中午團隊聚餐,請團隊中願意幫忙用週末時間參加校園博覽會,協助在會場幫忙說明及回覆各類問題的同仁。就在抵達餐廳時忽然手機震動,Whoscall顯示醫院來電。腦中忽然警聲大作。今天早上是弟弟幫忙去醫院探望,有任何狀況理應不會通知到我。在腦中瞬間前頭萬念下,聽到了醫院護理師表示要我稍等
Thumbnail
在急診的生涯中,看過千百種患者後,我覺得急診很多時刻都是在搶快,所以問診馬上就要有答案,才能更快速的檢傷跟分類,讓醫師馬上有第一手資料,這就是急診的生態。但有時候太多患者會有千百種無解的問題,所以我把情況列一下。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Thumbnail
急診的患者,通常都是一波接一波,如果是大型的醫院就會有接連不斷的患者湧入,而最主要的檢傷區塊,就是在分流病患的嚴重度,所以急診一直通用的名號通常是:不是先掛號先看,而輕傷者須最晚看得道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上週從未想過會跟急診醫生一起上大夜班 完整看到一整個半夜就醫的循環 因為我們情況嚴重不能離開必須等病房 真的剛好我時間較彈性才有辦法去解決這個臨時的緊急狀況 但應該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這樣的角色 回想起來我真的覺得這裡是個"因緣俱足"具現化的地方 好事壞事都在這裡真實的發生 可能壞事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很多民眾都以為急診是無所不能的一個單位,只要掛號就可以處理很多事情,結過殊不知急診甚麼都不能處理,就會讓有期待值得民眾與事後失望值的患者,不是不滿離去,就是事後再投訴醫院,上個月看到北部的醫院被投訴,就是沒值班醫師情況,這種問題在每家醫院都不時存在著。
Thumbnail
20240424 中午團隊聚餐,請團隊中願意幫忙用週末時間參加校園博覽會,協助在會場幫忙說明及回覆各類問題的同仁。就在抵達餐廳時忽然手機震動,Whoscall顯示醫院來電。腦中忽然警聲大作。今天早上是弟弟幫忙去醫院探望,有任何狀況理應不會通知到我。在腦中瞬間前頭萬念下,聽到了醫院護理師表示要我稍等
Thumbnail
在急診的生涯中,看過千百種患者後,我覺得急診很多時刻都是在搶快,所以問診馬上就要有答案,才能更快速的檢傷跟分類,讓醫師馬上有第一手資料,這就是急診的生態。但有時候太多患者會有千百種無解的問題,所以我把情況列一下。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在急診室待超過12小時,終於餓到受不了和老爸叫了午餐外送,拿到餐點的時候才通知終於有病房可以上去了(= =)。 拎著午飯住進病房。 其實住院流程就是那樣,又不是第一次住了,就懶得寫了(???)。 腳的狀況在急診室有感覺好一點點,睡了一晚之後又有感覺好了一點點,緩慢地恢復。 截至出院,已經
Thumbnail
在於急診的工作中,我們患者總是進進出出的,一輪接一輪,而留觀在急診較久的通常還是以內科居多,內科患者對於我們醫院來說,最大宗還是取決於安養中心的患者,那麼故事就從年長患者開始說起吧!
Thumbnail
在急診的醫療裡面,除了敘述到每個不同族群的生態、年齡相對應的疾病、醫療處置及臨床評估檢查,住院、轉院、緊急急救等等,急診就是一個字:急,緊急處理及立即處置,而很多的故事,在急診就會層出不窮。
Thumbnail
急診的患者,通常都是一波接一波,如果是大型的醫院就會有接連不斷的患者湧入,而最主要的檢傷區塊,就是在分流病患的嚴重度,所以急診一直通用的名號通常是:不是先掛號先看,而輕傷者須最晚看得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