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 ≠ 失敗!別讓「沉沒成本的偏誤」阻礙了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通常我們怎麼解釋「沈沒成本」?

人類因為懼怕損失,導致對人、事、物的損失念念不忘,每一次想起都會令心情變得更沉重,而在決定未來時死抱住過去不放、不想放棄,最終導致沉沒成本發生。

沈沒成本與機會成本

沈沒成本與機會成本


我們在買股票的時候,都知道沒有一定賺錢的股票,也懂得「設定停損點」的概念。

但如果換一個說法:「頭都洗下去了」大家就沒法那麼灑脫了,那就是「沈沒成本謬誤」。

這種「頭都洗下去」的情境通常會發生在:

  • 對一個人的感情,交往多年,對於未來沒有共識,但不想分手。
  • 對於某項資產的投資,明明知道繼續下去會虧損,但是不想認賠殺出。
  • 當初放棄一切創業開店,但成績業績不如預期,卻不想轉型或放棄。
  • 很討厭自己的工作,沒有成就感,也看不見未來,眼前是一天算一天。


除了金錢,付出的時間、經力、努力,有著更多的情感|情緒價值,無法放棄。


我最近聽到「沈沒成本」這四個字,是一個即將大學畢業的妹妹告訴我,她從公立高職到國立大學一路專精在某個領域,她很清楚她不需要非常用力,就可以進入研究所,甚至可以一路順暢到科技大廠工作......。但她赫然發現,她的興趣不在於此領域,她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想法,但是基於「沈沒成本」,她無法放棄,所以很苦惱。(我沒有直接告訴她這是個謬誤,因為她有屬於她自己思考歷程要走)


這個「沈沒成本」的矛盾,其實更常出現在30歲以上,甚至是中高齡身上,因為這個付出過的心力、精力更多、更久,更害怕一但失去就再也沒有其他機會了,白話文「不!甘!心!」


直接說結論:別讓沉沒成本耽誤,轉彎路才會越走越寬。

特別是中高齡,轉職、跨域、承認創業失敗,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這個困難、這個跨不過去,有時是想法跨不過去。

提供幾個想法,看看有沒有辦法,打通你的任督二脈。


一、別問「我已經投入多少」,改問「現在繼續投入,值得嗎?」

許多人不願放棄,因為覺得「我已經學了 N 年」「我已經投入100 萬塊」,但問題是:

  1. 過去的投入,無法改變或保證未來的結果
  2. 現在的這條路,還能帶來未來的價值嗎?
  • 改變思考,問自己:如果今天是「0 起點」,你還會選這條路嗎?
  •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該轉彎了!



二、放棄 ≠ 失敗,轉彎才是真的智慧!

人們害怕放棄,因為潛意識覺得「這代表我過去的決定是錯的」,但事實上:

  1. 世界一直在變,放棄不是否定過去,而是因應變化
  2. 只有靈活轉變,才能適應新環境,創造新的機會
  • 放棄不是失敗,而是「成本回收」的一部分!(停損的概念)
  • 你可以把過去的經驗轉化成新的優勢,而不是直接丟棄「浪費」


三、「機會成本」比「沉沒成本」更重要!

什麼是「機會成本」?當你選擇繼續投入 A,就等於放棄了 B、C、D 的機會,而 B、C、D 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1. 與其問「過去花了多少」,不如問「如果現在選擇別的,我會得到什麼?」
  2. 盤點估算「現在到未來」的收益,而不是「過去的投入」


還是很不安?不然我們來一起想想討論:

✅ 1. 先問自己:「如果今天是 0投入是 起點,我還會選這條路嗎?」

✅ 2. 再問:「未來 3 年,繼續這條路 vs. 換條路,哪個回報更高?」

✅ 3. 最後問:「現在放棄,我會失去什麼?如果繼續,我會錯過什麼?」


儘管如此,還是很艱難嗎?

我懂我懂,身為一個MBTI 裡面有F (Feeling)的諮詢師,很懂難以割捨的情感,或是因為現實面,無法當機立斷,那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先發現問題、或是某種程度上,你的心裡、你的身體、你的情緒,好像已經在提醒你,是該破圈思考這些問題了。



---我是I人C,我用自己的故事,讓你覺察職場惱人的問題---






avatar-img
6會員
12內容數
我是誰?我在哪裡?進入AI的時代,已經不再有數位典藏的概念,社群裡充滿了圖片與照片,限動稍縱即逝,那我們在那裡好好說話呢? 有一天你可能會懷念,可以跟人類好好說話的時光,這裡是阿柴相談所,我們來好好說話,只有我說。如果想要我聽你說,剛好也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柴相談所 的其他內容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在職場中,朋友的定義和真誠的付出可能面臨挑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四種職場上的小人以及如何在工作環境中保持自我保護,以避免被有毒同事消耗。通過識別可能的潛在威脅,讀者可以學會在職場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尋求適度的真誠互動。
職場新鮮人職場自保:第001篇 ▪️要有基本的勞基法觀念,保護自己 ▪️要看懂基本的公文文體,保護自己 ▪️注意容易輕忽但可能會涉及法律的觀念:
比起「面試中,如何展現自己的優勢」,我更想知道,「如何在面試過程中,可以稍微判斷,這家公司有沒有可能有毒(Toxic Workplace)?」因為我更同理關心的是,在職場中疲憊不堪且困惑的上班族,要進入一家公司或許不難,難的是適應不同的企業文化與裡面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
什麼是有毒的職場?(Toxic Workplace) 不知道何時開始,開始常常聽到「有毒工作場所」(Toxic Workplace)有毒職場、有毒職場文化、有毒同事、有毒主管,這些形容職場的新名詞。 有毒的職場,最簡單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停止成長、內鬥、消耗、霸凌、身體出狀況。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在職場中,朋友的定義和真誠的付出可能面臨挑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四種職場上的小人以及如何在工作環境中保持自我保護,以避免被有毒同事消耗。通過識別可能的潛在威脅,讀者可以學會在職場上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並尋求適度的真誠互動。
職場新鮮人職場自保:第001篇 ▪️要有基本的勞基法觀念,保護自己 ▪️要看懂基本的公文文體,保護自己 ▪️注意容易輕忽但可能會涉及法律的觀念:
比起「面試中,如何展現自己的優勢」,我更想知道,「如何在面試過程中,可以稍微判斷,這家公司有沒有可能有毒(Toxic Workplace)?」因為我更同理關心的是,在職場中疲憊不堪且困惑的上班族,要進入一家公司或許不難,難的是適應不同的企業文化與裡面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
什麼是有毒的職場?(Toxic Workplace) 不知道何時開始,開始常常聽到「有毒工作場所」(Toxic Workplace)有毒職場、有毒職場文化、有毒同事、有毒主管,這些形容職場的新名詞。 有毒的職場,最簡單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停止成長、內鬥、消耗、霸凌、身體出狀況。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與其體驗失敗,不如管理失敗。失敗其實有很多類型,而由於是親身體驗,失敗前後自己感受到的差異,很值得寫下來,記錄下來,接著去提煉其中得到的領悟,化成一些秘訣,教給後輩。以我在科學研究的經驗,失敗是一種,讓我的嗅覺變得更加敏感的寶貴經驗。很多研究的思路,一開始真的是死路,處處碰壁。
總是要把自己歸零。 當不確定性太大, 總會想如果走另一條路, 自己會不會比現在發展的更好。 我們容易在低潮時, 看見另一條路上想象的高潮。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需要怎麼樣的環境推自己向前? 改變時常會發生, 穩定只是一種幻覺。 路走著,都會
過去的回不來,不管再怎麼後悔,再怎麼惋惜,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的一生中常常會發生「毫無意義的失去」這件事,生命的失去、時間的失去、金錢的失去等等。 如果一直執著在失去這件事情上,就無法讓自己往前走,精神上一直活在過去的時間裡,時間的效力仍然會在物理上產生影響,我們一樣會慢慢變老,
論愛情、論工作、論生活,如果真不想再堅持的話,就放棄吧!
失敗沒關係,犯錯沒關係, 只要不重蹈覆轍,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就好, 不要讓過去限制你、讓別人定義你, 你是誰、你要用什麼方式去過人生,由你決定。
當你做出了選擇,你就沒有回頭路了,沒有所謂後悔,只有承擔。 我們常常後悔自己當初沒做甚麼、或後悔自己選錯了,可人生哪有甚麼對錯,曾經那麼青澀、那麼稚嫩的時光,不知道甚麼叫做懂得,不知道甚麼叫做擁有,也不知道甚麼是追求,但後來都知道了。如果沒有痛苦,就將不明白甚麼是快樂和快樂的珍貴。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次放棄都可能成為錯失機會的一刻。但同時,每一次堅持,每一次不放棄,就是在擁抱新的可能。這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勇氣。當你面對困難,選擇不放棄,你其實選擇了成長,選擇了挑戰自我。這樣的選擇,會開啟新的道路,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所以,當遇到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時,記住,放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與其體驗失敗,不如管理失敗。失敗其實有很多類型,而由於是親身體驗,失敗前後自己感受到的差異,很值得寫下來,記錄下來,接著去提煉其中得到的領悟,化成一些秘訣,教給後輩。以我在科學研究的經驗,失敗是一種,讓我的嗅覺變得更加敏感的寶貴經驗。很多研究的思路,一開始真的是死路,處處碰壁。
總是要把自己歸零。 當不確定性太大, 總會想如果走另一條路, 自己會不會比現在發展的更好。 我們容易在低潮時, 看見另一條路上想象的高潮。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需要怎麼樣的環境推自己向前? 改變時常會發生, 穩定只是一種幻覺。 路走著,都會
過去的回不來,不管再怎麼後悔,再怎麼惋惜,失去的就是失去了,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的一生中常常會發生「毫無意義的失去」這件事,生命的失去、時間的失去、金錢的失去等等。 如果一直執著在失去這件事情上,就無法讓自己往前走,精神上一直活在過去的時間裡,時間的效力仍然會在物理上產生影響,我們一樣會慢慢變老,
論愛情、論工作、論生活,如果真不想再堅持的話,就放棄吧!
失敗沒關係,犯錯沒關係, 只要不重蹈覆轍,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就好, 不要讓過去限制你、讓別人定義你, 你是誰、你要用什麼方式去過人生,由你決定。
當你做出了選擇,你就沒有回頭路了,沒有所謂後悔,只有承擔。 我們常常後悔自己當初沒做甚麼、或後悔自己選錯了,可人生哪有甚麼對錯,曾經那麼青澀、那麼稚嫩的時光,不知道甚麼叫做懂得,不知道甚麼叫做擁有,也不知道甚麼是追求,但後來都知道了。如果沒有痛苦,就將不明白甚麼是快樂和快樂的珍貴。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次放棄都可能成為錯失機會的一刻。但同時,每一次堅持,每一次不放棄,就是在擁抱新的可能。這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勇氣。當你面對困難,選擇不放棄,你其實選擇了成長,選擇了挑戰自我。這樣的選擇,會開啟新的道路,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所以,當遇到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時,記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