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實的《巴布狄倫:搖滾詩人》

寫實的《巴布狄倫:搖滾詩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在印尼峇厘島回台的長榮班機上,看了新片《秘密會議》和提摩西‧夏勒梅主演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回台後,也去電影院看了提摩西‧夏勒梅主演的新片《巴布狄倫:搖滾詩人》。

提摩西‧夏勒梅這位未滿30歲的明日之星,已經主演過不少佳作,包含《星際效應》、《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與《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等片,每個角色的特色都很不一樣,但他都能詮釋得很到位。特別是巴布狄倫是還活著的搖滾詩人,也是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師級人物;但他在片中又唱又跳,打扮都很講究。

而令我驚奇的是艾德華·諾頓飾演的皮特·西格,上次看到艾德華·諾頓演出的電影已經是在10多年之2014年的兩部強片─《鳥人》與《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這次他在本片中挑戰真實出現但已過世的皮特·西格,無論是在造型與演唱歌曲上下了不少工夫,再次被提名最佳男配角算是實至名歸。

另一個亮點是莫妮卡·巴巴羅飾演的歌手瓊·拜亞,這個歌手目前還活著,也曾經和巴布狄倫有一段情。莫妮卡·巴巴羅上次主演的是動作片《捍衛戰士:獨行俠》中的女飛官,這次在本片中的戲份算是以文戲為主─一個女歌手,並且和巴布狄倫有所情愫。可說是很稱職的綠葉。

巴布狄倫已經活超過80歲了,目前還活著,一生的故事很精彩又傳奇;本片劇本也編輯得很好,雖然影片長達2小時過20分鐘,但專注在他年輕時的一段過往以及和幾個著名搖滾歌手之間的關係;其他部分就以文字帶過─例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沒去領獎。

當然也能聽到男主角用心演唱的經典名曲Blowin' in the Wi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Fj8uDubsE

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現在的寫實電影,例如《亞果出任務》會在片尾拿演員和真實人物相比較,證明自己很考究;《鋼鐵英雄》還放出真實人物被訪談的影片。但本片倒是沒有,我是覺得本片在這方面可以再加強,想看看片中人物和真實人物年輕時的比較。

除非是類似《奧本海默》的影片,片中的真實人物大都已經過世,但有不少專家學者和網紅─無論是歷史或物理背景的願意幫大家科普,讓觀眾能更了解片中真實人物之間的恩怨情仇。

avatar-img
小謝的沙龍
94會員
124內容數
電影音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晚上我去高雄美術館的草地上參加"韓劇OST星空交響草地音樂會":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70057686468739072?srsltid=AfmBOopG3NKTyjtHYeO4xWimonNA8USIyqC_emKEo3Z7DvLUcmeSOGw
我昨天晚上去高雄美術館參加草地音樂會《小魔女瑪蒂達》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62796362709415&set=a.10152679715259415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7114456
注意:本文內容有劇透! 我這個禮拜剛在Netflix上追完這部電影,這部台日合作的愛情電影,請來黑木瞳等國際巨星演出的電影,確實很感人。不過我猜想本片是屬於文藝愛情片,除非能像《消失的情人節》有時間差等創意出現,要能夠角逐大獎是很不容易,但至少也入圍了金馬獎4項大獎。 飾演Jimmy的許光漢是男
昨天晚上我去高雄美術館的草地上參加"韓劇OST星空交響草地音樂會":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70057686468739072?srsltid=AfmBOopG3NKTyjtHYeO4xWimonNA8USIyqC_emKEo3Z7DvLUcmeSOGw
我昨天晚上去高雄美術館參加草地音樂會《小魔女瑪蒂達》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62796362709415&set=a.10152679715259415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7114456
注意:本文內容有劇透! 我這個禮拜剛在Netflix上追完這部電影,這部台日合作的愛情電影,請來黑木瞳等國際巨星演出的電影,確實很感人。不過我猜想本片是屬於文藝愛情片,除非能像《消失的情人節》有時間差等創意出現,要能夠角逐大獎是很不容易,但至少也入圍了金馬獎4項大獎。 飾演Jimmy的許光漢是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
再見了,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可以說是臉書的前身,當時還是文字年代時,我們會放上我們的照片,在Blog裡寫下我們的心情,或者來篇圖文並茂的文章。2013年無名小站正式關閉,他留下什麼給我?
前些日子在新聞上得知Yahoo將關閉知識+的服務,還記得以前在搜尋時總會特地點開知識+的網頁,因為總會有認真的網友來幫大家解惑,隨著使用習慣的改變,漸漸地遺忘了它的存在,當我看見方格子徵文裡提到的Flash-阿貴時,喚起了我的兒時記憶。
2013年4月25日,臺灣的MSN Messenger正式停止服務,現在Line取代手機號碼、FB使用者也被嘲笑年輕人都用IG,那些一不留神就跟不上的新社群平臺與看不完的訊息,使得對未來的焦慮與對過去的失落,層層堆疊上來。 也許我們懷念MSN的背後是那個時代交友的單純吧。